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浮选泡沫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形变、坍塌、兼并、破裂等动态变化特性,常用的去噪方法难以获得高质量的监测图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气泡稳定性分析的泡沫图像时空联合去噪方法.该方法采用扩展的相位相关法对浮选气泡进行亚像素运动估计,通过双线性插值进行运动补偿;在此基础上,以泡沫图像子块为单位检测气泡的稳定性,准确辨识出泡沫图像子块的稳定运动状态(SMS)和非稳定运动状态(UMS);对具有SMS特性的子块采用时域滤波去噪,对具有UMS特性的子块采用非局部均值(NLM)方法进行空域滤波去噪;并根据气泡子块的稳定性,联合时域滤波结果和空域滤波结果获得泡沫图像的时空联合去噪输出.在锌浮选过程监控中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高信噪比的泡沫图像,去噪结果结构相似性强,为泡沫视觉特征的准确提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Curvelet 变换域复数高斯尺度混合(CGSM)模型的图像去噪方法.指出Curvelet 变换重构图像存在“划痕”和“嵌入污点”的主要原因是Curvelet 变换域存在频谱混叠,为此,采用复数小波变换和 改进的Radon 变换分别代替原Curvelet 变换中的实小波变换和Radon 变换.构造了具有抗混叠性能的复数Curvelet 变换.本文同时把高斯尺度混合(GSM)模型扩展到复小波域,形成对复小波系数的幅值和相位信息具有有效捕捉 能力的复数GSM 模型,并在复数Curvelet 变换域,采用贝叶斯最小平方(BLS)估计器对CGSM 模型下含噪复系数 进行有效估计,从而实现降噪.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用PSNR 指标评估,还是在视觉效果上,本文方法的去噪性能 均好于传统Curvelet 去噪、Curvelet 域HMT 去噪和小波域BLS-GSM 去噪.本文方法在有效去噪的同时,具有很好 的图像边缘和细节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低对比度图像增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传统图像增强方法用于低对比度图像时,存在对噪声敏感、局部过增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二代 Curvelet 变换的增强方法。将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 Curvelet 变换;引入分段非线性函数的思想,调整低频子带系数,提高图像整体的对比度;对各尺度的高频子带系数进行非线性加权,增强图像细节,并进行阈值降噪。实验表明,该方法优于常用的空间域直方图均衡化和小波域图像增强法,能有效地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降低噪声,并且较好地保留边缘信息,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4.
充分利用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强烈谱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去噪方法.首先对高光谱遥感图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变换,得到预测图像和残差图像.分别对两块数据利用小波进行空间去噪处理.预测图像变换到微分域以提高噪声级,再进行去噪处理,而残差图像则直接进行去噪处理.最后将重新获得的两块数据进行相加得到最终的去噪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达到较好的去噪效果,获得较高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5.
针对医学超声图像易受电子噪声与斑点噪声影响的问题, 研究超声图像序列在不同变化速率下帧间相关性, 提出一种基于序列相关性自适应加权复合去噪策略。通过测试不同速率下人体组织超声影像序列图像间运动剧烈程度的相关性, 利用超声图像间像素点差值直方图获取互相关信息, 根据直方图阈值波动范围调整运动剧烈指标, 通过基于方差特性分析帧相关复合, 快速实现不同相关性图像间的自适应加权复合。实验表明, 基于超声图像序列相关性去噪方法能很好地压制电子噪声, 平滑图像斑点区, 保持超声图像生物组织结构的细节信息, 优于常规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睿  何坤  周激流 《计算机应用》2011,31(11):3015-3017
