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光伏并网逆变器NARX模型的系统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伟  熊小伏 《电网技术》2013,(9):2440-2445
提出了一种逆变器辨识建模方法,将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视为黑箱,无需逆变器内部电路、开关拓扑结构和参数及其控制系统的类型和逻辑关系,仅需采集逆变器输入输出两侧的外部数据,利用NARX模型辨识非线性系统,即可得到逆变器较准确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方法在7.68 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电路的特点,提出了将光伏并网发电与无功补偿、有源滤波相统一的思想。新的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使光伏并网发电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光伏并网发电与无功、谐波的补偿。在夜间或故障停电时,仍可以对系统进行无功、谐波补偿。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策略,针对控制策略中PI调节器参数难以整定且控制器缺乏自适应性的不足,引入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模糊自适应PI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底,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审核确定将青海省8个太阳能光伏项目纳入金太阳示范工程,总装机容量达到26.19MW。这8个光伏项目包括:青海华硅能源有限公司300kW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和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430kW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共2个用户侧并网发电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4.
这里提出一种隔离型家庭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控制策略。所提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采用交错并联升压转换器作为第1级,它可将光伏阵列的低电压提升到额定的直流母线电压。在传统隔离型光伏系统中,工频变压器经常被用于电隔离,由于其体积大、重量大、噪音大,不适合家庭使用。将双有源桥(DAB)作为实现高频隔离的第2级,采用全桥逆变器作为第3级,它可稳定直流母线电压,控制输出电流。最后,建立一个1.5 kW的原型,并验证了提出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针对两级式小功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效率低的缺点,设计了1 k W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主电路直流侧母线电容和滤波器参数进行设计。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需要同时控制直流侧母线电压和并网电流,而单闭环系统难以满足需要,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实现并网,分别对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进行设计。同时采用锁相环技术,Simulink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并网电流能准确跟踪电网电压,实现了系统的高效率并网。  相似文献   

6.
光伏发电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独立发电系统中的能量管理及高效利用技术。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提出一种模块化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及其系统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低漏电流高效率非隔离并网逆变器拓扑。针对光伏独立发电系统,提出采用三端口变换器统一、集中实现系统功率管理和控制,具有集成度高、效率高、体积成本低、控制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推动光电建筑应用,尤其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应用,已成为促进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1.7 kW非晶硅薄膜BIPV并网发电系统为例,介绍了BIPV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构成及应用,讨论了光伏组件的阵列布局、并网逆变设计和数据采集监控的相关技术,并着重阐述了几种常见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指出BIPV并网发电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当光伏发电系统所连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光伏电源的故障电流会发生暂态突变,但由于逆变器控制电路的保护作用,短路电流的幅值较小,因而传统的保护方法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一定适用。为寻求适合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保护方法,建立了基于PSCAD/EMTD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对其短路电流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对故障电流的波形进行分解,提出一种基于HHT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保护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含有光伏发电的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该保护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光伏并网发电逐渐成为光伏应用的主流,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必将推动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的发展,进而增加光伏在能源替代中的作用.IPM50B5LA060是三菱公司推出的光伏专用智能功率模块,提出了基于该功率模块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主电路、模块外围接口电路的设计,并制作了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了...  相似文献   

10.
邹琪 《现代建筑电气》2011,(11):17-19,2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彩色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采用并网非逆流系统,实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主要介绍了光伏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速变器的选择,并给出了光伏系统主接线图。至今系统运行良好,展示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绿色理念。  相似文献   

11.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芳  沈辉  许家瑞  陈维 《电源技术》2007,31(8):659-66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几种形式和其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示范项目;对于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的并网系统和独立系统也做了分析;给出了实验室最近做的两个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简介,其中一个为6.3 kW的户用光伏系统;最后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李芳  沈辉  许家瑞  陈维  王东海 《电源技术》2007,31(9):693-696
为了推广户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我们在广州凤凰城一套豪华别墅内建立了一套目前广东省最大的6 300W户用光伏与建筑结合的发电系统,其中5 400W为并网发电系统,900 W为独立发电系统.整个系统安装在花园内的长廊支架上,给出了太阳电池板的安装过程;以及并网逆变器和数据采集的使用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rlab软件平台建立了两级式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光伏发电系统的不同最大功率跟踪策略进行了分析,对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前级升压斩波电路(BOOST)电路最大功率跟踪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对后级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仿真了在系统电压频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后级逆变器的响应特性,最后对单相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merits that a practical photovoltaic system combining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with storage batteries would provide if used in ordinary residences. Various configurations and operation methods could be envisaged for such a system. In this research we examined the optimal battery capacity, operation methods, and economic effects for a system emphasizing an economical merit for the user. We first calculated the hourly amount of photovoltaic generated electricity each month, and used data on average load patterns from actual measurements to calculate battery capacity. Next, taking battery capacity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capacity/price as parameters, we calculated and evaluated the economic merit for ordinary residenc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battery capacity for combination with 3‐ or 5‐kW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is around 10 kWh, and that a combined system provides a merit even though it entails higher photovoltaic module costs than the use of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alone.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47(4): 20–31, 2004;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eej.10302  相似文献   

15.
从技术难易度、能源利用效能、成本、应用领域四个方面,针对微电网中常见光伏储能系统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光伏储能系统并给出其优缺点分析.所述结果有助于全面理解光伏储能系统结构,对于产品开发中的系统结构设计人员及系统集成专业人员设备选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光伏系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伏并网技术成为有效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分析传统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具有功率跟踪的固定开关频率的电流控制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基本同频同相,并网系统的功率因数近似为1,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综述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为了对含光伏电源的电力系统进行各种仿真研究,必须建立准确的光伏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全面综述了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光伏系统数学模型,对整个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利用各元件模型建立系统模型的方法以及孤岛保护的研究现状及其建模方法,并对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根据Q/GDW617—2011《光伏电站接人电网技术规定》中对光伏电站电能质量的技术规定和Q/GDW618—2()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中的测试要求,对比逆变器在试验室环境和光伏电站现场环境下进行电能质量测试的结果。通过2种不同环境下电能质量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对逆变器在试验室环境下的测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渗透率的区域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并网消纳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布式光伏在区域配电网中接入容量的不断增加,以渗透率指标群为参考,将引导分布式光伏的合理规划。在不考虑配电网升级改造的前提下,以光伏并网的功率渗透率、容量渗透率和能量渗透率为载体,建立光伏渗透率指标群。以某一实际区域配电网为基础,阐述各光伏渗透率指标的实际物理意义,分析并网后光伏出力与光伏成本、光伏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不同负荷类型对光伏渗透率指标群的影响,为区域配电网分布式光伏规划投资提供指导和参考,有效引导未来分布式光伏与电网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设计方案。分析了光伏系统的构成、类别、运行原理及运行模式。列举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工程应用实例。为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及节能评估工作者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