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2000年以来,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相继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凡是在美国上市的石油公司,必须按照规定的准则和要求进行储量评估及信息披露.作为上市石油公司,根据SEC准则进行油气储量评估及对外披露工作已成为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油气储量评估常用方法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已开发储量评估常用的是...  相似文献   

2.
SEC上市油气储量评估中已开发储量的评估常用的是递减曲线法,主要应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评估.通过递减曲线法在王集油田的应用分析认为,对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在应用递减曲线法进行评估时,应根据油气田已有的开发生产规律和目前所处开发阶段,合理选择产量递减曲线类型和递减率,使其符合目前开发阶段油田实际开发趋势,达到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3.
为衡量一个上市油公司的现有价值状况和体现未来发展潜力就要依据国际通用的概念、准则和方法,对其储量资产进行合理的、客观地评估并对外披露相关信息。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油气公司很难简单地按国家划分,旧的准则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工业发展和商业环境需要。因此,200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发布了油气储量评估及披露新准则。通过对纽约上市国际石油公司年报的调研,重点分析SEC新准则对储量评估和披露的主要影响,特别对油价、扩大油气披露范围和PUD(证实未开发储量)披露及管理要求等3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为上市石油公司在储量评估和披露信息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SEC油气储量准则已成为国际上许多油公司及其相关方进行储量评估、登记和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证实储量的评估、登记与披露是许多证券市场的强制性要求。通过解读和比对SEC和FASB等机构历年发布的相关文件、加拿大油气储量评估手册、SPE-PRMS及其指南以及国际性油公司的评估指南,结合长期的储量评估实践经验,对SEC油气储量准则作了高度提炼和系统总结。探讨了SEC油气储量分类体系,提出了证实储量的判别标准,总结了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储量评估方法;依据评估流程与证实储量的构成,深入分析了扩边与新发现、证实已开发和证实未开发储量更新的各项评估要素与评估方法,以及合同类型与财务模型对公司净储量的影响。本文是开展SEC准则油气证实储量评估的实用性指南,所揭示的证实储量内涵及其评估与管理要求对中国现行油气储量管理工作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按SEC标准进行油气证实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SEC的证实储量定义是在美国上市的石油公司必须遵循的储量标准.该标准归纳起来着重于10个方面,即合理的确定性、现行经济和操作条件、经济生产能力、流体界面和含油气面积、岩石物理资料的证实程度、提高采收率的储量、证实已开发储量的界定、证实未开发储量的界定、经济评价以及概率法的应用等.其中,在含油气面积的确定原则和提高采收率及其储量方面,中、西方评价标准存在着差异,也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随着低油价的持续,SEC对于各国际上市石油公司披露的证实油气储量采取更加谨慎态度。如何在低油价下保持储量少核减、少减值,是各石油公司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证实已开发储量影响因素入手,着重分析了油价、操作成本等因素对证实已开发储量评估结果的影响。研究认为:要确保在低油价下证实已开发储量少核减,销售溶解气参与经济极限计算是最有效的方法;降低和优化操作成本是关键;加强"可靠技术"是增储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长庆油田油气资源丰富,品位相对较低,非常规油气藏成为重要的建产接替领域。随着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矿权保护、效益开发成为油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转变储量管理方式,建立油气储量资产化管理体系,将生产经营的重心从重视储量、产量规模转向储量资产创效能力的提升。长庆油田目前在储量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以储量资产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尚未形成,低渗透、非常规储量资产创效能力低,储量资产与油气资产管理缺乏深度融合,未开发储量价值衡量不确定性大,储量资产化管理体系亟待建立等。为加强油气储量资产化管理,建议长庆油田重视源头增储,加强开发技术提升与操作成本管控,实现储量资产与油气资产协同动态管理,深化未开发储量分类分级评价,大力推进页岩油储量资产管理,构建一体化的油气储量资产化评估管理团队。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单因素数理分析法,对SEC上市油气储量指数递减曲线评估法中的Arps递减曲线方程进行了特征分析.认为影响上市油气储量评估结果的主要影响参数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油藏参数,另一类是经济参数;并确定出几个重要影响参数与SEC油气储量之间的数理方程.由此,可以定量确定几个重要影响参数对SEC油气储量的影响规律、影响程度;并且可以通过储量方程定量调整各主要影响参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来促进油气储量评估结果的稳定,同时也达到减少油气田新增勘探区块投入开发的目的,最终促进SEC油气储量替代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采用产量递减曲线法评估证实已开发储量时所遇到的递减类型和递减率的选取提出了两点见解,同时初步研究了3种水驱特征曲线评估证实已开发储量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0.
