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苑卫军  周金国 《陶瓷》2010,(7):55-57
发生炉正常炉出煤气温度与气化用煤的化学反应活性和气化用煤的挥发分及水分含量相关。气化化学反应活性较强的煤,气化反应温度相对较低,其正常炉出煤气温度也相应较低。随着气化用煤中挥发分及水分含量的增高,发生炉正常炉出煤气温度降低,煤中水分含量对炉出煤气温度影响较大,相比而言,煤中挥发分含量对炉出煤气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弱。正确确定发生炉在气化不同煤种时的正常炉出煤气温度指标,有利于操作人员根据出煤气温度的变化,准确判断并正确处理炉况。  相似文献   

2.
发生炉煤气中NH3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煤的热解温度、气化温度、气化煤中氮的含量、煤化程度及惰质组含量的高低等因素直接影响煤气发生炉中NH3的生成。就NH3的含量而言,一段炉煤气要大于两段炉和干馏炉煤气。同时分析并指出煤气中的NH3与CO2和煤气冲洗水反应生成NH4HCO3,NH4HCO3的存在给酚水浓缩蒸发系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杜绝其危害及安全隐患;发生炉煤气中的NH3在煤气湿法脱硫中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纯碱作为脱硫吸收剂,从而节约脱硫成本。  相似文献   

3.
煤气发生炉气化层温度检测与控制——湖南大学,王昌贵,《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1,1,35~38煤气发生炉气化层温度是反映目标参数蒸汽分解率、产气量和有效成分的重要参数,但直接测量温度难度较大。采用软水为传热介质间接测温方法检测气化层温度已在现场试验成  相似文献   

4.
煤气发生炉气化层温度检测与控制——湖南大学,王昌贵,《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1,(?)3~38 煤气发生炉气化层温度是反映目标参数蒸汽分解率、产气量和有效成份的重要参数。但直接测温难度较大。采用软水为传热介质,将通以软水的钢管弯成一定形状,插入炉内气化层中,通过测得管内软水温度的变化,间接测得炉温的变化。并采用微机控制,在2.5万吨  相似文献   

5.
管承浩  万淑敏  杨杰  刘心明 《玻璃》2012,39(8):8-10
从实际运行与管理出发,论述了影响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稳定运行的几个因素及运行与管理方法。包括如何控制好入炉气化煤的质量,控制好炉子气化层反应温度,控制好煤气炉产气量,操作管理好炉况,从而实现煤气发生炉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煤气发生炉气化层温度是反应目标参数蒸汽分解率、产气量和有效成分的重要参数,但直接测量温度难度较大。采用软水为传热介质间接测温方法检测气化层温度已在现场试验成功。就软水管路系统、测温装置结构及原理、煤气发生炉控制系统,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曹华岳 《化肥工业》1998,25(4):33-41
详细介绍了如何提高煤气发生炉的吹风蓄热效率;适当提高气化层温度,增加蓄热量;采用高热焓的过热蒸汽制气;充分利用加氮蓄热,提高气化效率;采用前吹净方法来增加加氮总量,提高气化效率;合理控制蒸汽流量等技术措施来解决煤气发生炉系统的增产节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型煤在煤气发生炉中的气化及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生产线上生产的气化型煤 ,在 TG— 3MI型煤气发生炉中进行了长期的气化生产并稳定运行了多年 .就气化型煤在煤气发生炉中的气化结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认为型煤气化工艺操作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型煤在煤气发生炉系统上制气好坏的关键因素 ,并就型煤气化工艺条件的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煤头氮肥厂家都在寻求降低煤耗和稳定生产的有效途径,以应对能源危机的挑战。在以煤为原料,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气化工艺的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工作循环周期及其备阶段循环时间百分比,能够促使煤气发生炉气化层温度谷、峰值波动不大,气化层位置及其厚度适宜,从而提高了煤气发生炉总体气化效率,真正地不失为一项有效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气化剂中水蒸气供给量的计算,分析了大气压、炉底鼓风压力、饱和温度和原始湿空气温度等对气化剂中水蒸气供给量的影响:指出气化剂中水蒸气供给量随大气压和原始湿空气温度的增大而降低,随饱和温度的提高而增大,炉底鼓风压力、原始湿空气湿度及外界供应饱和水蒸气温度等,虽然对气化剂中水蒸气供给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就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而言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1.
抑制氮氧化物无烟燃煤炉内煤气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不同通风方式抑制氮氧化物无烟燃煤炉的炉内煤气化过程,测量了排底部、发生煤气区和干馏煤气区3个部位通风时该炉 NO和CO的排放浓度,分析了3个部位通风时气化室内的煤气成分、温度和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固定床煤气发生炉气化技术的进展,对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的主要炉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第一汽车制造厂煤气站用抚顺老虎台烟煤作为气化煤种,于一般操作条件下,煤气发生炉气化强度已达240~280仟克/米~2·小时,在试验期间曾达320仟克/米~2·小时。目前仍以每台煤气发生炉气化强度为240仟克/米~2·小时来计算煤气站的潜力。实际上,由于夜、晚间煤气消耗量很少,且负荷经常不稳定,平均气化强度为170~200仟克/米~2·小时。1957年3月曾于煤气站进行了煤气发生炉高生产量试验,结果证明,在加煤装置工作能适应炉内气化需要的条件下,将煤气发生炉生产量提高到7500米~3/时(按煤气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煤气发生炉高负荷的运转条件为:(1)尽可能达到燃料层有均匀的透气性。(2)尽可能使煤气发  相似文献   

