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7月4日,密云水库潮河泄空隧洞成功地进行了进水口水下岩塞爆破。1976年唐山丰南地震后,密云水库加固工程即开始进行,潮河泄空隧洞为潮河枢纽加固工程之一,主要供检修潮河主坝或在非常情况下保证大坝安全时放空水库之用。由于此隧洞是在水库蓄水运用情况下开挖的,其进水口中心处于30米水深以下,所以进水口开挖是泄空隧洞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加固工程的初步设计中,确定采用水下岩塞排孔爆破方案。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横锦水库位于浙江省东阳县城东2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83.26平方公里。坝高57.5米,为一土坝,总库容2.8亿立米,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该水库于1958年开始兴建,1964年基本建成。1977年保坝设计中,在右岸增建了长415米,内径3.0米的放空隧洞一条。由于隧洞进水口是在已建水库正常高水位以下32.0米深处,采用其它方法施工较困难。为确保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施工,因此采用水下岩塞爆破的先进技术。1984年9月15日爆通成功,为我省在大中型水库工程上采用这一先进技术填补了空白。这是继密云水库以后国内第八个采用水下岩塞爆破技术的工程。  相似文献   

3.
1984年9月15日10时57分,横锦水库放空隧洞进水口水下岩塞爆破成功。横锦水库位于浙江省东阳县境内,钱塘江流域金华江水系东阳江上游,控制流域面积383.26平方公里,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汾河水库泄洪隧洞进水口在24m深的水下和18m厚的淤泥下成功地实施了一项大型岩塞爆破工程。这次爆破在技术上有重要创新,它成功地解决了有深厚淤积物覆盖下的岩塞爆破技术问题,为多泥沙河流水库改建进行岩塞爆破积累了经验。这样的岩塞爆破。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工程实例可供借鉴,它的成功,提高了我国水下岩塞爆破技术水平,和、原岩坎方案相比,综合经济效益为1530.3万元。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5,(11):129-132
保定市王快—西大洋水库综合管理工程渠首引水隧洞位于断层影响带,围岩破碎且富含地下水,裂隙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工程实施时充分利用水库放空时机,在引水隧洞取水口采用现浇混凝土形成人工预埋式挡水岩塞;岩塞爆破前采用水泥和水玻璃浆液进行了超前预注浆,成功解决了洞室涌水、围岩破碎等问题,为后期岩塞爆破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毫秒延时起爆双网路、排孔爆破、周边未预裂爆破,取得了理想的爆破效果。实践证明,预埋式岩塞方案可行,超前预注浆及合理的爆破方案是确保引水隧洞掘进及岩塞顺利爆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高岩水库放空隧洞进口施工,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岩塞爆破方案。在借鉴国内岩塞爆破工程施工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根据高岩水库放空隧洞进水口具体的地形地质等条件,对岩塞采用排孔爆破方式和泄渣处理方案,并对岩塞体形和尺寸、炮孔布置和装药量进行了较详细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汾河水库隧洞工程岩塞爆破的组织与实施郑国和(山西省汾河水库隧洞工程指挥部,太原,030002)1岩塞爆破的组织与管理汾河水库泄洪隧洞进水口岩塞爆破是技术比较复杂而国内外尚无先例的水和淤泥下的大型岩塞爆破工程,又由于工程所处位置的重要,其成败与否关系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首次淤泥下岩塞爆破在汾河水库取得成功1995年5月25日我国首次淤泥下岩塞爆破在汾河水库进行。爆破位于泄洪洞出口处,爆破后观测,隧洞出口处破坏甚微,仅在右侧墙下部有一处混凝土保护层磨蚀,露出钢筋。说明我国首次淤泥下岩寒爆破是成功的。岩塞爆破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的新发展──中国九松山隧洞岩塞爆破由北京市第二水利工程处等单位负责施工,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水电系负责设计的中国北京密云水库九松山隧洞的岩塞爆破,于1994年10月28日实施。这是中国第十一个,也是水深(水下37m深)最...  相似文献   

