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图1为座圈零件图,材料08钢,厚0.5mm,零件中间有一小台阶。 采用复合模完成落料、拉伸、冲孔、翻边及切边等工序。已生产7400件,质量较好。 一、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模具结构如图2所示。模具工作时,上  相似文献   

2.
<正> 冲裁的工件如图1所示,排料为交叉排料。图2所示为无废料冲裁模。一般无废料冲裁模定位档料与出料较为困难。图2所示的模具结构,采用了一种档料机构解决了档料与出料的问题,达到了无废料冲裁。  相似文献   

3.
《模具制造》2009,9(9):25-34
1 MiSUMi一般冲压模具标准化结构 (1)图1所示为外形落料模结构。 (2)图2所示为落料冲孔复合模。  相似文献   

4.
徐立新 《模具制造》2001,1(9):53-53
夏利轿车限位板座是由0.8mm厚的65Mn钢带冲压成形,如图1所示。生产模具为落料冲孔复合模,其中的凸、凹模由CrWMn制造,刃口部分的形状如图2所示。由于65Mn含碳量较高为0.62~0.70%,材料硬度较高,极易产生断裂崩刃,常温热处理后平均使用寿命只有5000~8000件。  相似文献   

5.
托辊是皮带运输机的主要易损件,消耗量很大。托辊轴承座由铸铁件改为冲压件后,开始采用五道冲压工序完成。后来,有的单位改为四道冲压工序。我们采用了复合模后,改为三道工序。从实际生产效果看,模具比较理想,结构不复杂。冲出的零件质量高,模具的安装和调整也都比较简单、方便。托辊零件见图1所示。第一道冲模为落料、拉伸模,其结构如图2所示。凹模由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厂过去生产电池夹这种工件是采用单工序冲模进行的,生产效率低,占用的冲压设备多。后来制造了两套多工位一次成形的模具,将几道工序合并在一套模具上。所加工的工件材料为锡青铜,厚度为0.5毫米。其冲压工序的排样如图1所示。压包、冲孔、落料、弯曲、脱料、每冲压一次完成一个工件。甲型采用五个工位,1、3、5为工作工位,2、4为空位。乙型采用七个工位,1、3、、5、7为工作工位,2、4、6为空位。工位一次成型模的结构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7.
图1所示排样图中冲件是纸夹上的面板,要求大批量生产。因而采用卷料自动送料,高速冲裁和自动出件。将此模设计成两工位双出件的连续模。如图2所示。由于采用气动送料装置,所以步距较准,误差不超过0.1mm。因模具工位少,为了省料,所以没有设计侧刃,也无导正销。只用导料板导向即可满足精度要求。1.模具的结构特点(1)卸料装置的设计此模具的冲孔部分采用浮动卸料板,如图3所示。浮动卸料板上有两个导柱,能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8.
水盖复合模     
<正> 对图1所示制件原采用三套模具,先落料拉延,再修边冲孔,最后翻边整形完成整个压制工序。生产效率较低,加工第二、三道工序时还极不安全。后我们设计了一套如图2所示的复合模,通过多年来的生产证明(现已压制三十万件以上)该模具使用效果良好。 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1塑件分析12″透明长泵产品结构如图1所示,材料为透明SAN,尺寸为75.50mm×339.80mm,质量约为207g,收缩率为5‰,产品表面要求有刻度标记(包括公制和英制),属于小批量生产。2模具结构分析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和生产要求,模具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采用标准模架,大浇口浇注,料咀偏心设置,平面分模,斜杆推板脱模,圆形主流道,扇形浇口(如图3所示)。3模具工作过程模具在注塑机上注料,保压成型后,动定模分离,流道随工件脱离料咀,限位滑块4抽出成型镶针,直推杆10,斜推杆11同时将推板6、斜推板…  相似文献   

10.
<正> 电极零件如图1所示,材料为黄铜板,料厚0.8mm。由于该零件有两个凸出部分(以下简称双耳)的剪开,如采用单工序冲模,需三套模具,生产效率低。所以设计制造了落料、压弯、剪开一次成形模,经试冲一次试模获得成功,实践验证模具结构良好。  相似文献   