为解决传统图像去噪算法存在边缘纹理信息损失的问题,根据图像平滑区域离散余弦变换(DCT)非零系数个数较少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图像变换域稀疏表示的去噪算法:首先依据l2范式将图像的相似区域块构成块群;然后对块群中的各块进行DCT。由变换域系数的稀疏性,利用阈值进行首次去噪。为进一步去除噪声,对块群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块群PC分量,运用PC分量对块群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把处理后的图块结合Kaiser窗口返回到原图像中,得到去噪后的图像。与传统去噪相比,该方法在去噪过程中保留了边缘纹理信息,抑制了该信息对去噪的影响,提高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保留图像的高频细节信息,有效地避免图像重构中出现边缘扭曲现象.提出一种基于USFFT Curvelet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该方法首先对噪声图像进行USFFT Curvelet变换,在变换域计算噪声图像具有的全局阈值,然后采用窗口技术自适应地估计每个处理像素的萎缩因子,通过USFFT Curvelet反变换得到去噪后的图像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取得较高的信噪比,更好地保留了图像中存在的边缘,同时在视觉效果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快速离散曲波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高球  王正勇  吴晓红 《计算机应用》2008,28(12):3138-3140
Curvelet变换可以更好地表示曲线奇异函数的异向性及图像边缘,因此更适合于多尺度图像去噪。针对传统阈值法存在的不足,在分析wrapping方法的快速离散曲波变换基础上,提出结合Cycle Spinning循环平移方法的菱形块阈值规则去噪法,并自适应地对不同的Curvelet子块进行阈值化。该方法可以消除由于Curvelet变换缺乏平移不变性而产生的图像失真,并且更好地利用曲波系数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小波去噪、曲波硬阈值去噪、曲波软阈值去噪、曲波软硬阈值折中法去噪相比,使得去噪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更高,视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高佳  胡波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6,11(11):1529-1533
基于小波域压缩的图像在传输发生错误时,会引起部分空间区域图像质量的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方法是空间域插值或小波域估计。由于传统方法重构质量仍有待提高,为了获得质量更好的重构图像,提出了一种小波一空间域联合估计的差错隐藏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小波域低频系数进行简单的八邻域平均来得到初始重构图像;接着在空间域对核心受损区域进行基于块的匹配搜索,通过选择对已知正确小波系数影响最小的块作为匹配块来得到匹配图像;最后将经过滤波处理后的匹配图像变换到小波域,通过与小波域已知正确信息相融合来得到最终重构图像。仿真试验表明,在多数应用场合,该方法与简单的小波八邻域平均低频重构图像相比,客观质量峰值信噪比提高0.5—1dB左右,主观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域加权阈值的图像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莹  纪志成  韩崇昭 《计算机工程》2007,33(19):183-185
针对小波全局阈值去噪的缺点,介绍了一种子带自适应的阈值加权算法。通过对图像小波分解系数统计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近指数模型作为分解层之间小波系数的先验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比噪声图像和无噪图像在各尺度下统计特性,给出了一种子带自适应的加权阈值计算方法,避免了各层子带去噪的不平衡。实验表明,与全局阈值和其它子带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相比,基于加权阈值的图像去噪方法能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锑浮选过程中精、尾矿品位难以在线检测, 浮选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泡沫图像特征优化设定方法. 该方法根据入矿品位类型对泡沫图像特征进行优化设定, 并针对不同入矿品位类型的样本分布特点,先尝试采用案例推理的方法从历史数据中寻找浮选性能优良的泡沫状态. 若经验知识不足, 则采用基于多中心模糊C均值聚类与概率支持向量回归的区间II 型模糊系统建模方法建立精、尾矿品位指标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智能优化方法寻优泡沫图像特征值. 某锑浮选工业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彩色图像自适应中心加权的矢量中值滤波方法。通过引入投影距离确定与待滤波点最接近的若干个像素的关系,并考虑该点与由聚合距离所确定的中值的关系,自适应地确定该点的权系数,形成相应模板下的一个多重向量集合,将该集合的中值作为滤波中值。实验证明所提出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彩色图像的椒盐噪声,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持其色调和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3.
14.
