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代斌  杨华  李涛 《热加工工艺》2007,36(20):72-73,80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变质Cr12MoV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回火处理后,变质Cr12MoV钢中共晶碳化物呈粒状均匀分布;随淬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升后降,冲击韧度呈逐渐升高趋势;淬火后试样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逐渐降低,冲击韧度先降后升;确定变质Cr12MoV钢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80℃淬火+250℃回火。  相似文献   

2.
陶勇 《热加工工艺》2014,(16):201-203
采用不同工艺对Cr12MoV钢进行热处理,并进行显微组织、耐磨损性能和冲击性能的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淬火前预热处理、分级淬火和不同温度的二次回火,可促进碳化物呈细小、弥散分布在基体组织中,提高Cr12MoV钢的耐磨损性能和冲击性能。与常规淬火和回火相比,改进后的热处理工艺可使磨损体积减少82.63%,冲击吸收功增加54.84%。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燃气轮机核心铸件用ZG23Cr12MoV耐热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G23Cr12MoV钢的淬透性好,组织均为马氏体;淬火冷却速度对ZG23Cr12MoV钢的强度和硬度影响较小,随着淬火冷速增大,塑性和冲击韧性提高;在710~750℃范围内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升高,ZG23Cr12MoV钢的强度和硬度降低,塑性和冲击韧性提高;随着回火冷却速度的增加,ZG23Cr12MoV钢的冲击吸收能量明显提高,硬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1Cr12Ni2W1MoV马氏体不锈钢设计了6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后对试样进行组织性能分析,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1Cr12Ni2W1MoV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Cr12Ni2W1MoV不锈钢淬火后的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少量铁素体,回火后的组织主要为板条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随着淬火温度的增加,1Cr12Ni2W1MoV的马氏体组织板条束也在加大。在淬火温度一定时,随回火温度的升高,1Cr12Ni2W1MoV不锈钢回火马氏体呈逐渐分解趋势,硬度降低,冲击韧性先升后降,抗拉强度略微下降。综合试验结果,得出一组1Cr12Ni2W1MoV不锈钢推荐的热处理工艺:1050℃淬火,640℃回火。  相似文献   

5.
常用模具材料热处理的显微组织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T8、CrWMn、9SiCr、Cr12MoV和GCr15五种模具材料在常规热处理工艺下的力学性能比较,并利用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优化了它们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这五种材料热处理后的断口形貌均为解理或准解理脆性断裂,组织结构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且Cr12MoV经1010℃淬火、200℃回火后的硬度为63HRC;T8钢经785℃淬火、200℃回火后的硬度为61HRC:CrWMn经835℃淬火、200℃回火后的硬度为60.2HRC;9SiC经865℃淬火、200℃回火后的硬度为61HRC:GCr15钢在835℃淬火200℃回火后的硬度为61.5HRC.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渣熔铸方法制备Cr12MoV模具钢/40Cr结构钢双金属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双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熔铸工艺可获得界面结合牢固、均匀平整且过渡层适当的双金属平板件.双金属Cr12MoV钢一侧的淬火和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网状共晶碳化物 细小粒状二次碳化物 少量残余奥氏体.双金属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80 ℃淬火 230 ℃回火,其冲击韧度αk值可达25 J/cm2以上,工作层硬度HRC≥62.  相似文献   