储量是油公司的核心资产,是油公司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衡量一个油公司的价值和成长性,首先要依据国际通用的标准和方法,对其储量进行合理评估。介绍了国际通用的SPE-PRMS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进行基于该项准则的动态法储量评估研究,详细论述了递减曲线分析法的储量评估过程并进行实例分析,对合理进行油气储量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油田储量商品价值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外评估计算油田储量价值的方法,提出已开发油田的储量商品价值评估计算方法,用Arps递减曲线法外推预测产量,用现金流方法计算可采储量商品价值,可用于评估已开发油田的储量、经济开采年限和剩余储量的货币值,为油田开发提供决策依据,以长庆探区某油田为例进行储量评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版《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是由国家能源局于2010年12月15日发布实施的行业标准,至今已3 a有余,它是评估石油可采储量的重要规范。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是该标准的核心部分,它将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可利用性和投资的风险性,因此,应当重视标准中计算方法的选用。新版标准的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包括:类比法、经验公式法、驱油效率法、产量递减法和水驱曲线法,对于这些计算方法存在的若干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问题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有关的具体建议。建议删除可信度较低的经验公式,引用通过实际应用证明有效的国外经验公式,修正部分经验公式和产量递减法的公式,在判断递减类型和确定递减参数时,不要忽略线性试差法、曲线位移法和典型曲线拟合法的应用,删除由甲型和乙型水驱特征曲线派生的水驱曲线,增加预测模型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不同递减条件下储采比变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储采比与递减率是油田开发的两个重要指标,从储采比与递减率的定义出发,推导了双曲递减、指数递减条件下储采比变化公式,储采比与阶段递减率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递减类型的储采比变化规律。推导过程考虑了增加可采储量对储采比变化的影响,对储采比变化的分析更加全面。提供了电子图版,可以方便地确定不同递减类型油田储采比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陈元千  唐玮 《石油学报》2016,37(6):796-801
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采比和剩余可采程度是判断油气田当前开发形势的重要指标,是决策是否进行开发调整的重要基础,因而受到全球各石油公司的高度重视。根据中国行业标准,评价可采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水驱曲线法、产量递减法和预测模型法。水驱曲线法仅适用于水驱开发的油田,而产量递减法和预测模型法则适用于已经进入递减阶段的任何储集类型、驱动类型和开采方式的油气田。DeGolyer and MacNaughton和Ryder Scott两家评估公司对中国境内油气田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进行年度储量资产价值评价所使用的方法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多部门团队提供的Arps指数递减的变异公式。利用适用于不同开发模式的广义指数递减法,推导得到了油气田年度经济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采比和剩余可采程度的计算公式,并对DeGolyer and MacNaughton公司使用的变异指数递减法进行了说明和评价。通过8个油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笔者提供的计算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以来,中国石油公司陆续在境外上市,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面临巨大挑战,SEC油气储量评估方法和理念对油气储量计算影响很大。在油气储量计算、评审和SEC储量评估的基础上,总结了类比法、容积法、递减法、物质平衡法和油藏模拟的使用阶段及适用条件。其中,递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具有易预测产量和经济生命周期等特点,因此提出了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选用递减方法、初始产量、递减率和递减单元及稳产期和废弃点的确定方法,在油田未来规划不确定或油田措施频繁的情况下,须采用两段式或多段式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进行预测。储量动态评估和分析计算结果与油藏实际开发相结合,可使动态分析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产量不稳定法评价水平气井动态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平井技术作为提高气田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技术,已开始在各大气田广泛应用。动态储量是确定气井合理产能和井网密度的重要依据,是编制气田整体开发方案的基础。因此,对水平气井动态储量进行评价,对于高效开发气田、优化井网、缩短开发周期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评价水平气井动态储量的新方法——产量不稳定法。采用该方法只需要日常的生产历史数据就可以简单、直接、快速地计算动态储量,并且可以免去昂贵的试井测试。该方法是在建立圆形封闭气藏水平井不稳态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积分变换等方法求得模型的Laplace空间解,再通过Steh-fest反演算法绘制水平气井的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图版。最后用实例说明了水平气井递减典型曲线图版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产量不稳定法可以很好地计算水平井的动态储量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难动用油气储量开采经济界限分析及开采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亮国 《天然气工业》2011,31(2):103-106
难动用油气储量的开采经济风险性较大,生产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或不可预测因素都会造成对其开发亏本,因而导致大量的油气储量因为技术的、经济的原因难以动用。为此,从地质、经济、工艺技术条件等方面对难动用油气储量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结合实例,采用单井经济基准平衡法分析了难动用油气储量开采的经济性和经济下限,评价了气价与投资对难动用储量的影响。针对其可动用性,综合分析了其地质与储层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与对策。该项研究对提高我国难动用油气储量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类型多样,非均质性极强,且流动规律复杂,有效评价此类油藏的井控储量是调整油田开发方案、制定油井改造措施的基础。为了克服常规方法在计算此类油藏井控储量上的不足,文中提出了基于PDA方法的缝洞型油藏井控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针对缝洞型油藏的特点,建立了地质静态特征与开发动态特征相结合的生产井类型划分标准,对不同类型井进行地质概念特征与流体流动模式的假设,利用PDA方法拟合多条典型曲线,通过井底流压的折算、井控范围的修正与拟稳态条件下PVT的计算提高曲线拟合精度,形成了缝洞型油藏井控储量的评价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评价的井控储量与实际认识相符,研究区剩余可采储量主要存在于Ⅰ,Ⅱ类井钻遇区,存在形式以洞顶剩余油为主,这些剩余可采储量是进一步调整挖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油气藏工程中的产量递减法 ,提出了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新方法。只要油气田产量已明显进入递减期 ,就可以利用该方法预测未来某一开发年限时的技术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以便于进行油气田开发规划的应用研究。应用实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陈元千  邹存友 《石油学报》2014,35(4):749-753
预测模型是油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但可以预测油田的产量和可采储量,也可以预测油田因开发调整或三次采油方案实施增加的可采储量。预测模型按产量和累积产量的变化特征,可分为单峰周期模型和累积增长模型2类。前者包括翁氏模型、威布尔模型、瑞利模型、陈-郝模型和广义模型等,后者包括HCZ模型和哈伯特模型等。针对单峰周期模型,通过无因次处理油田实际开发数据与典型曲线的最佳拟合,能够得到模型指数m和模型常数a、b、c,即可用于对油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通过对单峰周期模型的分解,分析了模型的控制因素。应用实例表明,典型曲线和拟合求解的方法是实用有效的,该方法还可用于多峰产量变化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