10.
汾河水库岩塞爆破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下岩塞爆破涉及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四个方面;即岩塞稳定问题,药室洞涌水及渗透稳定问题,进水口成型及周边稳定问题,进水口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问题。本文以汾河水库泄洪隧洞进水口岩塞爆破工程为实例,对具有水及淤泥下特征的岩塞爆破地质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为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已经过岩塞实施及爆破成功的实践验证。对于岩塞爆破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推广应用,有其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岩塞爆破岩塞爆破是一种水下控制爆破,是在已成水库或湖泊修建遂洞进水口的一种施工方法。它的施工特点是将隧洞开挖至库底邻近,预留一定厚度的岩体(即岩塞),待遂洞完建后,用爆破的方法一次爆除预留的岩塞,使隧洞与水库贯通。由于预裂爆破和毫秒延期爆破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贵阳市花溪水库扩建加高工程实施中,由于汛期连续降雨的原因,导致泄洪隧洞进口工作面淹没在水下深达9m,被迫停止施工。为尽快恢复进口的施工,决定采取泄洪隧洞水下岩塞爆破措施以利迅速降低库水位。通过周密的设计与精心施工,水下岩塞爆破得以顺利实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挪威自1900年开始采用岩塞爆破技术,截至1985年初已成功地进行了近500例,并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在已进行的岩塞爆破工程中,水工引水隧洞进水口的爆破占绝大多数,表1为部分进水口岩塞爆破情况。岩塞处于水下最深的为朱克拉湖工程,  相似文献   

14.
由山西院与东北院设计并组织实施的山西省汾河水库泄洪隧洞进口岩塞爆破现场试验于1992年5月27日在汾河水库获得成功。汾河水库位于山西汾河干流上,距太原市98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为主,兼顾发电和养鱼的大型水利工程。为提高水库防洪标准,增大水库排沙能力,于1989年9月动工增建泄洪隧洞。隧洞进口采用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5.
4月25日上午,在全省最大的水库——汾河水库,成功地实施了水库泄洪隧洞进水口工程的岩塞爆破。这一在水和淤泥下实施的大型岩塞爆破工程,在世界上尚属首例。它的爆破成功,使汾河水库的综合防洪调蓄兴利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汾河水库是我省1958年兴建的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兼顾发电和养鱼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水库在运行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防洪标准偏低,泥沙淤积严  相似文献   

16.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调水工程的水下进水口施工是一个工程难题,水下岩塞爆破是开挖水下进水口的一种特殊爆破技术。笔者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多项水下岩塞爆破工程案例,结合刘家峡水电站排沙洞进水口大型岩塞在深水、厚覆盖复杂条件下爆破成功的案例,介绍了此项技术在勘测、设计、火工材料、爆破网络、炮孔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刘家峡水电站排沙洞进水口对水下岩塞爆破技术的成功应用,在爆破设计理念、爆破设计理论、计算分析和试验、发明专利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对水下岩塞爆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取水、引水、调水等工程的水下岩塞爆破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为了解决小子溪水库(总库容470万立米,死库容40万立米)的防洪、检修和增加供水量等问题,在大坝右岸开凿了全长380米的引水隧洞。由于隧洞进水口位于水库死水位以下,而采用了水下岩塞爆破方案。78年1月21日,水下爆破成功,爆破效果较好,进水口成形尺寸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未衬砌隧洞无塌方,石渣顺利泄走,爆破振动对相距129米的土坝、闸门和相距250米的电站等水工建筑物没有产生任何破坏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有几个水利水电工程采用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在已建成水库的深水中修建了水下进水口。该技术的特点是在修建水下进水口时,不必修建水中围堰,而是在拟建的进水口所在的山体另一侧开挖引水洞,在接近库区处预留一定厚度的岩石即谓岩塞,然后在岩塞装药,用爆破的方法形成进水口,如图1。  相似文献   

19.
介绍在原常规电站基础上扩建响洪甸抽水蓄能工程的情况。该工程输水系统上库进水口采用水下岩塞爆破形成 ,岩塞位于水下超过 3 0m深处 ,厚度 8m ,底部直径 9m ,于 1999年 8月 1日爆破成功。这是水下岩塞爆破首次用于抽水蓄能电站 ,并在爆破中采用了电磁雷管、梯形集碴坑、缓冲气垫等新技术。水下摄像及声纳测量说明 ,进水口形状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水下建筑完好无损 ,石碴全部堆积在集碴坑内。  相似文献   

20.
水库建成后,如需补建泄水洞,关键问题是进水口水下施工。250工程经过方案比较,采用水下岩塞爆破方法。该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大量室内外试验,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进行了理论分析,解决了工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经过设计、施工、运行和科研等单位共同努力,于1979年5月28日爆破成功。250工程泄水洞位于水库左岸,爆源距最近的8~#坝段280米。进水口位于正常蓄水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