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赵凡 《河北遥感》2009,(3):27-27
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国土资源部近日出台国土资源卫星应用发展规划,计划从2009年到2020年,用12年的时间,建立并完善以国产资源卫星为主的国土资源卫星应用业务系统。卫星数据国产化率达到80%。在国土资源系统全面普及国产卫星应用。有关人士称,出台这个规划,主要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局《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明确规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被确定为16个国家级重大专项之一,  相似文献   

2.
法国遥感卫星的发展——从SPOT到Pleiad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6年2月22日以来,法国共发射了5颗SPOT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SPOT系列卫星是2、4和5号。继SPOT系列卫星后,法国着手其下一代光学遥感卫星的研制,即Pleiades卫星计划,以应对国际卫星遥感数据市场的发展,满足民用及国防对卫星对地观测的需求。计划中的2颗Pleiades卫星将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发射。本文在回顾了SPOT系列卫星的特征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Pleiades卫星的技术特点,为今后使用Pleiades卫星数据做好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3.
《遥感信息》2002,(2):43-44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对资源压力的增大 ,我们必须了解地球系统——陆地、空气、水和生命的相互作用 ,了解人类如何影响这些系统 ,了解地球系统需要全球的努力。 1 984年 ,几个国家组成了对地观测卫星委员会 ( CEOS) ,协调国际所有民用卫星对地观测任务。这是一个政府机构间组织 ,到 2 0 0 1年初 ,已有40余个国家和国际空间组织参加 CEOS。CEOS被认为是对地观测卫星计划的主要协调组织 ,也是卫星计划与全球卫星数据用户对话的主要论坛。CEOS的网站为 :http://www/ceos.org。我国科技部中国国家遥感中心 ( NRSCC)和航天总公司…  相似文献   

4.
开放数据立方体系统是新一代开源对地观测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可以解决遥感卫星大数据在管理、服务及应用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然而,该系统目前仅支持国际主流卫星数据的加载和服务,针对国产数据仍无法使用。以国产卫星数据高分一号WFV数据为例,进行基于开放数据立方体系统的国产卫星数据的加载和服务的设计与实现。首先针对GF-1的数据特点编写产品定义和提取元数据脚本,以建立索引和摄取数据,完成国产卫星数据的加载;然后基于已加载数据,使用Web UI接口开发了GF-1数据的水探测服务。研究结果证明了使用开放数据立方体系统管理国产卫星数据的可行性,并为其他基于该系统的国产卫星数据的加载和服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本地球观测卫星ADEOS日本地球观测卫星AdvancedEarthObservingSatellite(简称ADEOS)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目前研制的又一颗先进遥感卫星。主要目标是:建立平台为空间和在轨传递获取的对地观测数据,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6.
为使地球观测卫星的观测数据传输和今后的空间站,特别是日本空间舱(JEM)的应用实现标准化,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DSA)已决定开发数据中继卫星,建立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开发活动,这其中包括1994年8月发射了技术试验卫星(ETS)-Ⅵ,尽管这颗星未能进入预定的地静止轨道,但在其转移轨道上利用该星进行了卫星间通信的基础试验,还计划于1998年2月发射通信广播技术卫星(COMETS  相似文献   

7.
国内新闻     
《遥感信息》2006,(3):3-4
“北京一号小卫星”正式运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2006年6月8日,“北京一号小卫星”正式运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这颗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是根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安排,由科技部、北京市、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和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支持的。“北京一号小卫星”是一颗具有中高分辨率双遥感器的对地观测小卫星,卫星重量166.4kg、轨道高度686km、中分辨率遥感器为32m多光谱,幅宽600km,高分辨率遥感器为4m全色,幅宽24km,卫星具有侧摆功能,在轨寿命5年(推进系统7年)。卫星研制周期仅2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数据共享是一个大趋势,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卫星数据共享是科学数据共享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重要的民用对地观测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单位,目前已经存储的各类遥感卫星数据近百万余景,数据存储量高达100TB。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提出了“建立国家级卫星数据共享基础平台”的目标,承担了科技部“Envisat-1ASAR雷达卫星数据共享项目”。本文介绍了地面站的Envisat-1ASAR雷达卫星数据共享系统的设计依据和实现思路,阐述了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最后展望了系统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行业动态     
《自动化信息》2011,(5):5-11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冉承其1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接受采访时说.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基本系统建成,北斗系统建设与应用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系统经过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将具备向我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条件,对我国卫星导航事业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 (HY- 1)于北京时间 2 0 0 2年 5月15日 9时 5 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按预定计划实施完成了 7次变轨 ,于 2 0 0 2年 5月 2 7日到达 798km的预定轨道。自 2 0 0 2年 5月 2 9日开始正式下传海洋水色扫描仪与 CCD成像仪所探测的数据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北京、三亚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了第一轨海洋一号卫星遥感图像。此后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每天实时接收处理卫星下传的遥感数据。卫星发射 10 0多天以来 ,HY- 1卫星与地面系统运行正常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负责牵头与卫星研制等单位一起 ,经全体参试…  相似文献   

