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婧  林吟沁 《硅酸盐通报》2016,35(9):2941-2945
以硅酸钠为硅源,乙酸乙酯为酸化剂,通过沉淀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考察了硅酸钠浓度、焙烧温度、超声分散等因素对制备二氧化硅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制备超细二氧化硅较好的工艺条件:硅酸钠的浓度为0.20 g/mL,焙烧条件为600℃,4 h。并采用XRD、N2等温吸附-脱附、FT-IR、SEM等手段对二氧化硅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二氧化硅为无定形结构,分散性较好,BET比表面积可达400 m2/g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细二氧化硅粉体,采用热分析(TG-DTG、DSC)、X射线衍射(XRD)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等对二氧化硅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000 ℃以下煅烧所得二氧化硅粉体均为非晶相,pH影响了煅烧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燃烧;煅烧温度为500 ℃时,所得二氧化硅纳米粉体的粒径约为10 nm;煅烧温度升高至600 ℃时,粉体团聚严重,晶粒尺寸增大至20 nm。  相似文献   

3.
橄榄石酸溶制备超细二氧化硅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但是制备的超细二氧化硅表面羟基键合严重、分散性能差、易团聚。利用硅烷偶联剂对橄榄石酸溶制备的超细二氧化硅进行改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硅烷偶联剂品种、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及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超细二氧化硅改性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量为6 mL/g、改性时间为5 h、改性温度为75 ℃条件下,制备的超细二氧化硅表面的羟基数量减少至2.08×10 20 个/g、接枝率为8.35%、接触角达到101.51°,极大地提高了超细二氧化硅的表面疏水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经乙醇为溶剂的超临界干燥路线制备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对不同组成、不同煅烧温度和时间制备的气凝胶的光催化能力进行比较后,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二氧化钛与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比为1:1,超临界干燥后600 ℃煅烧2 h.形成的复合气凝胶网络结构完善,有均匀的纳米多孔结构;比表面积达355.6 m2/g,孔容为0.32 mL/g,最可几孔半径为0.82 nm,平均孔半径为2.52 nm;其中二氧化钛为锐钛矿型,二氧化硅为无定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乙醇和异丙醇为助溶剂,在氨水存在的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颗粒。采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系统考察反应温度、初始p H值、乙醇和异丙醇的体积比、TEOS与氨水的体积比以及TEOS与水的体积比等不同条件对二氧化硅颗粒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40℃,p H值为11.0,乙醇与异丙醇比例为1:1,TEOS和氨水、水的体积比分别为1:2和1:4所制备的二氧化硅颗粒分布均匀,粒径约为300 nm。  相似文献   

6.
超细ε-HNIW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剂-非溶剂重结晶法研究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的超细化制备工艺.通过改变溶剂与非溶剂的体积比、溶液温度、进料速度、超声波振荡频率等影响因素,研究了超细ε-HNIW的粒度及粒度分布,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乙酸乙酯,非溶剂为石油醚,溶剂与非溶剂的体积比为1∶5,50 ℃下的ε-HNIW饱和溶液体系,超声波振动频率为60 kHz,所得ε-HNIW的粒度约1 μm.  相似文献   

7.
以TEOS(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和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和纳米激光粒度分布仪对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并着重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催化剂浓度为0.82 mol/L和反应时间为3~4 h时,制得的纳米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300 nm左右。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硅-磺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进而与氯磺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硅-磺酸(SiO2-SO3H)固体酸催化剂,用于大豆油与乙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的处理温度、乙醇与大豆油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原料油油酸含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磺酸(SiO2-SO3H)具有较高的酯交换反应催化活性.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如下:催化剂处理温度为120℃、醇油摩尔比为6∶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0%(以大豆油计)、正庚烷的质量分数(以大豆油计)为30.0%、反应时间为6.0 h,此时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7.84%.与固体碱催化剂相比,固体酸催化剂对原料的酸度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两相溶胶-凝胶法制备微米二氧化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两相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氨水、乙醇、水、微量电解质为原料,制备出微米级单分散性二氧化硅微球,着重研究了微量电解质加入量、加料时间、加料方式、不同溶剂配比对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微球粒径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加料时间的延长,二氧化硅微球粒径逐渐增大;连续加料比间歇加料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球单分散性好;溶剂类型对二氧化硅微球粒径有很大影响,通过不同溶剂配比调控二氧化硅微球粒径,最终制备出单分散性好的微米二氧化硅微球.  相似文献   

10.
以正硅酸乙酯和甲酸为原料,硅烷偶联剂KH-570为改性剂制备了功能化纳米二氧化硅溶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反应体系溶胶-凝胶反应的程度,研究了甲酸浓度、反应温度、微量水、醇类共溶剂以及硅烷偶联剂KH-570用量等对溶胶-凝胶反应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增大甲酸浓度、加入微量水,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