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一幢高层酒店公寓及其南侧一幢多层活动楼的改建抗震鉴定工作,提出并讨论高层建筑裙房与其周边多层房屋之间加建空中连廊后的结构传力体系问题和抗震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2.
厦门机场3号候机楼在原地下室顶板消防车道上加建一层建筑,作为国际出发办票及联检大厅.加建结构采用了钢框架结构,屋面采用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组合楼板,钢框架柱脚采用球形支座做成理想铰接.加建结构增加原结构的荷载,对原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没有产生不利影响.加建结构的设计达到了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综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筑结构中的加层设计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工程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一住宅楼加层(由7层加建至9层)设计的工程实践,从几个方面详细地探讨了加层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砖混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鉴定,重点对其加固后的悬挑梁进行检测评估,评定了该项工程现有结构的安全性.并对其能否加建2层作出评估,为同类型结构的检测评估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强套建增层结构的刚度,解决套建增层结构的上刚下柔缺点,采用了PKPM2010结构设计软件模拟了分离式套建结构增层方案、整体式套建结构增层方案以及改进后的整体式套建结构增层方案。对比分析了三种套建结构增层方案分别在地震作用下振型自振周期、层间位移和层间角,并结合结构的整体性,结构的刚度均匀性,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结构的可靠性,从而得出改进后的整体式套建结构抗震性能比整体式套建结构和分离式套建结构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6.
望京医院急诊楼建成于1994年,当时按国家建设标准做了上部加建三层的结构预留,2003年根据单位业务发展需要在其上加建三层。因为国家建设标准在十余年间经过相应调整,从结构安全考虑委托清华大学房屋安全鉴定室对原结构进行了结构检测、安全鉴定和加固方案设计,提出了原结构加固处理后的加层意见。本文主要结合本工程实践谈一下对加固新、老规范变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王永红 《山西建筑》2010,36(35):60-61
阐述了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改造设计的意义,提出了砖混结构房屋加层加固的工作程序、方法和设计的内容,指出对已建房屋的加层及加固设计,除需执行一般设计的现行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外,还应执行有关加层及加固设计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郁超 《建筑工人》2001,(1):26-27
北京肿瘤医院病房楼为2层框架结构,根据业主要求,在整个平面全面加建2层,加建后建筑物由3层框架及屋顶花园组成,在加层施工期间,原建筑物照常使用,合同规定屋面女儿墙拆除和加建施工,总工期为3个月。本文主要介绍加层施工中柱植筋新技术。一、锚固方法本工程柱值筋锚固技术是采用建筑结构  相似文献   

9.
某综合楼需进行局部改造及加建,在改造前,对建筑完成全面的结构检测鉴定,结合改造方案,并提出加固建议,对不满足要求的结构及构件采取相应的处理建议。经过加固处理后,该建筑可以加建一层,也可以增设电梯,满足建筑的改造要求。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结构鉴定与加固方案制定的主要内容,为此类工程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建筑功能,在保持结构受力体系不变的前提下,作者针对我国某高层商务写字楼提出了屋顶加层结构方案。通过加层前后结构受力性能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构件配筋、地基基础承载力的复核验算,论证了加层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新加竖向构件主筋的生根锚固做法提出了更好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钢结构加层后,结构的整体质量、刚度、周期、阻尼比等都发生较大的变化。仅对加层部分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是不安全的,应进行结构的整体分析。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顶部加两层纯钢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反应谱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加层层数的整体框架模型、不同阻尼比ξ和有侧移及无侧移框架形式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计算表明,由于加层后结构周期加长,整体框架的底层层剪力变化较小。而且加层设计的同时应进行抗震加固验算,并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进行整体结构的耗能减震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建筑结构加层设计的一种方法。该工程原为9层住宅,当主体框架建至2层时要求加层至12层,于是采用加大截面法对原结构进行加固。本文作为加层结构设计较成功的工程实例,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由于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钢结构直接在混凝土结构上加层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加层后形成的混合结构由于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结构顶部刚度、质量发生突变.支撑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之一,将影响加层结构体系的整体抗震性能.结合算例,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某框剪结构顶部加钢结构进行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的支撑形式、不同的支撑布置位置对整体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于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钢结构直接在混凝土结构上加层正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由于原结构和加层结构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加层后形成的混合结构存在质量和刚度的突变,而加层层数的多少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从层剪力、层间位移等方面比较分析加层层数对加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结构设计辅助软件的SATWE模块,分析讨论了砖混结构顶部采用不同加层方案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工程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业主对"停工改建"工程新的使用要求,对原建筑进行了加层、托梁拔柱、加固补强等改建工作.对已建的结构进行加固过程中,其受力性能与既有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对不同工况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建湘新村有二十余幢三层砖混结构住房,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先后将其中七幢加建了两层,效果较好。这些住房能够加层的主要条件是:(一)房屋的间距为15米以上,加层后仍能保持l:1的规定,也不影响住房的通风采  相似文献   

18.
某高位层间隔震加固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间隔震技术对某建筑进行加层与加固的减震设计,并对高位层间隔震结构和加层后无隔震传统结构进了对比分析,包括反应谱和局部非线性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位层间隔震结构能明显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减少底部原有结构构件的加固数量,并且能使结构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最后还提出采用高位层间隔震技术时电梯井的处理方法,可供相关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某医药公司综合楼为例,对底部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钢结构框架的加层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加层前后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EL-Centro波、天津波、TAFT波在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的结构层间位移角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通过布置约束屈曲支撑进行抗震加固后,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提升加层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某既有砌体结构建筑加固改造设计实践,介绍砌体结构改扩建加层加固设计。对砌体结构进行结构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建立模型,经分析加层后原结构主要存在墙体抗震、抗压承载力不满足和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根据该砌体结构年代久远,不满足结构指标要求,改造加层需降低结构风险,对整体结构进行加固设计,对比了钢筋混凝土板墙与钢筋网水泥砂浆抗震与抗压性能,并验算了加固后加层扩建结构模型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最后提出加固改造工程需要重视的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