11.
1塑件工艺性分析塑件如图1所示,此产品为像机镜头座,材料是硬性ABS,产品特点是精度较高的内螺纹(细牙),且中心为通孔。此类产品的模具结构关键是要解决好脱螺纹结构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实用性等问题。强行脱螺纹模具结构无法达到产品使用要求,必须采用自动旋转脱螺纹模具结构。下面介绍该塑件自动脱螺纹模具结构的脱模部分,供同行参考。2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根据塑件分析及用户生产要求,模具设计为1模4腔,用机械传动完成自动脱螺纹,模具结构如图2所示。图1像机镜头座产品图2.1模具工作过程塑件固化冷却后,模具从Ⅰ-Ⅰ面分型,同时固定图2模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所广泛采用了插入式凸模结构的导板模,也即凸模浮动的导板模,如图1所示。对原采用的通用模架式结构模具(见图2),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此种模具是在线切割工艺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各种零件基本上采用单件平行生产。它的主要特点及一些基本设计原则,笔者以图1所示的“风扇电机定、转子冲孔级进模”为例分述如下。该电机定、转子冲片零件如图3所示。由于插入式凸模结构的导板模最适宜于发展级进模,故将原分别用复合模或简易模先单冲定子孔和转子孔,然后进行落  相似文献   

13.
1.导向为保证型腔与型芯的闭合精度,防止错位,BMC 模具的上、下模配合部位设计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BMC 模具的动模侧不采用圆柱导柱,而用圆锥导柱,见图2;也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锥面定位。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拉伸铝制品(锅身、盆等)过程中,影响生产最严重的问题是拉伸件的破碎。 目前拉制图1所示的锅身和盆等拉伸模具,都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如图2所示,即压边模,凹模,凸模和托料盘。  相似文献   

15.
<正> 弯曲如图1所示的工件,如果用其他形式结构的模具进行弯曲,则模具结构比较繁琐,制造也相应复杂。现采用图2所示的杠杆式Z形弯曲模。  相似文献   

16.
<正> 落料、拉深工艺一般合并为复合模较为常见。但象图1b这样的零件就不宜采用复合模。如采用复合模,则凸凹模会因壁部过薄而强度得不到保证。因此,我们过去一直用落料、拉深两副模具生产。为了提高效益,我们设计了一副落料、自动跳步拉深模(见图2)。  相似文献   

17.
AF自动调焦相机齿轮如图1所示,它是注塑成形件。该件结构虽不太复杂,但尺寸精度及齿型精度要求较高。需传动平稳和准确、耐磨,并保征具有足够的使用次数。成形该齿轮的模具如图2所示。模具的型腔部分如图3所示。该模具是较典型的三分型模具。其开模取件过程如下。注塑成形后,由注塑机带动模具沿PL1开模。开模瞬间在弹簧(22)的作用下,浇口废料与制件分离。开模至80mm时,从型腔中完全拉出浇口废料后,拉杆B(15)右端突缘与PL3面接触,使其左端的端套(23)带动浇口脱出板(2)右移8mm,打开PL2。浇口废料脱开拉料钉,由手工或机械手取走。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般筒形塑件如图1所示,其模具结构在国内外基本采用定模两板,(需自动脱浇口为三板式)动模三板结构,如图2所示。此结构比较繁琐,《模具工业》在1988年第9期刊登的《壳体塑件模具结构的改进》一文中,已对其结构加以改进,结构如图3。此结构虽已简化了模具结构,但正如文中所  相似文献   

19.
<正> 圆锥滚子轴承框形保持架在轴承中起到等分、隔离和保持滚子相对位置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原框形保持架落料、成形、冲工艺孔复合模重新设计。该模具加工简单、专用件少,费用低,通用化强度高,安装、调整非常方便。现介绍如下:1 原复合模结构 冲压的零件如图1所示,原框形保持架落料、成形、冲工艺孔复合模如图2所示。这  相似文献   

20.
通用拉深模     
<正> 我厂生产的铜帽有50余种,形状如图1所示。按常规,每项零件需要制造一付复合拉深模。为了减少复合模,过去采用尺寸相差不大的、几项零件共用的办法,但是给下道拉深增加了次数。后来我们设计制造了通用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见图2)只需制凸凹模3 凹模5,压边圈6,凸模7,就可以落料拉深各种圆筒形零件。简化了两次以上拉深零件的第一次复合拉深模结构,缩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