14.
苑卫军  赵伟 《煤化工》2013,(3):35-38
结合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气化反应原理,阐述了界定常压固定床气化用煤灰熔融性温度指标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了以气化反应活性为基础的灰熔融性温度指标的界定方法;一些实际生产中的相关数据表明,采用该方法界定的灰熔融性温度指标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朱咏梅 《陶瓷》2006,(6):48-50
1 煤炭气化原理、成分及发热值 1.1 煤炭气化原理 在一般的煤气发生炉中,煤燃烧是由上而下,气化剂则是由下而上进行逆流运动的。它们之间发生着化学反应和热量交换。按煤气发生炉内气化过程进行的顺序,可将发生炉分为灰渣层、氧化层、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和空层。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前言所谓两段煤气发生炉,简单地说,就是普通发生炉上面加上一个干馏筒。烟煤在此筒内首先进行低温干馏,变成赤热的半焦,然后进入发生炉的下部进行气化。气化生成煤气的一部分通过干馏筒作为干馏用的热载体,这部分煤气由炉子的顶部逸出称为上段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煤炭资源丰富,煤气发生炉制备煤气是陶瓷、建材、耐火材料、冶金等行业窑炉的主要工业燃气。固定床气化工艺所产生的焦油和含酚废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煤气净化工艺复杂,污染治理投资较大,因而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山东万丰煤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近年来通过技术攻关,研制开发的“流化床粉煤气化煤气发生炉”和“发生炉煤气湿法脱硫系统”两项成果于2012年12月8日在淄博通过山东省环保厅技术鉴定。“流化床粉煤气化煤气发生炉”项目通过提高气化剂温度,实现了气化过程无焦油和酚类物质产生,无含酚废水排放;采用先进的袋滤器技术,煤气粉尘含量低于30mg/Nm。;开发了新型炉膛结构、布风装置及相应的工艺,研发了高温空气预热和系统余热梯级利用技术,提高了热效率。产品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和淄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该项目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生炉煤气湿法脱硫系统”项目,脱硫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燃料煤气湿法脱硫技术,开发了新型脱硫塔布液装置、新型再生塔气液分布器装置、熔硫装置,解决了脱硫堵塞结垢问题;采用新型TTS高效脱硫催化剂,提高了燃料煤气中H。S的脱除效果。该脱硫系统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检验,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厂投产时煤气发生炉用粒度为25~75毫米的冶金焦作为气化原料,炉篦型式是宝塔形的,68年以后改为无烟煤作为气化原料,由于原料的变化,给操作带来了困难,使生产受到影响,我们考察了φ3.6米煤气发生炉五角形  相似文献   

19.
一、混合煤气生产的控制(一)气化焦炭和无烟煤的冷煤气站1.工艺流程(图1)经筛分的燃料不断地进入煤气发生炉,空气由空气鼓风机(压力800毫米水柱)送入发生炉,蒸汽由热电站或锅炉供应。煤气(温度600℃)由发生炉出来,进入竖管,用水冷却至90℃,并除去大部分煤尘,然后进入洗滌塔,冷却至30~35℃,完全除去煤尘后,经煤气排送机加压  相似文献   

20.
孙亮 《山东陶瓷》2010,(6):47-47
[本刊讯]山东义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承担的"单段式煤气发生炉褐煤高效气化技术"和"CG1Q-Ф3.4m单段式煤气发生炉气化技术",于2010年12月22日通过淄博市科技局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