Cao  Wenyan  Wang  Ranfeng  Fan  Minqiang  Fu  Xiang  Wang  Haoran  Wang  Yulong 《Applied Intelligence》2022,52(1):732-752

Intelligent separation is a core technology in the transformation, upgrad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al. Realising the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and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of coal flotation froth is a key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separation. At present, the coal flotation process relies on artificial recognition of froth features for adjusting the reagent dosage. However, owing to the low accuracy and subjectivity of artificial recognition, some problems arise, such as reagent wastage and unqualified product quality. Thu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froth im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aximal-relevance-minimal-redundancy (MR MR)-semi-supervised Gaussian mixture model (SSGMM) hybrid model for recognition of reagent dosage condition in the coal flotation process. First, the features of morphology, colour, and texture are extracted, and the optimal froth image features are screened out using the maximal-relevance-minimal-redundancy (MRMR)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lass information. Second, the traditional GMM clusterer is improved, called SSGMM, by introducing a small number of marked samples, the traditional GMM’ problems of unclear training goals, invisible clustering results, and artificially judged clustering results are solved. Then a new hybrid classification model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MRMR with the modified GMM (SSGMM) which can be named as (MRMR - SSGMM). The optimal froth image features are screened by MRMR to provide the SSGMM classifier.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and learning the feature samples, using the marked feature samples of froth images to guide the unmarked feature samples. The information of marked feature samples of froth images is mapped to the unmarked feature sampl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froth images were realised. Finally, the accuracy of the SSGMM classifier is used as 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for the screened features by MRMR. By automatically executing the entire learning process to find the best number of froth image features and the optimal image features, so that the classifier achieves the maximum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achieves the best results in accuracy and time, compared with other benchmark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provide reliable guidance for the adjustment of the reagent dosage, realize the accurate and timely control of the reagent dosage,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the reag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production accidents, and stabilize the product quality in the coal flot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大部分可以达到认知场景的目的,但是无法对场景中的细节特征进行更加细致的刻画。为进一步提高场景辨识度,提出一种基于tetrolet变换的多尺度几何变换图像融合算法。方法 首先,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映射到tetrolet变换域,并将二者分解为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然后,对低频系数,将区域能量理论与传统的加权法相结合,利用区域能量的多变性和区域像素的相关性,自适应地选择加权系数进行融合;对高频系数,利用改进的多方向拉普拉斯算子方法计算拉普拉斯能量和,再引入区域平滑度为阈值设定高频系数融合规则。最后,将融合所得新的低频和高频系数进行图像重建得到融合结果。结果 在kaptein、street和road等3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上,与轮廓波变换(contourlet transformation,CL)、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ation,DWT)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ation,NSCT)等3种方法的融合结果进行比较,主观评判上,本文算法融合结果在背景、目标物以及细节体现方面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客观指标上,本文算法相较于其他3种方法,运行时间较NSCT方法提升了0.37 s,平均梯度(average gradient,AvG)值和空间频率(spatial frequency,SF)值均有大幅提高,提高幅度最大为5.42和2.75,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值、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IE)值和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SSIM)值分别提高0.25、0.12和0.19。结论 本文提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改善了融合图像的细节刻画,使观察者对场景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感器测量值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基于证据理论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所有测量值根据其与真值的偏差进行分组,并分配不同的基本信任;然后将其构成的集合视为辨识框架,进而将各个测量值转换为相应的证据并进行证据组合,所得合成证据的Mass函数即为各个测量值的权值分配函数;最后对所得分组融合测量值进行加权求和,即得融合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双重信息不对称下虚拟企业监督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克贵  黄敏  王兴伟 《控制与决策》2013,28(9):1288-1293
针对虚拟企业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存下的双重信息不对称问题,结合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激励机制理论,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基于盟员的私有信息和行动的两种策略下的两阶段委托代理监督模型激励盟员,并甄别其私有信息。求解模型并将两种监督策略与不监督的情形比较,证明了盟主委托监理组织对盟员的监督是有效的,且基于行动的监督策略更有效。通过算例表明上述结果对虚拟企业的运营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解决某些复杂多目标优化问题过程中,所得到的Pareto最优解易受设计参数或环境参数扰动的影响,引入了鲁棒的概念并提出一种改进的鲁棒多目标优化方法,它利用了经典的基于适应度函数期望和方差方法各自的优势,有效地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为了实现该方法,给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仿真实例结果表明,所给出的方法能够得到更为鲁棒的Pareto最优解。  相似文献   

19.
基于扩展VIKOR的不确定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玮岚 《控制与决策》2013,28(9):1431-1435
针对不确定语言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多准则妥协优化解(VIKOR)的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借鉴二元语义表示模型定义了不确定语言短语的运算规则及其距离公式,并使用运算规则集结了专家给出的不确定语言评价信息;然后结合属性的效益型和成本型特征分别定义了其正负理想点,通过将VIKOR法扩展到不确定语言环境来获取方案的折衷排序结果;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