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深入,云桌面技术在高校实验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介绍云桌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云桌面实验平台的架构及其应用于计算机实验室的优劣势,并从完善实验室管理职能、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整合多平台教学资源和多方位确保数据安全四个方面,分析了云桌面技术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面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卫东  彭韧  李晓 《计算机教育》2010,(16):99-101,105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为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资源间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交互方式,也让整个教育方式更加高效。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点和数字化学习平台应用优势,对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进行系统阐释。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为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优化教学资源的管理、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构建的意义、关键技术入手,研究了基于PHP技术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初步建设过程,并对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软件工程师》2015,(7):33-35
为了满足网络课堂学习的组织与管理,以教学模式、知识组织、学生学习管理为核心模块,采用可视化的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技术,实现了一个网上教学资源管理与学习平台,该平台可以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动态组织学习内容,规划有效的学习路径,完成高质量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方便地对教学资源进行维护,并对学习结果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5.
随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学习(M-Learning)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针对流媒体服务器的传输系统,分析了流媒体传输协议、RTP承载H.264压缩视频数据的包格式和组包策略,移植并搭建了一种基于Live555视频点播的移动学习平台.转换现有教学资源的视频格式,并部署到该平台中,可以满足学习爱好者对移动学习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目前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教学改革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围绕专业课程教改,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及创新,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基于Moodle的教育理念,构建基于Moodle和程序在线评判系统的C语言教学资源平台.通过建立动态、共享的C课程教学资源库,不仅能够满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答疑解惑的教学辅助平台;作为其他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辅助教学平台也是非常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阶段。本文致力于研究网络学习系统中的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的视频教学资源系统平台的构架,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化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怎样才能使微型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点,并能有效地防止其负面效应,本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微课教学平台的分析,比较不同的微课平台的优缺点,结合各自的优点,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完整、系统、交互性的微型课程平台,满足高校对网络教学的需求。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对高校电子商务移动教学平台进行开发与设计,针对电子商务移动教学资源平台的移动教学平台研究现状、移动教学平台分析与设计、学习课程资源库框架构建、教学平台技术实现、学习效果影响与对策几部分进行表述,使学习者能够在不造成认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条件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要使学资源满足学习要求,就要对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资源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本主要对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评价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评价的相关指标,希望能更好地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紧密结合学院省级示范高职学院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设符合于高职学院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手段,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对网络课程开设、教学资源管理、教师网上备课、知识点发布、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学生学习、学习活动跟踪、在线交流、推动平台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研究,促进教师对传统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满足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的补充和完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院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