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金辉  杜冰 《机床与液压》2017,45(14):9-10
设计应用于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带有碳纤维主轴的滑枕装置,它具有装配简单、可实现高转速大扭矩的优越性能,有效提高了机床加工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几种专用铣头及铣头附件的型式和结构,应用这些铣头和附件可扩大铣头的工艺范围和功能。图9幅。  相似文献   

3.
加工中心上可自动转位、自动装卸的直角铣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大型零件的多平面加工来说,转换加工部件时,采用移动主轴的方式比移动笨重的工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采用包括直角铣头在内的主轴附件来扩大主轴的加工范围,减少笨重工件的装卡定位次数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文章介绍了一个在TH42龙门式加工中心上配合使用的直角铣头的结构,讨论了铣头的自动转位及自动装卸的动作原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加工锥螺纹用的专用锥孔镗头及行星锥螺纹铣头的动作原理和结构。图4幅。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加工汽车水泵底盖的一台立式四工位回转工作台式组合机床的夹具及连挂铣头的结构。图5幅。  相似文献   

6.
附件铣头是数控加工中心的常用配置,附件头配置中心出水功能后,往往因为旋转接头的泄漏,造成使用可靠性下降,给机床使用带来隐患。设计一种附件头用中心出水部件,通过改进旋转接头的结构设计、更改旋转接头在附件头尾端的安装方式,使旋转接头不会随附件头打刀动作做往复运动,从而提升旋转接头的可靠性;通过设计多层排水结构,保证在旋转接头渗漏的情况下,泄漏的冷却液能顺利排出附件头体外。该结构可以应用在多种附件头上,使其能在任意角度实现中心出水功能。  相似文献   

7.
这里介绍的鼓轮式铣床,是吸收了工厂使用的土鼓轮铣床的经验设计的。机床采用了三个通用铣头;鼓轮的转动采用了能消除间隙的复合式蜗杆;在鼓轮两边设置了支承块,以减少鼓轮在机床工作时的幌动。机床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适合于小型零件的平面加工。  相似文献   

8.
铣头     
一、铣头的用途及配置型式本系列铣头共有四个规格(3号、4号、5号、6号)。除了3号铣头加上附件可完成铣槽、铣扁等工序外,其他铣头只用于平面铣削加工。它主要适用于对铸铁件、钢件及铝制件进行粗、精铣加工。本系列铣头可作卧式配置,也可作立式配置。它可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组成由工件移动的组合铣床;也可安装在移动滑台上,组成铣头移动的铣床,并有左式和右式的区别。配置型式见  相似文献   

9.
李慎旺 《机床与液压》2020,48(5):102-106
行星复合铣削方法是复合加工方法的一种实现形式,该加工方法所产生的切削力较普通端铣加工的切削力有大幅度的降低,从而能有效地降低切削热、减少工件变形、提高刀具寿命。行星复合铣削方法切削力大幅度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该方法的切削轨迹使其能将厚切削层分解为细小的切削层,而该方法中的立铣刀的螺旋角和半径对实际切削力的影响很小。行星复合铣削方法在刀盘低速旋转时就能实现高速切削,有效地避开了高速旋转刀盘的动平衡问题,结合其切削力小的优势,通过增大刀盘直径并增加立铣刀数量来提高加工效率。行星铣刀采用行星轮系结构,能够达到行星复合铣削方法切削轨迹要求,具有扭矩大、运转可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机械加工中,常会遇到与机床主轴不垂直的空间大斜孔系的铣削加工。在三轴联动的数控镗铣床上,采用万向角度铣头改变机床主轴方向,使孔轴线与铣刀轴线一致,运用空间几何建立各加工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实现空间斜孔铣削加工数控程序参数化。结果表明:只需一次装卡工件,赋予相应变量值,就可完成孔系的加工。该方法的加工精度高,省工省力,可推广到类似空间斜面、倾斜槽的加工。  相似文献   

