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黄庆锦 《电力与能源》2012,(3):296-297,301
针对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在包夹段张力放线过程中会引发较高感应电问题,通过建立相应感应电模型,按锦苏线两极导线分别悬空2m和28m仿真计算,得出导线B悬空2m时对地感应电压为5.032kV,悬空28m时对地感应电压为55.436kV。结合±800kV锦苏线工程的施工特点和以往专用接地工器具的使用经验,制定了放线时防感应电的技术措施和操作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保证了张力放线过程中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昌吉—古泉±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组塔施工中,需解决塔材运输及堆放、进场道路、平行带电线路和超长超重构件吊装等一系列问题。从铁塔的特点出发,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5种特高压铁塔的组立方法。通过对组塔方案和施工效率进行分析后,对施工用小工具的研制和施工方法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  雷击是造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首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方法  文章依托我国某在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工程设计使用条件选用导、地线型,通过沿线各海拔、气象区分布塔型数量,确定了主力杆塔;综合沿线各塔位地面倾角、土壤电阻率、雷暴日、气象区等分布比例,评估了全线耐雷性能,并针对工程雷电特性,提出了具体的防雷优化措施,此外,还对比了电气几何模型(EGM)法中关于地形考虑的2种方法间的计算差异。  结果  计算结果表明:工程综合雷击闪络率不满足设计参考值要求,全线以绕击防护为主,沿线雷暴日与杆塔正极侧的地形条件是防雷关键影响因素。  结论  将全线位于C级及以上多雷区,山区正极侧地面倾角≥25°的杆塔保护角采用?15°设计后,可满足雷击闪络率不大于0.10次/(100 km·a·40 d)的防雷要求,经分析对比邻近已投运±800 kV线路的耐雷性能与实际运行数据,论述了文章计算方法及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500 kV直流同杆并架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导线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直接影响线路导线的选取、排列方式、导线对地高度和塔型的确定,计算分析了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无线电干扰,在"F"塔型的基础上采用镜象延拓建立双回线路模型,研究了±500 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4种极导线布置方案下的无线电干扰及对地平均高度、导线分裂教、子导线截面、分裂间距对无线电干扰的影响,提出了满足无线电干扰限值要求的导线布置及线路参数.  相似文献   

5.
雷击闪络是威胁白鹤滩±800kV特高压直流送出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准确校核白鹤滩-江苏±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雷击闪络率并指导工程线路防雷设计,首先分析了白鹤滩水电送出工程沿线的地形、气象分布特征及各区域电网的雷电故障统计情况,推荐了白鹤滩-江苏±800kV线路全线的雷击闪络率设计参考值。而后,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MTP)和电气几何模型法(EGM)对白鹤滩—江苏±800kV线路全线的雷击闪络率进行了综合仿真分析,确定了不同地形、塔型、地面倾斜角、接地电阻对雷击闪络率的影响,并结合沿线工程条件提出了全线及各段的雷击闪络率。最后,综合评估了现有的防雷设计方案,研究了进一步优化线路雷电性能的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750 kV输电线路杆塔间隙和塔宽对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750 kV输电线路工程模拟真型塔试验条件下,通过调整模拟横担和模拟塔腿来实现模拟风偏角,施加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求取在风偏情况下杆塔联合间隙50%放电电压,对比单独间隙的标准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研究了750 kV同塔双回线路风偏情况下联合间隙对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影响。在不同塔宽情况下,通过调整导线与塔腿的最小间隙,施加长波前(720μs)操作冲击,求取50%放电电压来研究750 kV同塔双回线路塔宽对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750kV输电线路工程模拟真型塔试验条件下,通过调整模拟横担和模拟塔腿来实现模拟风偏角,施加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求取在风偏情况下杆塔联合间隙50%放电电压,对比单独间隙的标准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研究了750kV同塔双回线路风偏情况下联合间隙对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影响。在不同塔宽情况下,通过调整导线与塔腿的最小间隙,施加长波前(720μs)操作冲击,求取50%放电电压来研究750kV同塔双回线路塔宽对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导线的选择是±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要课题,它对线路的输送容量、传输性能、电磁环境(合成场强、导线表面最大场强、电晕、无线电干扰、噪声等)和技术经济指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导线型式对±800 k V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山地、高山地区±800 k V输电线路的特点,采用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于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线路着重研究导线截面、型式等对工程造价和年费用的影响,从而选取最经济的导线型号。  相似文献   

