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硅谷》2014,(8)
正去年以来,济南市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采取有力措施,打造创新平台、加强企业培育、推动创新资源集聚,鼓励支持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一是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制定了《济南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加大对企业研发中心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其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2013年,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5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369家。二是加快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推行重点联系企业制度,加强对重点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指导与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创新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5家,总数达462家,居全省首位(青岛除外);新认定市级创新型企业58家,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总数达268家;新认定自主创新产品214个,总数达810个。帮助驻济企  相似文献   

2.
《硅谷》2011,(15):I0011-I0011
<正>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修订出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于7月1日起实施。据介绍,新办法加大了产业扶持力度,增设了"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区十强民营科技企业"青岛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和知识产权试点  相似文献   

3.
《硅谷》2012,(9):24-I0018
<正>青岛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电动车辆核心零部件产业化基地项目近日在青岛高新区开工奠基。青岛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电动车辆核心零部件产业化基地项目近日在青岛高新区开工奠基。  相似文献   

4.
《硅谷》2013,(7):I0023-I0023
据广西新闻网,南宁高新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目前,拥有国家认可检测实验室5家,国际认证实验室1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去年至今,该开发区专利申请量达1326件,共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22个,有3个项目列为国家  相似文献   

5.
《硅谷》2014,(2)
正据河北日报,"一年多的建设期中,我省2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科技创新平台对于带动企业发展、加速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十分明显。"近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联合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完成建设计划任务的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本次验收。  相似文献   

6.
《硅谷》2010,(23):I0016-I0016
<正>2010年度潍坊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于近日结束,高新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远普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获得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占全市此次认定总数的18%。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3家企业的技术中心获得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材料进展》2012,31(10):51-53
2010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授予淄博市全国首个"新材料名都"称号,成功实现了2002年提出打造"新材料名都"的设想.淄博市作为首个荣获"新材料产业名都"称号的城市,是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在国家科技部举行的首次综合评价中,淄博市在全国43个新材料基地中排名第6位,目前已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型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之一. 十年来,淄博市倾力打造新材料产业,组建的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淄博市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现已形成了以新材料产业为核心、上下游齐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近日,围绕如何建设"新材料名都"地域品牌形象,本刊记者对淄博市科技局局长王纯国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现代材料动态》2005,(10):18-18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钽铌铍稀有色金属材料领域和我区工业领域第一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钽铌特种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正式成立。该中心将主要围绕特种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特种金属材料及合金的冶金与加工技术,重点突破特种金属材料的冶炼与加工关键技术,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9.
《硅谷》2011,(21):164-164
<正>昆山高新区是全国第一个设在县级市的国家级高新区,意义重大,社会期望值也高。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昆山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大会上要求:"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建设,着  相似文献   

10.
《硅谷》2013,(8):33
<正>以宁波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在全市打造一批联动发展的细分产业专业园,并享受国家高新区相关政策——宁波市将深化创新驱动战略,以"一区多园"模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根据宁波市政府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宁波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波市将在市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将"一区多园"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难熔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依托单位为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科技"),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的2010年度第3批认定的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单位之一。工程中心重点开展难熔金属材料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关键工艺的试验研究以及关键装备的研制,对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工程中心研究  相似文献   

12.
《硅谷》2014,(6):I0008-I0008
正长沙高新区近日召开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真金白银"重奖"经济功臣",众多优秀企业和人才分享逾5000万元"大礼包"。高新区今年出台的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倍增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由区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自主创新是长沙高新区实现产业倍增的核心动力,今后,麓谷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项目,且在麓谷园区实现规模生产的,单个项目最高可获得100万元的项目配套资金;当年新认定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徐明达 《真空》2007,44(6):42-42
2007年11月16日,国家科技部下发“关于将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列入2007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的批复”(国科发计字[2007]675号)文件,批准依托兰州交通大学和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组建“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4.
《硅谷》2014,(2)
正科技部火炬中心网站消息,近日,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吉林通化医药高新区、辽宁阜新高新区、宁夏石嘴山高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区、江苏南通高新区、浙江衢州高新区、湖北荆门高新区、福建漳州高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高新区等9家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此国家高新区由原来的105家增至114家。国家高新区的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2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努力践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市场和政府的结合、中央与地方的结合,创新资源迅速聚集,科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江苏省高性能纳米金属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在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的密友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该中心的建立将为密友集团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及产品储备。据悉,江苏省科技厅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审批极为严格,对企业规模、研发能力、合作伙伴、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等,都作了细致的要求,而且在同  相似文献   

16.
《硅谷》2013,(5):I0002-I0004
<正>加强技术市场制度化建设,加速构建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技术市场,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新区创新发展。问:制定《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有何意义?答:为了加快技术市场建设,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加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保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7.
《硅谷》2012,(4):173-174
<正>2010年,成都高新区提出了"大孵化"理念,从"在高新区办孵化器"转变成"把高新区办成孵化器",构建包括孵化载体、技术平台、人才培育、梯形融资、知识产权、市场开拓等在内的支撑自主创新的"大孵化服务体系",目标直指"建设中国发展环境最好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科技厅 《硅谷》2013,(11):I0036-I0036
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是孵化医药企业和加快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摇篮,是"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重点任务。国家第一批孵化基地建设启动于2010年。针对全省新药研发和产业化中存在的重复建设、财力分散、资源难共享等问题,2010年3月,山东省系统整合了济南国家高新区、潍坊国家高新区和烟台省级高新区医药科技园区的优  相似文献   

19.
《硅谷》2014,(3)
正近日,由河南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的《河南省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印发,标志着河南省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正式启动。到2015年底,河南省力争培育5家以上省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争创1家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重点扶持20家骨干文化科技企业;建设10家以上文化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文化科技重点攻关,取得20项以上重大文化科技成果并推广示范;到2020年,将河南省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科技融合中心。  相似文献   

20.
东营石油装备特色产业不仅为我国油田稳产提供了技术装备及服务保障,而且成为东营市一大支柱产业。东营石油装备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占东营市总量的37.2%;石油装备企业里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5家,其中10亿元以上23家。东营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1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10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而2008年仅有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