11.
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1991年8月30日用M-3S-Ⅱ火箭发射了第14号科学观测卫星SOLAR-A(发射后命名为“日光”号)。它是当前日本唯一一颗在轨执行观测太阳峰年活动任务的太阳观测卫星,它利用星上搭载的观测仪器将完成各种高精度的观测任务,因此必须进行高精度的姿态控制,为此星上配置了姿态测量用敏感器,其中之一星跟踪器可持续地跟踪恒星,在摄取到已知的星图后进行识别处理,对星图上的已知星跟踪定向,然后利用陀螺仪等星载仪器校正卫星姿态。根据初始运用情况和以后的在轨数据分析,可确认该星跟踪器已满足所希望达到的姿态检测精度和星等精度。本文记述了“日光”号搭载的星跟踪器的在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卫星及其载荷的在轨运行异常诊断是卫星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持,发展智能、高效的卫星异常检测方法,是卫星地面系统的研究焦点之一.在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系列卫星任务的应用背景下,根据空间科学卫星的数据特性与异常形态,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原理构建卫星工程...  相似文献   

13.
GPS定位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概况李毓麟(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GPS定位系统是美国第二代军用导航系统,该系统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空间备用卫星组成。系统的设计将保证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同时观测到四颗以上的GPS卫星,因此可实现全球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5月 4日当地时间早晨 2时 5 5分 ,美国地球观测系统下午星系列第一颗卫星 - AQUA卫星在美国加里弗尼亚州万德伯哥空军基地发射成功。AQUA卫星取名于拉丁文 ,其意思是“水”。AQUA卫星主要目的是获取对地球水循环半日频率的长期观测数据。 AQUA卫星发射成功在国际地球科学及其相关领域是一件大事 ,她将会把有十几个国家直接参与的新一代地球观测系统计划推向新的高潮。1 美国地球观测系统及其 AQUA卫星数据资源政策  为了配合美国国家的全球战略 ,同时加强科学界对全球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研究 ,美国国会于 1 9…  相似文献   

15.
一种卫星遥测数据相关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遥测数据反映了卫星各系统的实时工作情况,是对卫星各系统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其数据处理结果及质量直接影响卫星在轨性能的分析和状态的评定.运用ID3算法对卫星太阳帆板遥测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知识和规则,得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为卫星在轨性能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际新闻     
《遥感信息》2006,(3):5-5
对地成像卫星概况指南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ASPRS)发布了“对地成像卫星概况指南”(Guide to Land I maging Satellites)。指南总结了对地成像卫星的现状,汇集了大于等于39米的在轨卫星和2010年前已计划发射的卫星资料。由于技术进步,造一颗中高分辨率的卫星只要1000-2000万美元,从而使空间对地成像无所不在。目前巳有13个国家拥有中高分辨率的卫星在运行。而到2010年会达到20个国家。经统计,所有民用对地成像卫星,分辨率为39m或者更高,到2010年前在轨的光学成像卫星将有30颗,计划发射的有25颗。在轨雷达卫星有4颗,计划发射的为8颗。…  相似文献   

17.
郭建宁 《河北遥感》2009,(3):3-5,I0001
本文回顾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在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及卫星数据应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对我国未来对地观测卫星及地面系统发展进行了展望,包括建设国家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建设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中心以及实现我国对地观测连续化、卫星运行业务化、数据获取方式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18.
《软件》2018,(3):1-7
本文面向基于洋面目标的可见光波段卫星观测模拟和分析的软件开发需求,采用Django+My SQL技术开发了一款基于web的支撑系统,可实现对卫星观测模拟前处理、与辐射传输模拟集群的对接、模拟结果的数据可视化等。利用该系统完成了针对Aqua MODIS和FY-3B MERSI的模拟分析,可为可见光波段卫星遥感器在轨辐射特性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遥感信息》2011,(2):19-19
2100年3月16日对地观测中心发布了"对地观测数据共享计划"。该计划通过网络免费下载和面向国家重大项目的专项共享服务协议两种形式,将LANDSAT-5、LANDSAT-7、RESOURCESAT-1、ERS-2、ENVISAT等中等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向全国开放共享,首批共享数据将达到2.3万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面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十三五"战略布局和重大应用需求——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轨运行与科学研究,建设形成支撑暗物质卫星科研活动的特色数据资源体系和统一应用服务平台.[方法]充分汇集暗物质卫星科学系统数据资源,通过统一设计和整体部署,深入进行系统整合和信息化支撑系统建设.建立了精确检索封装集成化、多点同步的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