11.
双摆铣头是数控机床的重要部件之一,工作中承受铣削力和驱动力等载荷的作用.其工作性能,对机床的加工精度、零件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影响很大.本文基于UG平台建立了双摆铣头的CAD模型,将CAD模型导入到ANSYS平台中,通过分析载荷边界条件,建立双摆铣头的力学分析模型;然后进行双摆铣头在2种极限工况下的模态分析,获取其固有频率和对应的振型;进而计算出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曲线.基于响应曲线,分析峰值频率对应的应力与变形,找到双摆铣头发生共振的频率范围,以实现高精度的铣削和刀具的长寿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垂直伸长铣头传动系统的模型,对传动系统传动轴的径向变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主传动轴加强刚度,以及加强中间段支承后,在大功率大扭矩条件下,增大了垂直伸长铣头的功率,并改善了轴承寿命、损伤情况和主轴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3.
普通机床改造成数控机床一般是指对普通机床某些部位机械结构做一定的改造 ,加上数控装置 ,从而使机床具有数控加工能力。其优点是能发挥机床的原有功能和改造后的新增功能 ,提高普通机床的使用价值。笔者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作了C6 15 0型车床数控改造 ,目的用于教学和培训 ,使原有设备发挥作用 ,节约资金。这里主要介绍对刀架部分进行的改造 ,除了拆卸四方刀架换上自动刀架以外 ,还可换上一个小型立铣头 ,立铣头和自动刀架一样装在原来的刀架处 ,设计时安装基准相同 ,可卸下轮流使用。这样在拓展车床加工范围的同时 ,能保持车床原有的刚…  相似文献   

14.
加工内燃发动机气缸头内球面燃烧室,过去基本上都是采用镗车加工。最近美国Lamb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行星进给铣削加工燃烧室的铣头。它除了能保证内球面的加工,同时用于保证燃烧室球面与气缸孔的圆柱面的同心性。工件材料为铸铝。  相似文献   

15.
高秀峰 《机床与液压》2021,49(19):53-57
立式双摆角铣头是中、大规格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核心功能部件。配置立式双摆角铣头的龙门式五轴加工中心在RTCP功能打开时,2个旋转坐标会引起机床的附加运动。通过研究机床的附加运动,揭示三轴机床与2个旋转坐标之间的运动学匹配关系。通过建立RTCP运动学数学模型,分别计算2个旋转坐标引起的机床附加位移、速度、加速度,并分析机床附加运动与立式双摆角铣头的B轴轴线与刀尖点之间的距离、B轴与C轴的转速和角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虚拟轴机床的双摆角铣头位置伺服系统,将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设计了基于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的神经元离散滑模控制算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控制策略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常规滑模变结构控制中的抖振现象,且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及较强的鲁棒性,实现了虚拟轴机床双摆角铣头快速、准确的位置伺服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钢管铣头倒棱机,通过刀具的自转和公转实现钢管端面的铣头倒棱加工,并在结构中设计了齿轮随动机构和外仿形机构,使其沿钢管公转的同时能径向移动,增大了钢管直径及壁厚的加工范围,提高了自动化及加工效率,是大口径钢管精加工中一种实用高效的设备。  相似文献   

18.
一、DM5440精密电火花加工机床该产品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该机床可用于高精度多工位级进模,多型腔塑压模,特种材料加工和微细加工,其主要特点是:主轴采用全静压结构,并可旋转,配有精密附件。采用防爬导轨,光栅数显,可配用600×1000×400mm大油槽和DPDTⅢ平动头。  相似文献   

19.
郑翠翠  李乐 《机床与液压》2016,44(10):29-30
在数控车削中心C轴定位中增加圆光栅全闭环功能,通过定位阻尼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机床整体加工性能,在伺服主电机(主传动)的输出轴增加ZF减速机,不仅使C轴作为联动轴在车削过程中具有低速大扭矩,而且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同时,数控系统采用西门子828D,通过准确、精密的智能控制使机床加工性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双头螺杆泵转子线型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工方法的局限性,通过研究非摆线螺杆泵转子线型形成原理,设计了非摆线型采油螺杆泵转子复合加工机床,利用立铣刀对做行星运动的工件进行包络,加工出非摆线型螺杆泵转子。根据机床的机械结构以及转子加工表面的形成运动,对转子加工机床进行了运动分析,确定了机床各轴之间的运动关系。并分析立铣刀在加工转子时所产生的截面轮廓误差,确定了误差随工件自转转速变化的关系,对非摆线型螺杆泵转子的加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