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高应力区厚煤层工作面支架回撤通道变形强烈、支护困难等问题,基于新安煤业公司3311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的井下条件和受力特点,综合运用锚杆锚索、单体液压支柱、钢丝绳网和注浆等技术手段,提出了针对掘进和回采阶段的回撤通道分级支护的技术方案.监测结果表明:回撤通道围岩变形具有动态变化特点,受采动应力影响较大;一级支护控制了掘进期间的通道围岩变形,二级支护控制了超前支承压力的作用.分级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回撤通道的围岩稳定,确保了支架的顺利回撤,该技术可为高应力区大跨度回撤通道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安煤矿3313综采工作面地质情况,运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提出分步掘进回撤通道支护设计方案。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预掘回撤通道受采动影响较大,围岩变形量最大;采煤机割煤形成回撤通道和分步掘进回撤通道2种方式围岩变形较小,通道稳定性较好,但采煤机割煤形成回撤通道时,顶板锚索梯网支护实施困难,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分步掘进回撤通道及相应支护设计方案较好控制了回撤通道的变形,保证了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快速安全回撤。  相似文献   

3.
《煤炭工程》2021,53(6)
基于韩家湾煤矿3304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控制为研究背景,通过结合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回撤通道围岩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作面末采阶段,回撤通道由于受到应力集中的影响,出现顶板下沉、片帮等现象。为解决该问题,首先理论计算分析了工作面剩余煤柱的应力和强度的分布特征,并以实际生产为基础,提出了回撤通道不同的支护方案,采取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支护方案对比分析,最终,对回撤通道帮部和顶部的锚杆(索)参数及型号进行合理调整,采取内部和外部支护相结合的措施来保证回撤通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控制30450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明显变形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及计算的方式,得出更加安全、可行的工作面停采让压位置,对回撤通道采取垛式支架+锚网索复合支护形式。根据巷道变形观测结果:回撤通道中帮部最大位移量为120mm,顶板最大下沉量为200mm,巷道断面满足回撤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某综采面的安装和回撤通道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装与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对于安装通道,利用扩安一体新装置较好地控制了围岩,对于回撤通道,确定了合理的通道位置并采用高强度锚杆主动支护取代工字钢棚被动支护来控制回撤通道大变形,解决了该工作面安拆工作控顶效果不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特厚煤层下分层工作面末采期间回撤通道围岩控制难题,以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1-2特厚煤层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末采期间回撤通道围岩应力及塑性区演化分布展开研究,提出围岩控制方案并成功应用。结果表明,特厚煤层下分层工作面过上分层采空区末采贯通前,下分层回撤通道围岩垂直应力场略微增大,工作面前方剩余煤柱塑性屈服,回撤通道围岩塑性区基本不发生再扩展;至末采贯通时,回撤通道区段煤柱帮围岩垂直应力集中程度显著增大,工作面及回撤通道围岩塑性区扩展剧烈,围岩变形破坏较为严重,易导致矿井动力灾害发生。根据末采期间工作面及回撤通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确定回撤通道采用支护(锚杆索+网+钢带)-改性(注浆)的协同控制方案,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古城煤矿N13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等方式进行工作面回撤通道稳定性和围岩变形控制研究,即通过分析多种基本顶断裂位置情况,建立基本顶不同断裂情况下的支架受载解析式,并绘制直接顶回转角与支架受载关系图,确定基本顶断裂位置位于采空区上方时,有利于回撤通道围岩控制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回撤。并以此进行回撤通道支护方案设计,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尤其有利于巷道顶底板围岩控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回撤通道受采动影响巷道顶板稳定性差、变形大等问题,以内蒙古高家梁煤矿20117回撤通道为工程背景,提出回撤通道顶板补强支护方案,建立回撤通道锚固梁结构力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锚固梁结构的稳定性,并在20117回撤通道进行现场实践。结果表明:20117回撤巷道顶底板移近量较小,巷道相对比较稳定,优化后的锚(网)索、垛式支架联合支护方式对围岩起到了加固与强化作用,很好地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工作面回撤安全。  相似文献   

9.
《煤炭工程》2021,53(6)
针对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工作面预掘回撤通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主回撤通道受工作面推进距离影响下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分布特征。提出锚-梁-注综合控制技术来实现主回撤通道围岩有效控制,主要对策为通过锚杆索支护实现强力护表,长锚索配合刚性工字钢梁形成具有强托顶能力的锚吊梁结构,两帮注浆加固增强煤体承载能力。现场实践表明,锚-梁-注综合控制技术能够使末采期间主回撤通道围岩变形量大幅降低,保障工作面顺利回撤。  相似文献   

