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以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主要原料,经溶解、改性、乳化等步骤研制出性能优异的抗冻粘结剂,最佳配方为废聚苯乙烯∶溶剂∶异氰酸酯∶聚乙烯醇缩甲醛∶OP- 10= 6∶6∶1.5∶2∶1.5。产品性能测试表明,常温下粘接强度达3.38 MPa,超过了普通白乳胶的水平,产品经- 18℃冷冻5 h 后,仍保持良好的粘接能力,显示出产品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聚苯乙烯树脂),由间甲苯胺和溴乙烷合成了N-乙基间甲苯胺,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在催化剂用量5.5%,间甲苯胺与溴乙烷摩尔比为1:1.6及反应时间6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N-乙基间甲苯胺的收率达到93.6%。  相似文献   

3.
抗氧剂2246引入三嗪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薰  胡晓明 《塑料工业》1997,25(1):87-89
本文介绍在双酚型抗氧剂2246的分子中引入三嗪结构来改善其耐热抗氧性能。由抗氧剂2246和三嗪化合物反应制备了2,4,6-三〔2-(2-羟基-3-特丁基-5-甲苯基)-4-甲苯-6-特丁基酚基]均三嗪。实验研究了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熔点、含氯量、收率等的影响,所得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抗氧剂2246∶三聚氰酰氯=3.2∶1.0(mol比);NaOH∶三聚氰酰氯=3.1/1.0(mol比);丙酮为溶剂,加入量为反应物的1.7倍(质量)左右;反应温度控制在回流状态,反应时间4.5~5.0h。所得产物的熔点为228.5~230.8℃,氯未检出,产品收率(质量分数)为86%左右。对添加该产品的PP进行抗氧试验的结果表明,含该产品PP的耐热抗氧性能有明显的改善,约提高了7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铁系催化剂合成2,6-二甲基苯酚的研究开发结果.所研制的多元铁系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60℃,液体空速1.0h(-1).反应物料苯酚:甲醇:水=1.0:5.0:5.0(摩尔比)等反应条件下,转化率接近100%,生成2,6-二甲基苯酚的选择性>96%.实验室初步研究表明二该催化剂具有较宽的反应温度(345~390℃)、液体空速(0.5~1.5h(-1))和反应物料配比适应范围,经连续2800小时反应运转后其性能稳定,无明显结焦和结块,卸出方便。此外该催化剂还具有优良的抗干扰能力,其综合性能指标优于侯系催化剂,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皮肤给药用助渗剂-氮Zhuo桐的合成工艺过程,并对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溴十二烷:己内酰胺:甲醇钠=1:1.05:1.47、溴十二烷:6号溶剂油:PEG6000=1:0.6:0.03(m)、搅拌速度50r/min下反应5.5h,得到的产品含量达98.3%,收率84.5%。  相似文献   

6.
采用过氧化预辐射法将生产高分子特效膜残留下的废苯乙烯(St)与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PBA-AA)接枝,制得PBA-AA/St接枝共聚物。比较了辐射法和化学法所制接枝共聚物的粘接性能,考察了St含量、丙烯酸丁酯(BA)/AA共聚物特性粘度、AA用量、BA和St预辐射剂量对接枝共聚物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辐射法所制接枝共聚物的粘接性能优于化学法所制接枝共聚物的粘接性能;废St比纯St效果好;当St含量为33%、BA/AA共聚物特性粘度适中、AA用量为5.5份(BA用量固定为100份)、BA预辐射剂量为16.0kGy、St预辐射剂量为32.0kGy时,制得的接枝共聚物的粘接性能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CR/MMA-AA自交联型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粘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交联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A)存在下,研究了氯丁橡胶(CR)/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三元接枝共聚及产物性能,结果表明,在引发剂 为1.6 ̄2.0%,N-MAA用量为2.2 ̄2.6%,AA(AA+MMA)(质量比)为14%,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80 ̄85℃时,产物的性能较优。对产物还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和粘接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8.
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磺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以马来酸酐,仲辛醇,焦亚硫酸钠为原料,常压下经酯化,磺化合成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磺酸钠的合成条件。考察了5种催化剂对产品酯化率,酸值及色泽的影响,选出了最佳酯化催化剂-混酸。经优化试验获最佳酯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8%;仲辛醇:马来酯酐为2.3:1(moL/moL);酯化温度为140±5°;酯化时间为3.5h。在该条件下重复实验(n=3),产物酯值低于6mg KOH/g,酯化率大于9  相似文献   

