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三峡水库动态汛限水位控制范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防洪兴利效益,将当前单一汛限水位控制的运行方式改为动态汛限水位控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满足水库下游防洪标准和允许水库下泄安全流量要求的前提下,对主汛期和汛末期分别采用预泄方式和预蓄方式进行调洪演算,研究不同动态汛限水位控制范围的影响,得到了符合水库实际调度的动态汛限水位控制范围.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实施动态汛限水位控制的运行方式,既可以避免抬高汛限水位引起的防洪风险,又能增加水库兴利效益.  相似文献   

2.
汛期过渡期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汛期分期控制限制水位是目前水库普遍采用的调度运用方式,本文利用水库主汛期和后汛水位,提出符合水库防洪标准的过渡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方法,使主,后汛期间过渡期的汛限水位更具操作性,以确保水库防洪调度做到“保安全,多蓄水”。  相似文献   

3.
正截至6月2日19时,三峡水库水位已消落至149.08m,释放库容超196亿m3,占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的近九成。目前三峡水库正按计划有序消落至145m汛限水位。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防洪限制水位145m,最大防洪库容221.5亿m3。三峡水库在每年汛末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渐释放并腾出库容,汛期利用221.5亿m3防洪库容,对主要来自上游的大洪水进行调节,通过拦洪、削峰、错峰等措施来实现防洪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江垭水库的特点。分析研究了三江口水文站洪水组成.重点研究了区间洪水、分期洪水及江垭水库防洪调度方案。首次提出将江垭水库汛期(4~7月、汛限水位210.6m)细分为汛初(4~5月)、主汛期(6~7月)、汛末(8月1日~8月20日)三个阶段.分别确定各时段满足防洪要求又兼顾蓄水效益的汛限水位230m、210.6m和218m。  相似文献   

5.
汛期分期控制限制水位是目前水库普遍采用的调度运用方式。本文利用水库主汛期和后汛期确定的汛限水位,提出符合水库防洪标准的过渡期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方法,使主、后汛期间过渡期的汛限水位更具操作性,以确保水库防洪调度做到“保安全、多蓄水”。  相似文献   

6.
西江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汛期分期对于优化流域水库工程运行、协调防洪与兴利矛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对西江不同站点汛期进行了分期研究,综合确定武宣站汛期分期为:4月1日至5月26日为汛前期,5月27日至8月15日为主汛期,8月16日至10月31日为汛末期;大湟江口站汛期分期为:4月1日至6月3日为汛前期,6月4日至8月14日为主汛期,8月15日至10月31日为汛末期;梧州站汛期分期为:4月1日至6月6日为汛前期,6月7日至8月30日为主汛期,8月31日至10月31日为汛末期。研究结果表明,西江不同站点汛期分期在空间上是存在差异性的,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划定的各站点汛期分期结果与站点实际情况及实际防汛实践经验相吻合,可为西江防汛抗旱和水库群优化调度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于桥水库多级汛限水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汛限水位是综合利用水库运行和调度的重要参数之一,汛限水位设置目的是协调水库运行管理中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从模糊理论讲,汛限水位在水库中应是一段连续的“抛物线型”水位值,而不是某一特定的固定值,是一个模糊概念。于桥水库是一座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整个汛期采用一个固定汛限水位,蓄水量往往达不到兴利要求。为此,采用汛期描述的模糊集理论,把于桥水库汛期划分为汛前期、汛前过渡期、主汛期、汛后过渡期和汛后期,并确定了不同时节水库的汛限水位。这有利于拦蓄汛末雨洪资源,增加水库蓄水量,减少弃水量。  相似文献   

8.
水库分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提高百色水库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和洪水资源化利用效益,采用基于日最大值取样的分形法对百色水库进行汛期分期,最后得出百色水库汛期分期为:汛前期为5月1日~6月20日,主汛期为6月21日~8月20日,汛末期为8月21日~10月31日。  相似文献   

