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下作业使用的电缆桥塞坐封方式基本为火药引爆坐封。火药燃烧不稳定、燃烧过快等因素易造成坐封事故。在已有电缆桥塞研究基础上,重新设计工具结构,研制了一种新型电动液压坐封桥塞。采用此桥塞形成的坐封方式利用电缆连接坐封工具和桥塞下入井内,电机通电后推动液压油向下部桥塞运移,桥塞坐封机构处压力不断增加,最后坐封、丢手,同时对井下施工压力进行实时监测。桥塞坐封成功后,立即停止供电。X65和P67两口井现场试验证明,电缆输送式电动液压坐封桥塞技术坐封时间短,可靠性强,解决了运输雷管炸药等敏感材料和传统桥塞中途坐封问题,适合在深层气井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Y445-150型防中途坐封安全处理封隔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常规封隔器作业时存在的中途坐封、丢手失败、承受双向压力能力差等导致一次成功率低的问题,研制了Y445—150型防中途坐封安全处理封隔器。该型封隔器设计了防中途坐封装置、后处理安全装置和分压装置,采用了液压坐封丢手、双锥体卡瓦锚定、机械内锁紧和上提下放管柱解封的结构,具有抗碰撞、坐封丢手灵活、防上滑、后处理方便、悬挂能力强及通径大等特点。胜利油田150多井次的应用表明,该型封隔器的下井、打压坐封、丢手一次成功率均在98%以上。在直井、斜井和水平井作业中,可用于悬挂管柱、作桥塞、卡封及堵水等。  相似文献   

3.
挤注封堵管柱在塔河油田水平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平井生产过程中,因层间窜通、管外窜、边底水锥进等原因造成高含水的问题,在已有成熟的直井段挤注、封堵管柱工艺的基础上,对挤注桥塞、可钻桥塞、坐封工具及管柱工艺进行了改进,研发了以挤注桥塞及防中途坐封桥塞为核心工具的水平井挤注、封堵管柱工艺.2口井的挤注试验和8井次封堵试验表明,水平井挤注、封堵管柱工艺是解决层间窜通、固井质量不好等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技术为适应水平井井况而特殊设计,减少了管柱施工的时间、成本和风险,可视情况单独或组合使用,可对高含水层及管外窜进行有效挤注、封堵作业.  相似文献   

4.
上提加压式封隔器坐封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管柱及带封隔器的管柱在充满流体的铅直井中的受力、变形;推导出了管柱在井中自重伸长的简化计算式,上提加压式封隔器坐封高度及通常情况下坐封高度的简化计算式。对现场估算钻具在井中伸长变形及确定封隔器坐封高度提供了一种简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MaHW6004井是中石油在玛18井区部署的一口重点评价井,采用泵送桥塞多簇射孔联作分段压裂完井工艺,其压裂后的产量决定着该区块后续施工井的部署及开发。利用井下微地震检测仪、压裂施工数据及曲线图,分析判断井内出现的桥塞未丢手、桥塞坐封失效及下桥塞遇阻、压裂砂堵等复杂情况,制定了大修穿心打捞、连续油管冲砂、压裂后大排量清洗井筒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研究表明,下入的桥塞应与套管钢级相适应,采用井下微地震监测可以有效监测到桥塞点火坐封、裂缝起裂位置及走向等信息,为压裂施工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为同类井施工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常规可钻桥塞不适用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堵、隔水作业,施工时很难避免中途坐封事故。为此,研制了KCY453防中途坐封可钻桥塞。该桥塞中心轴与上锥体之间设计有限位台阶,可防止上锥体向上部胶筒移动,提高了桥塞在下入过程中的防中途坐封能力;可降低直井段对施工人员的要求及施工难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可钻桥塞下入过程中的坐封事故,在水平井中的应用更能体现其明显优势。KCY453防中途坐封可钻桥塞在塔里木油田共应用18井次,成功率100%,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压封隔器卡水,分层的工艺管柱由于其先进性必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但是从现场应用的情况来看。该工艺管柱的施工成功率较之常规工艺管柱要低。针对液压封隔器丢手工艺管柱的中途坐封,或难以丢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优化设计了该工艺管柱,对封隔器的坐封机构以及坐封启动压差进行了改进,设计了CKF常开阀以及DY可倒扣液压丢手等工具。现场应用改进后的工具和工艺情况表明,作业施工成功率100%,降低了作业成本和难度,提高了作业施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刘生  严俊虎 《青海石油》2003,21(2):54-58
目前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层间封堵常采用桥塞进行封堵.近年来在桥塞封堵施工中经常出现如下问题:试油井层间桥塞封堵时发生中途坐封,有的井封堵后又出现失封.从而导致后期施工工序及求取的资料返工,给公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从桥塞的结构、工作原理、材质、技术要求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桥塞封堵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桥塞的改进,保证了桥塞成功封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途裸眼测试风险和可行性分析,系统总结胜利油田多年测试实践的经验教训,分别对泥浆、坐封位置、井底、管柱结构及测试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中途裸眼测试的一般方法和技术要点,有助于推进该工艺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Y453防中途坐封高压可钻桥塞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田勘探和开发的上远试油、选层压裂、酸化及封堵底水等工艺措施中,可钻类桥塞的应用是较为广泛的。一种防中途坐封可钻高压桥塞,保留了常规可钻桥塞的性能优点,同时突出了其防中途坐封的特性,为可钻桥塞的施工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其施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一趟管柱挤封任意层工艺技术是在已有成熟的挤注、封堵管柱工艺的基础上,对挤注桥塞、坐封工具及管柱工艺进行改进而成,其主要针对油水井生产过程中,因层间窜通、管外窜、边底水锥进等原因造成的高含水问题;改进后的管柱工艺技术,能将可钻桥塞的坐封、验封及挤注桥塞的坐封、挤注等多项工序在一趟管柱内完成,达到一趟管柱对油水井任意层段的封堵;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少管柱的施工时间、成本和风险,可对高含水层及管外窜进行有效挤注、封堵作业。  相似文献   

