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DRM系统中OFDM模块的高效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世界性数字广播(Digital Radio Mondiale,DRM)系统具有多种鲁棒性模式和带宽占用模式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DRM系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与其他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相比较,这种通用长度N的同址、顺序素因子算法点数选取灵活,运算精度高,可以实现同址、顺序运算,因此其存储量和数据传递次数少,运算量小,运算速度快,且程序结构规整,利于软、硬件实现。该算法也可用于其他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导频辅助的最小平方(LS)算法是MC-CDMA中常用的信道估计算法,它运算量低,实现简单,但信道估计精度差。该文讨论了MC-CDMA的导频插入方式,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将LS信道估计循环前缀长度外的时域响应值置零,并设定阈值忽略循环长度内的噪声和无效径响应。该算法保留了LS算法运算量小和实现简单的优点,大大降低了噪声对信道估计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DFT频谱中栅栏效应的形成原因,推导出DFT频谱的幅度比值校正算法,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推导不同加窗函数下的插值校正公式以提高DFT测频精度,重点探讨插值算法的工程实现方法,提出一种适于FPGA实现的基于区间搜索的频率偏差估计算法,以避免复杂的除法运算.通过对不同信噪比、不同频率偏差下的校正结果进行仿真分析,发现该算...  相似文献   

4.
Cross测频算法简单且易于工程实现,但精度低,范围小,无法直接应用在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中。通过极小范数最小二乘法求解Cross算法中的偏差系数,并计算频率;应用自适应线性插值法修正标准基波频率以及对应周期内的采样点数,多次重复计算频率,并设计开发基于CompactRIO平台的Cross改进算法测频模块,进行系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测频精度高,频宽大,不仅适用于传统电网,也适用于主动配电网。  相似文献   

5.
规模MIMO技术通过在基站端和接收端安装大量天线,来提升多天线系统的MIMO增益,被列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制约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的导频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汉宁窗的改进DFT算法的信道估计方案。经过LS信道估计后的频域信号通过变换域信道后得到时域冲激响应,然后对干扰信号进行汉宁窗处理,筛选出有效的信道冲激响应,加快带外衰减,提高信道估计精度,以降低导频污染。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LS估计算法、传统DFT估计算法、基于阈值的DFT信道估计和基于汉宁窗的改进DFT估计算法4种算法,提出的算法有效提高了估计精度且应用更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导频污染。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估计雷达信号载波频率的修正Rife算法。该算法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移性,将原始信号进行左右频移,使信号的频率位于两个相邻量化频率的中心区域后,然后利用Rife算法获得最终的载波频率估计值。采用仿真模拟的方法,分别给出了在不同量化频率、采样点数和信噪比等3种情况下,修正Rife算法的频率估算误差,并与Rife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低或相对偏差较小时,修正Rife算法估计频率的精度较高,且在整个量化频率范围内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7.
基于复模糊函数的到达时差和到达频差无源定位方法研究较多,但实际工程应用往往受到估计精度和计算量的矛盾制约。通过研究复模糊函数的特性,并结合硬件代价受限的实际应用需求,对抽取因子、搜索步长等相关参数进行非线性最优化,提出了到达时差和到达频差的搜索优化算法。经过仿真验证,所提出的算法在不降低精度的条件下大大降低了运算量,缩短了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8.
DFT计算常用于信号处理中求频谱值,针对利用FPGA中的NIOS Ⅱ直接进行DFT计算完成速度慢和查表法占用存储资源大的问题,采用CORDIC算法提高正余弦函数及平方根运算的计算效率,进而实现DFT的快速计算。在分析DFT和CORDIC算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CORDIC算法在正余弦函数及平方根运算中的应用方法,给出DFT计算的实现流程,并利用FPGA EP3C55F484C8N芯片予以实现。通过Quartus Ⅱ进行时序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设计方法在不占用存储资源的情况下计算精度较高,运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针对平滑伪维格纳分布(SPWVD:SmooLhedPseudoWigner—VilleDistribution)在跳频信号参数估计中存在的分辨率下降和运算量过大等问题,提出基于sTfTr(Short—TimeFourierTransform)与WVD(Wigner—VilleDistribution)的联合算法(STFT—WVD),实现了跳频周期、跳变时刻和跳频频率等参数的盲估计。在参数估计的过程中,STFT—WVD算法有效地抑制了WVD的交叉干扰项,保持了WVD较高的时频分辨率,在运算量上和WVD相近,没有增加运算的复杂程度。仿真实验证明,STFT—WVD比SPWVD具有更好的整体性能,在信噪比优于-1dB时,能得到更为精准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10.
高效数字信道化IFM接收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推导方法得到基于DFT多相滤波器组的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高效结构,并且将瞬时测频技术应用于该结构中,提出了一种数字信道化瞬时测频接收机方案。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提高了信道化接收机的频率分辨率,能够分辨同时落入一个信道的两个信号,而且运算复杂度低,硬件实现效率高,是能适应现代电子战中密集的信号环境的一种高效侦察接收机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中存在对频率控制字取整造成的实际输出频率和拟产生频率有微小差异的问题.文中对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中的相位累加过程进行了控制,实现了一种可输出精确频率的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利用实际输出频率和理论频率之间的相位差变化特性优化设计控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有效,能将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中尾数频率的影响减小至1/104,而控制过程对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和频率稳定度等指标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模拟雷达中频信号的要求出发,提出采用改变集成锁相频率合成器参考分频比R和反馈分频比M的同步控制方法,使输出频率间隔由参考频率的1/R变为1/R2,大大扩展了数字集成锁相频率合成器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用单片机控制的UHF频段单环跳频频率合成器。采用小数分频技术、单片机控制、VCO快速预置等措施,提高了频率转换速度。详述了有关部件的设计方法及其用单片机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正弦阶梯波进行了频谱分析,为合成数字正弦波提供了一定的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定量分析了跳频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导出了跳频损伤比与跳频设计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得到了跳频系统损耗的下界,给出了便于使用和指标界定的估算公式,从而阐明了跳频通信与定频通信在有关性能上的差异,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6.
基于声光偏转效应的雷达载频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雷达载频测量方法的不足,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声光偏转效应的简单快捷的可视化频率测量方法,实现了对雷达频率实时并行检测.其频率分辨率优于200kHz,带宽达到80 MHz,在雷达告警、电子对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讨论验证用板条箱或集装箱增加内装层装运防震产品的方案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频域插值的非同频采样信号的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异地多天线信号合成中,非同频采样会给合成性能带来损失,因此需要对信号间的采样频率偏差进行估计并补偿。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变换的信号采样频率偏差补偿方法,该方法根据采样频率偏差估计值对信号进行不同点数的DFT,通过在频域对齐信号的采样点来实现采样频率偏差的补偿,从而达到提高合成信号信噪比的目的。利用两路QPSK信号进行了仿真验证,给出了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来减小计算量的方案。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对采样频率偏差进行补偿,且能够通过选择不同的FFT算法来节省计算量,为采样频率偏差的补偿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脉冲干扰在高频雷达频率监测系统(FMS)中的时频特性,提出了通过时频处理剔除脉冲干扰的一种有效方法.用二维OS算法实时获得强脉冲干扰下的噪声基底,用幅度和百分率双门限方法检测脉冲干扰、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FMS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介绍共用电视天线系统的设计方法,重点论述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同时提出在技术上改善及提高共用电视系统信号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