9.
克孜尔水库除险加固后受主汛期汛限水位制约容易产生弃水,影响主汛期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依据水库汛期分期,基于丰水年作为典型年对提高主汛期汛限水位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在满足水库防洪标准前提下宜采用过渡方式对汛限水位进行逐步提高调整,能缓解汛期防洪和兴利用水矛盾,减少弃水,提高水库整个汛期兴利效益。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倭肯河桃山水库原设计汛限水位为176.0m,经进行洪水分布规律分析,确定了主汛期和汛后期两段进行分期防汛控制运用,使汛限水位限至174.5m,通过6年的实际运用,既增加了水库防洪能力,又满足了兴利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防洪运用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库容较大,为了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库的库容优势,减少三门峡水库淤积及控制运用几率,对“上大洪水”,当小浪底水库水位达273m时,三门峡水库投入控制运用时机较好。对“下大洪水”,当小浪底蓄水位达270m时,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时机较好。通过多方案的分析比较,认为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在不影响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中常洪水控制流量,中常洪水控制流量以5000m^3/s为宜,最高汛限水位以245m为宜。另外,还提出了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四库联合防洪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洪水是形成全流域洪水的重要来源。根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及防洪规划的总体部署,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行,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带来了明显的改善。以年度长江流域上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方案和《长江防御洪水方案》批复的水库运用原则和方式为基础,对在现有防洪工程体系下应对1954年洪水的流域防洪形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水库群的联合防洪可以有效减轻三峡水库的防洪压力,对比无水库调度时,大幅度地减少了中下游地区的超额洪量约200亿m3,能有效地保证长江中下游河道的行洪安全。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配合三峡水库联合防洪调度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配合三峡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效果,运用2种补偿调度方式对长江中下游防洪的情况进行研究.分别选取1954年和1998年为典型洪水年,对不同频率下的设计洪水进行联合防洪调度演算.结果表明:金沙江梯级配合三峡水库联合防洪不仅能保障长江上游干流川江河段及荆江河段的防洪安全,而且能进一步提高三峡水库的防洪能力.与对荆江河段防洪的补偿调度方式相比,兼顾城陵矶地区的防洪补偿调度方式能进一步减少城陵矶地区的分洪量,在有金沙江梯级配合三峡水库运用时能较大程度地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提高汛限水位研究与实践中未考虑水库群库容补偿的现状,以观音阁-葠窝梯级水库群为背景,分析了考虑上游观音阁水库富余防洪库容补偿下游葠窝水库的可行性,通过适当选取地区设计洪水,拟定观音阁水库不同的起调水位方案,分别按规划和现状防洪标准两种情景,通过调洪计算确定了观音阁水库汛期不同水位下,葠窝水库汛限水位的提高值,并分析了提高汛限水位后蓄水与发电的效益变化。  相似文献   

15.
陆浑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陆浑水库的实际,探讨了以预泄调度方式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所面临的风险。研究了陆浑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动态控制实施条件、调度方式,重点对其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进行了评价和计算。结果表明,陆浑水库以预泄调度方式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可行的,在风险允许的范围内,水库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防洪风险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水库现有优化调度和试验性蓄水方案的基础上,拟定了6组提前蓄水方案,开展提前蓄水的防洪风险和效益分析计算。选择1952和1964年为典型年,分别推求分期设计洪水过程线。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9月1日从145 m开始起蓄,9月30日均匀蓄至160.0m,其1 000年一遇分期设计洪水对应的风险率和风险损失率分别为0.39%和1.47%,防洪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与原方案相比,多年平均可增加发电量24.65亿kWh,减少弃水量25.32亿m 3,汛后蓄满率和平均蓄水位分别提高到95.35%和174.8m。  相似文献   

17.
大桥水库汛限水位分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桥水库汛限水位分期控制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大桥水库调度运行特性,对水库所在流域的洪水成因变化、降雨时间分布和洪水发生时间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偏安全考虑确定汛期分期方案为:6月1日至9月15日为主汛期、9月16日至9月30日为后汛期。其次,采用频率分析法推求了大桥水库的分期设计洪水成果,结果表明,大桥水库后汛期设计洪水与年最大设计洪水相比量级较小,进行汛期分期调度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最后,基于大桥水库分期设计洪水成果,经调洪计算分析最终推荐大桥水库汛限水位分期控制方案为主汛期2 018.00 m、后汛期2 019.00m,此方案有利于拦蓄汛末洪水资源,减少弃水量,增加水库综合效益,并可为大桥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浪底水库过用初期三门峡水库防洪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浪底水库建成投入运用,将大大提高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也减轻了三门峡水库在黄河下游防洪,防凌中的负担,并为减少三门峡水库库区淤积创造了条件,在发生了“上大洪水”时,三门峡水库与小浪底水库联合运用,三门峡水库可分别采用敝泄方案,先敝后控方案和适时调控方式进行防洪调度,经计算并综合分析比较认为,“适时调控”方案为综合效果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桃汛期潼关高程冲刷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1974年以来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三门峡水库运用水位、桃汛洪水情况、前期河床条件等与桃汛期潼关高程变化的关系,指出在目前的河床边界条件下,桃汛期潼关高程冲刷下降0.2m左右的条件为:潼关站洪峰流量为2500m^3/s,10d洪量为13亿m^3,三门峡水库起调水位为313m。  相似文献   

20.
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冲刷潼关高程原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研究桃汛期潼关高程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潼关高程明显冲刷的洪水条件和三门峡水库控制水位等指标,在2006年桃汛期进行了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通过调整万家寨水库运用方式,塑造了满足潼关高程冲刷的洪水过程,效果分析表明,试验前后潼关高程降低了0.2m,万家寨和三门峡库区淤积形态得以改善,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