10.
基于榆树泉煤矿综放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运用FLAC3D对工作面推进不同距离下回撤通道的围岩应力特征、围岩塑性区、顶板变形量进行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当工作面与回撤通道间距在20 m以内时,通道围岩应力峰值、顶板下沉量明显增大,塑性破坏范围不断加剧。据此,制定了回撤通道的围岩控制方案,围岩变形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针对酸刺沟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支护与稳定的难题,基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回撤通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回撤通道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结果表明:当工作面距离回撤通道30 m时,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开始增大,当工作面距离回撤通道10 m时,围岩塑性破坏剧烈,工作面贯通后,回撤通道顶板塑性区深度到达7 m,靠近煤壁侧的顶板破坏深度更深,煤柱帮塑性区深度达到3.5 m。根据回撤通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坚持主控"顶板和煤柱帮"的原则,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并在6上109回撤通道成功应用,实现了工作面设备顺利回撤。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预掘双回撤通道贯通时回撤通道围岩稳定性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回撤通道贯通时围岩破坏机理、通道间合理煤柱尺寸、工作面贯通不同位置时围岩塑性区分布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主、辅回撤通道间煤柱理论宽度为20 m,此时煤柱内部应力分布呈现双峰状,辅助回撤通道围岩应力较小;20 m煤柱条件下,工作面进入末采期,主回撤通道围岩逐渐破坏,辅助回撤通道围岩塑性区范围较小,因此确定主、辅回撤通道间煤柱宽度为20 m。工作面末采期主回撤通道采用垛式支架加强支护,现场实测主回撤通道帮部最大变形量180 mm,巷道完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沙吉海煤矿B10煤层工作面末采期间矿压显现剧烈、回撤期间顶板维护效果欠佳的问题,通过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顶板钻孔窥视掌握了回撤通道顶板结构及裂隙发育情况;建立了回撤空间FLAC^(3D)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预掘单回撤通道和自掘回撤通道2种方案下的围岩应力分布和塑性区演化规律;提出了回撤空间大破裂深度顶板层次控制原理,形成了以中长锚索为主导的回撤空间顶板层次控制方法,基于此进行了B1003W03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支护方案设计及围岩表面位移监测。结果表明:相较于预掘单回撤通道布置形式,自掘回撤通道形式下回撤空间围岩支承应力分布及塑性破坏范围均得到改善,设计支护方案可对浅部-中部-深部层位顶板进行有效针对性控制,监测数据显示回撤通道变形量较小,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李家壕煤矿2-2中煤116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回撤通道围岩稳定,采用回采巷道顶板钻孔探测的方法,分析了末采期间围岩变形破坏特征,采用"主动支护为基础、被动支护为根本"的支护原则,提出了回撤通道围岩控制的合理支护设计.对回撤通道表面位移的监测可知,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最大值分别为250 mm、640 mm,围岩变...  相似文献   

15.
工作面末采阶段靠近回撤通道时,围岩应力复杂,煤柱失稳灾变,导致回撤通道围岩变形显著,为解决巷道易发生整体性失稳的问题,本文以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公司蒙西棋盘井煤矿I030901回撤通道为例,采用FLAC3D模拟软件,基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特征与回撤通道围岩应力分布、变形特性,确定高水速凝砂浆材料墩柱加强支护方案合理参数,...  相似文献   

16.
王雪龙 《现代矿业》2023,(1):66-69+80
基于马脊梁矿8127工作面结采期间围岩应力大,围岩破碎严重以及顶板支护失效率高等技术难题,通过对比分析决定对工作面回撤通道采用自成巷施工工艺,对回撤通道顶板采取爆破预裂卸压技术,以及“恒阻锚索+柔性纤维网+锚索钢带”等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回撤通道采取自成巷法施工工艺减少了工作面巷道掘进工程量,降低了大应力区回撤通道围岩动压扰动影响。通过现场观察发现,联合支护技术后将回撤通道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5 m以下,切顶线采空区侧顶板实现了全部垮落,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付村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停采线临断层无预掘回撤通道时液压支架回撤周期长、安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临断层预掘单一回撤通道的方案。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工作面开采扰动前后回撤通道距离断层1m、3m、5m三种情况的围岩变形量及应力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巷道围岩稳定性与资源回收率两方面因素,确定了回撤通道距离断层3m的布置方案。同时提出了回撤通道锚网梯(索)的支护方案,通过进行现场巷道围岩量变形观测,表明支护方案可行,能够满足支架回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白俊豪 《陕西煤炭》2013,32(1):57-58
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布尔台煤矿42102-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主回撤通道进行了实测,分析研究了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和通道顶板来压显现等数据,提出了在类似地质条件下主回撤通道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控制1815工作面主回撤通道围岩变形,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确定主回撤通道布置在8#上煤层采区煤柱下。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结果显示,8#上、下煤层间岩层强度较高,自身承载能力好。基于此,主回撤通道采取锚网索+W钢带的复合支护形式。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巷道顶板和两帮移近量分别为12、22 mm,底板底鼓量为27 mm,该支护体系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支护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的使用,决定煤矿生产效率。为此,以某煤矿为例,分析其地质、综采工作面和回撤通道情况后,采用锚网索支护结构,完成回撤通道围岩的支护构建。利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设置回撤通道围岩支护结构模型的边界结构,并确定岩土力学计算参数。通过逐步开采阶段分析方法,分析回撤通道围岩支护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应力模拟和分析效果,顶板的位移和变形较为平稳,可提高主回撤巷道围岩应力和巷道支架承载压力,保证设备的安全撤回,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