9.
强调了提高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绝缘水平的重要性,通过将接地极线路绝缘子片数增加至5片,并按照间隙与绝缘子干弧距离比值为(80+2.5)%配置并联间隙,同时确保满足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安全距离要求等技术要点,确保了接地极线路满足线路运行规范,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后探讨了±800kV奉贤换流站-廊下接地极线路调爬工程的施工技术,并为重要输电通道特高压直流线路技改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0.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涉及到一系列诸如导线及铁塔选型、直流极间距与对地高度的优化等技术问题.提出如何准确计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参数。为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参考。研究围绕合成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参数,通过对不同杆塔和导线型式进行计算,得出了满足相应标准的导线型式和对地高度。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3日,江苏公司特高压运维组在巡视中发现±800kV特高压直流锦苏线4172号塔极I小号侧第1只间隔棒爪钩脱落,导线从间隔棒中滑出。如不及时消除此缺陷,在风的作用下,间隔棒与导线相互拍打摩擦,将导致导线出现断股、断裂、局部高温烧蚀等故障。若缺陷发展为故障,导致线路被迫停运,将直接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9月16日,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等电位作业人员成功带电消除了4172号塔上一处足以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缺陷。这是江苏  相似文献   

12.
宋涛  李勇  黄波 《电力与能源》2016,(5):571-575
根据±1 100kV换流站干式平波电抗器安装高度高和重量重的特点,结合以往±800kV直流场平波电抗器设备就位及吊装的成功经验,并考虑工程实际情况,阐述了吊装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和施工流程步骤,以及对施工区域的整体布置,现场土质地面的处理要求等。  相似文献   

13.
向—上±800 kV输电工程与舟白机场及信标台间距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重庆舟白机场及多普勒全向信标台的特点,分析了向—上±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相关塔位与机场净空保护间距、全向信标台场地保护间距的要求,并对有源干扰进行了评估,得出输电线路相关塔位需要限制铁塔高度,并在实际工程中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节约输电线路走廊,在广州、深圳等高度城市化地区需将±800 kV极导线和接地极线共塔架设。共塔架设线路存在发生由雷击引起双极闭锁事故的风险,但是国内对此却鲜有研究。  [方法]  首先分析了雷击共塔线路引起双极闭锁的物理过程,然后以某工程为例,采用ATP-EMTP电磁暂态仿真程序和电气几何模型计算了共塔线路的反击和绕击雷击闪络率,最后讨论了几种降低双极闭锁概率的措施。  [结果]  研究表明:极导线和接地极线共塔架设后,极导线的反击和绕击闪络率均低于独立架设线路;在接地极线上加装线路避雷器,将接地极线铁塔横担更换为复合横担,增加接地极线绝缘配置等措施均能有效降低共塔线路的双极闭锁概率。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案例工程推荐采用提高接地极线路绝缘配置的反事故措施,建议配置15片170 mm结构高度绝缘子。  [结论]  研究结果对于处于拥挤地带的特高压直流线路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大截面导线对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宁东)—华北(山东)±660 kV输电线路采用4×JL/G3A-1000/45导线方案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针对1 000 mm2大截面导线结构和架线技术与扩径导线的不同,主要介绍架线设备的选型、张力放线、导线压接、紧线和附件安装等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实践证明,采用"一牵四"方案架设1 000 mm2大截面导线,作业安全、高效、环保。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2月31日,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世界首个±1 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昌吉—古泉±1 100kV特高压工程成功启动全压送电。该工程于2016年1月开工建设,起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换流站、止于安徽宣城市古泉换流站,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线路全长3 293km,额定电压±1 100kV,输电容量1 200万k W,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输电工程,是国际高压  相似文献   

17.
摘要: 随着杭州市电网线路逐年增多,如何能够快速、安全、有效的更换220 kV耐张塔导线侧金具及其联板,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仿真比较与现场测试,研制出了一套更换220 kV耐张杆塔导线侧翼型卡及配套工具的方法。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缩短了更换时间,改善作业技术条件,增加了送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导线选型是±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关键课题之一,对工程造价和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载流量、电场强度、离子流密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5个方面分析了导线的电学特性;从过载能力、弧垂特性、荷载情况等方面比较了导线的机械特性;总结以往工程经验,分析了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和经济性,为今后工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26日上午,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直流输电线路第19标段在广东英德市黎溪镇B51号塔正式开工,标志着世界首个特高压混合直流工程线路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西起云南昆北换流站,东至广西柳北换流站、广东龙门换流站,采用±800 kV三端混合直流技术。线路交叉跨越上千条次,地形为100%的高山大岭,首次实现特高压直流线路八分裂与六  相似文献   

20.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规程、规范,依托1 000 kV锡盟—南京特高压交流工程,参考国内750 kV、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研究成果及运行经验,通过分析计算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确定1 000 kV锡盟—南京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采用1个整循环的换位方式。文中还研究了线路长度、换位点、导线对地距离、线间距离、输送功率运行电压对线路不平衡的影响,并与750 kV、500 kV线路的不平衡度进行了比较,给出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在达到限值要求时的线路长度。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