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头坏死40例患者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随访3个月~3年.结果:优27例,良6例,尚可5例,差2例,优良率82.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避免长期卧床,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出院指导等.认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正确护理是减轻疼痛、预防压疮,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治疗中全程护理的必要性.方法:对2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TUR术+膀胱灌注全程进行心理、管道、膀胱灌注、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腺性膀胱炎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自觉配合治疗护理,效果好.结论:全程系统护理是该病治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的护理要点,降低术后患儿护理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合并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48例(52髋)DDH患儿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8例患儿经手术前后精心护理,均如期进行了手术,术后康复顺利.所有患儿在术后2周出院,无1例发生术后窒息、压疮、切口感染等情况.术后随访1~4年,平均2.4年,随访期间无再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手术治疗能有效矫正畸形,而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的护肝疗效;方法:在我院普外科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82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尾数奇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对照组术后则使用予能量合剂、门冬氨酸钾镁和肌苷静滴进行护肝治疗1周;实验组术后在上述基础行应用黄芪注射液20ml治疗1周.观察指标: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3天、术后1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结果:介入治疗后第3 d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但治疗组ALT、TBiL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低.介入治疗后第7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好转,但治疗组ALT、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标准术式.它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肢体的功能状态,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而且能在短时间恢复一个无痛的髋关节.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避免发生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3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术后7个月的随访,31例病例均为一期甲级愈合,其中优17例,良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0.6%.经术后随访,患者出院后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基本恢复正常运动能力,部分需要依靠拄双拐行走.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而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手术期间采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40例老年冠心病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融入舒适护理,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舒适护理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同时可增加护士责任心,促进护士与患者沟通,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40例在我院进行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平均时间为8.5d,术后在6月内没有出现复发.结论:对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疗效得到提高、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介入性动脉栓塞在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对26例经病理证实的骨肿瘤患者(治疗组)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治疗;并与20例术前未栓塞骨肿瘤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病理改变.结果 治疗组所有患者疼痛不同程度减轻,肿瘤不同程度缩小;治疗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后经病理检查,显示瘤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液化.结论 手术前DSA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骨肿瘤自身及其周边的血管分布和供血情况,有利于指导手术.术前动脉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更安全,肿瘤完整切除率更高,手术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