9.
一步法合成5-叔丁基-1,2,3-三甲基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C9重芳烃中的连三甲苯和氯代叔丁烷为起始原料在自制的非均相催化剂W100的作用下,一步合成生产三甲苯麝香的中间体5-叔丁基-1,2,3-三甲基苯的简便方法。经探索性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如下优化条件;连三甲苯与氯代叔丁烷摩尔比为1:1,催化剂W100与连三甲苯质量比为0.02:1,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7h,在此条件下5-叔丁基-1,2,3-三甲基苯的收率达到78%。通过色质联用GC/MS对产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产品的比重d^30 21=0.8791,折光率n^31D=1.5030,熔点为30.2-30.6℃,本法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便宜,产品收率高,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合成N-乙基-α-萘胺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筛选出性能良好的缚酸剂和催化剂。结果表明,用碳酸盐作缚酸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为130℃,时间为6小时,原料配比为1:1.4,催化剂用量4%,其收率由原工艺的56.5%提高至68.03%。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相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聚苯乙烯树脂),催化间甲苯与溴乙烷合成N-乙基间甲苯胺的新工艺,探讨了合成反应条件对N-乙基间甲苯胺收率的影响,在催化剂用量4.4%,间甲苯胺与溴乙烷摩尔比为1:1.6的优化条件下,N-乙基间甲苯胺的收率达到93.6%。  相似文献   

12.
1,6-己二硫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6-二溴己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重要的鸡肉味香料1,6-己二硫醇,产率85.0%。同时报道了一种简便的以1,6-己二醇为原料制备1,6-二溴己烷的方法,产率89.5%。  相似文献   

13.
孙宝国  李玉 《精细化工》1996,13(2):17-18
以1,6-二溴己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重要的鸡肉味香料1,6-己二硫醇,产率85.0%。同时报道了一种简便的以1,6-己二醇为原料制备1,6-二溴己烷的方法,产率89.5%。  相似文献   

14.
1,3,5-三氨基苯盐酸盐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铁粉和浓盐酸混合物还原2,4,6.三硝基萃甲酸(2,4,6-TNBA)合成1.3,5.三氨基苯盐酸盐(1,3.5-TAB·HCI)的工艺,确定了较好的工艺条件,产品的结构和纯度分别用IR和化学分析等表征,对影响产品收率的一些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沈景慧  黄凯 《精细化工》1995,12(6):35-37
研究了用铁粉和浓盐酸混合物还原2,4,6-三硝基苯甲酸(2,4,6-TNBA)合成1,3,5-三氨基苯盐酸盐(1,3,5-TAB.HCl)的工艺,确定了较好的工艺条件,产品的结构和纯度分别用IR和化学分析等表征,对影响产品收率的一些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孙德华  蔡松传 《化学试剂》1993,15(6):329-331,342
5-烃基-2,3-二甲基吡嗪-1-N-氧化物与三氯氧磷在回流温度下反应制得6种-氯-3-烃基-5,6-二基吡嗪,产率71-82%。由2-氯-3-异丙基5,6-二甲基吡嗪与烷醇钠反应得4种相应的烷氧基取代吡嗪,产率20.3-70.3%。由固-液相转移催化2-氯-3-异丙基(或苄基)-5,6-二甲吡嗪与硫醇反应得4种相应的烷硫基取代吡嗪,产率47.5-68%。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IR,^1HN  相似文献   

17.
杨琼 《陕西化工》1999,28(4):39-40
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上用水媒法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为棉花:氯乙酸:30%NaOH=5:6:26,常温常压,反应约2h。生产的羧甲基纤维素产品取代度高达0.8-2.2粘度可达1Pa.s-3Pa.s,且水溶性好而迅速。  相似文献   

18.
我厂有两台Φ1.83m×6.12m生料磨和两台Φ24m×7m水泥磨,均为边缘传动,减速机与磨机小齿轮轴之间采用胶块联轴器联接。联轴器的胶块单价高、消耗大,占压资金。因此我们利用废的输送带按原图尺寸,从废带中裁割边料(输送带通常中间磨损大,边缘磨损小),用JSD-P58、JSD-328强力粘合剂,数层(Φ1.83m磨用5层,Φ7.4m磨用8层)粘合一起,用千斤顶压制成型后,稍作修整,即可使用。粘制的胶块有以下优点:(1)因其中间夹有纤维层,结实耐用。普通胶块使用周期为1~4个月,而该胶块为4~6个…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镍(Ⅱ)与1-(5-溴-2-吡啶偶氮)-2-萘酚-6-磷酸(5-Br-PAN-S)的显色反应。在pH6.0,镍(Ⅱ)与5-Br-PAN-S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0×104L·mol-1·cm-1。镍量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铝合金和废水中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舒新华 《江苏化工》1998,26(3):19-23
通过加成水解法制得了双环戊二烯(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并介绍了其产品性能,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得出主要工艺条件:加成温度60-140℃,n(DCPD):n(总酸)为0.5-1.0:1(mol:mol)。树脂收率达92-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