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渗流网格建模无线电波的随机传播环境,在此基础上使用随机射线方法,从概率论的角度得到若干路径损耗的解析公式.经过与经典路径损耗模型以及其他由非波动方法得到的路径损耗模型的比较之后,从逻辑上推断出一个新的路径损耗模型.对新模型中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最后使用城市密集传播地区的测量数据验证新的路径损耗模型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张强  何伟刚 《电子器件》2013,36(1):24-27
无线电波传播模型主要用于计算无线电波传播路径损耗中值.针对宏小区无线电波传播需要考虑地形、环境类型以及构成环境的材料等各方面因素,研究了奥村经验模型中参数的算法和取值,用MATLAB仿真依据线性回归校正算法校正奥村经验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频率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收发距离d的增加,电波传播路径损耗也增大;建筑物的密度越大,电波传播路径损耗越大.仿真结果与实际环境测试数据一致,也验证了校正的奥村经验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5G及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规划与优化,开展了基于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神经网络的路径损耗预测研究. 利用有限的地物类型,提出一种表征传播环境的简易方法,避免了繁琐的三维场景建模. 结合测量数据和由环境表征方法提取的环境特征,基于MLP神经网络建立了路径损耗模型. 数据实验的对比分析表明MLP神经网络能够实现路径损耗的准确预测,且环境特征的引入有助于提升模型性能. 为解决干扰地物影响路径损耗模型的准确性以及模型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问题,根据视距(line-of-sight, LoS)和非视距(non-line-of-sight, NLoS)标签改进环境表征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 所做工作有助于了解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为无线网络优化和通信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胡艳丽 《数字通信》2010,37(4):93-96
0引言 随着我国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传播模型和本地环境的匹配程度引起了通信运营商的普遍关注,因此有必要获得与实际环境相似的无线传播模型。由于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空间这一介质作为传播路径的,这就决定了传播路径的开放性,同时也使得无线电波传播环境更加恶劣,从而导致无线电波传播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黄芳  杜文才  白勇 《电视技术》2015,39(13):140-144
为设计基于空白电视频段的海上无线传输系统,需要了解在该频段下无线电波在海面传播特性.在海上环境下,海面波动会引起船体晃动,导致发射和接收天线间的角度变化,从而影响海上电波传播损耗和通信链路性能.对海浪波动引起的船体晃动进行了三维建模,然后考虑地球曲率并结合晃动时天线角度改变引起的天线接收增益变化改进了海上电波传播损耗模型.借助该模型仿真分析了空白电视频段下不同船体晃动类型和在不同传播距离时对海上无线电波传输路径增益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播模型是移动无线网络规划的基础,传播模型的准确性关系到网络规划的合理性,大多数传播模型是对无线电波传播路径损耗的预测,然而在利用计算机的模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时,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拟中所使用的无线传播模型是否能有效的匹配当地的无线传播环境,所以在进行系统级仿真前,必须要进行传播模型的校正,从而得到一个与当地无线传播环境相匹配的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更为准确的全覆盖、全应用、全频谱的5G无线信道模型,提出通过认知无线电与深度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根据传统无线传播模型并考虑到不同传播环境,根据信道大尺度衰落特性(包括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小尺度衰落特性)的统计结果,通过BP算法提取特征,并应用FeatureTools进行深度特征综合建立特征方程,计算特征变量与传播损耗的相关系数,进行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及变量独立性检验,最终筛选出22个特征并排序。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建立传播路径损耗的回归模型,结合批正则化过拟合测算平均接收功率,为建立更精确的无线信道模型提供了量化依据,并最终在测试数据集上取得均方根误差8.36(本地)和10.03(云端)的成绩,对工程实践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线电波远距离空—地传播,为了得到其在球面反射两径模型下的多径衰落特性,介绍了自由空间路径损耗和平面反射两径传播的数据模型。分析了球面反射两径传播的几何模型,并提出了用二分法确定几何反射点的位置,进而得到等效天线高度和扩散因子后用平面反射模型计算球面反射接收信号功率的方法。给出了基于矩阵实验室(MATLAB)编程的方法和仿真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云南边境地形特点,通过对云南省边境山地、丘陵地区超短波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与传播损耗的分析,结合边境口岸实际测试数据,研究云南边境区域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并对传播模型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鹏  韦再雪  杨大成 《无线电工程》2005,35(2):47-49,52
传播模型是网络规划的基础之一,其对路径损耗的准确预测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规划的质量。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经典传播模型在预测本地无线环境引起的路径损耗方面存在不够准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以人工神经网络为核心的自适应传播模型,通过利用现网路测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充分利用神经网络所具备的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自适应性,使其具备根据本地无线环境特征准确预测传播损耗的能力。实验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传播模型对本地无线环境引起的路径损耗预测的准确性比经典模型更好,并且其适用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