12.
在深水井进行测试作业时,旋转坐封测试管柱因平台升沉,封隔器坐封困难,且旋转坐封容易损坏水下树脐带缆,导致井下防喷屏障失效,影响作业安全和时效。采用上下活动管柱坐封的新型非旋转坐封封隔器和井下声波无线遥测式直读压力温度计,优化改进测试管柱设计和操作程序,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深水的非旋转高效APR测试管柱。该测试管柱利用电缆测量地层伽马、套管及钻杆放射性标记校正射孔深度,通过非旋转坐封封隔器和管柱内灌入轻质液垫或留空实现负压射孔,采用管柱内加压或投棒方式点火,在南海东部X井现场应用达到了测试目的和取样要求。该管柱设计为深水井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规工艺管柱难以实现水平井多层多段找窜的问题,研制了水平井找窜工艺管柱。该管柱主要由水力循环阀、定压阀、K344封隔器、扶正器、水力锚、平衡单流阀以及投球滑套组成,以K344封隔器为核心工具,可实现多次重复坐封过程;管柱配套了新型平衡单流阀,成功解决了管柱在起、下钻过程中膨胀式封隔器易中途坐封以及管柱中途遇卡的技术难题,施工过程中无需反洗井即可动管柱,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管柱结构设计合理,配套工具性能可靠,施工工序简单、风险低,具有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注水泥工艺管柱在套保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套保油田的出水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注水泥工艺管柱进行水泥堵水。该工艺用油管连接具有丢手功能的可钻桥塞下至预封堵层的上部,在地面采用泵罐车打压使得桥塞坐封,同时配置适量水泥浆注入井内,替完井筒内的水泥浆后打压或上提管柱丢手,上部油管可提出井筒,水泥浆在井下静止状态下候凝。该工艺管柱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具有节流、单流止逆及丢手功能的可钻桥塞作为主要的封堵工具;丢手部件为铸铁部件,便于扫塞,可进行重复作业。在套保油田施工3口井,成功率达100%。该工艺管柱操作简便,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余杰  骆向杰  谢斌 《石油机械》2011,39(1):54-56,97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一些深井、超深井、定向井和水平井等常常因为层间窜、管外窜、边底水锥进等原因造成含水过高而不能正常生产。为此,研制了新型挤注式桥塞。该挤注式桥塞将坐封和挤封机构设计为一体,采用1趟管柱下入完成工具坐封和挤注2项作业,具有防中途坐封、承压高、密封可靠、抗硫化氢和可钻性好等特点,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和风险。以该工具为核心的管柱进行封窜、封堵等作业,可以有效地提高油气井单井产量。现场应用该桥塞300余井次,成功率98%以上,最大下深5463 m,收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直井中单封隔器抽油管柱在坐封前后的受力、变形状态。提出了一种准确计算封隔器坐封前后管柱变形、封隔器坐封高度及管柱附件位置的方法,对设计工艺管柱结构、现场校核管柱附件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井下作业管理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下作业施工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事故发生,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率,综合考虑井况、管柱结构、施工顺序等对井下流体压力及管柱强度的影响,给出了井下流体压力和管柱载荷、变形、应力计算公式。据此,可以指导管柱组合和施工参数选择,分析井下作业各阶段存在的风险。应用风险管理学提出井下风险预测与管理流程,通过《作业风险管理日报表》进行井下作业日常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8.
杨康敏  胡英才  李粤  刘春晓  邱勇 《钻采工艺》2012,35(3):60-61,70,11
油田中针对油水井进行封窜、堵漏或进行化学封堵施工时,一般采用K344桥塞进行封堵,这种封堵工艺管柱风险很大,可能出现"插旗杆、灌香肠"等恶性事故,同时存在堵剂可能出现返吐,影响封堵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特进行了油水井插管式封堵管柱的研究。利用研制出的插管式可钻桥塞、坐封工具、插管和扶正器组成一种插管式封堵管柱。坐封工具与可钻桥塞相连,将其下入井底,并实现坐封和丢手。再下入插管打开桥塞的注灰通道,实现注灰。注灰后,可迅速上提插管,关闭注灰通道,防止堵剂返吐,有效避免了"插旗杆、灌香肠"等恶性事故。该工艺管柱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封堵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石油机械》2016,(11):80-83
针对滑块式油管堵塞器在不压井起管柱作业油管内堵塞密封中出现的自密封皮碗易磨损失效问题,研制了撞击式静液压油管桥塞。该油管桥塞采用单级双向楔形卡瓦和带防凸保护的大变径压缩式密封胶筒,并设计了静液压坐封系统及撞击控制指令系统,实现了液压输送、地面投棒撞击发射坐封指令以及静液压系统接收指令启动坐封程序完成油管内密封过程。该油管桥塞在中原油田规模化应用80余井次,配合地面环空密封设备及液压动力控制系统完成不压井起管柱作业,其中最大密封深度3 919 m,最高密封压力为24 MPa,现场应用成功率100%,解决了不压井作业遇到的各种管柱油管内堵塞密封问题。该产品的研制成功为不压井作业油管内堵塞密封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油气井用复合桥塞是井下的关键装置,本文分析论述了某进口复合桥塞的坐封原理及结构组成,对桥塞关键结构部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