7.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热处理过程中Cr12MoV模具钢的残余应变进行了测量,分析了碳化物组织均匀性与回火时间对热处理畸变的影响,并对Cr12MoV模具钢热处理过程中的畸变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Cr12MoV钢淬火后,在垂直于轧制方向上尺寸有所减小;碳化物组织越均匀,热处理畸变越小;随回火时间延长,沿垂直于轧制方向畸变量减小。高温回火后硬度明显下降,随回火时间增长,产生二次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2020,(3)
为了解淬火温度对30Cr2Ni4MoV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尺寸为φ100 mm×200 mm的试棒分别从780℃、820℃和860℃油淬随后640℃回火,检测了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①不同温度淬火随后回火的30Cr2Ni4MoV钢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和残留奥氏体;②较低温度淬火、640℃回火的钢,马氏体呈条带状;③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钢的组织逐渐均匀化,由条带状转变成等轴状,其硬度和强度增加,冲击吸收能量下降。此外,扫描电镜检验表明,经调质处理的30Cr2Ni4MoV钢冲击试样断口有大量的韧窝,也有细小撕裂棱,基本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9.
针对锅炉制造业中使用的 2 5Cr2MoV钢螺检紧固件在生产中因强度和硬度不合格而影响产品质量问题 ,探讨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 2 5Cr2Mo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借助于SEM、TEM和OM对不同淬火和回火后钢的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 96 0℃× 30min油冷 6 6 0℃× 6h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不仅钢的力学性能达到标准 ,而且产品质量也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渣熔铸方法制备了Cr12MoV/40Cr双金属平板件,研究了熔铸及热处理工艺对双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电极与结晶器产生相对运动或增加电极数量可避免双金属U型界面、浇不足及冷隔等缺陷的产生,获得界面结合牢固、均匀平整且过渡层适当的双金属平板件.双金属Cr12MoV钢一侧的淬火和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网状共晶碳化物 细小粒状二次碳化物 少量残余奥氏体.双金属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80℃淬火 230℃回火,其冲击韧性ak值可达25 J/cm2以上,工作层硬度HRC≥62.  相似文献   

11.
对34CrNi3MoV钢箱体的热处理工艺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预备热处理采用两次正火工艺,可均匀组织,细化晶粒,切断组织遗传,去氢防止白点,预备热处理后34CrNi3MoV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粒状或球状碳化物,为调质处理实现组织准备。淬火温度的选择主要考虑横向冲击性能,当回火温度设定为605℃,淬火温度设定为850~870℃时,横向冲击性能较佳。34CrNi3MoV钢进行调质处理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变化,组织及性能变化比较显著。当淬火温度为860℃,回火温度为605℃时,硬度、室温拉伸和冲击性能均满足要求,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常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12Cr1MoV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火温度提高,12Cr1MoV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变化不大,而冲击韧性有较大增加;随着回火温度提高,经910℃和930℃两种正火温度处理,12Cr1MoV钢的强度和韧性变化不大。12Cr1MoV钢在热轧态、正火态及正火+回火态的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经910℃正火+680℃回火处理后,钢中的铁素体晶粒度比930℃正火+680℃回火处理后更细小且分布更均匀,性能与前者基本相同。因此,可以选取910℃正火+680℃回火作为12Cr1MoV钢的热处理工艺,从而降低钢板生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针对42CrMoNi钢轴承套圈调质后出现的低温冲击韧性不足问题进行分析,优化了调质热处理工艺并对采用优化工艺前后的轴承套圈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即淬火温度保持950 ℃,预冷3 min后油冷淬火,565 ℃一次回火+550 ℃二次回火的二次回火快速油冷工艺可提高42CrMoNi钢轴承套圈调质处理后的低温冲击韧性,使其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马春宇  袁军平  薄海瑞 《热加工工艺》2012,41(20):152-154,157
以Cr12MoV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之后通过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冲击断口形貌观察分析了其影响规律的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未经过球化处理的Cr12MoV模具钢,在一次硬化处理之前增加一道预调质处理,并不能显著改善其冲击韧度;在淬火之前增加预热温度台阶以充分进行预热,能有效促进碳化物及合金元素的充分溶解,使得其回火态硬度明显下降,韧性有所提高;500℃预热30min→850℃预热30min→1000℃油淬→200℃回火是Cr 12MoV模具钢满足精密冷锻模具加工及服役条件最理想的热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r12MoV钢的强韧化处理工艺。采用预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的工艺,观察Cr12MoV钢的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预先热处理后组织中的碳化物得以球化,多呈细小的短棒状弥散分布;同时材料的韧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采用双重固溶球化+1030℃淬火+400℃/260℃回火工艺可有效改善碳化物的形貌及分布,提高了材料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16.
对12Cr13钢热轧材进行回火热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0~500℃回火可满足要求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结构件的生产使用。在700~750℃回火处理12Cr13钢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力学性能可满足标准GB/T1220-2007中12Cr13钢调质处理后的性能要求。12Cr13钢轧后回火需避开中温段(500~650℃),在该温度段由于回火脆性的影响,钢的冲击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2020,(3)
30Cr2Ni4MoV钢是一种发电机转子用钢。对含0.22%C、1.49%Cr、3.63%Ni、0.35%Mo和0.09%V(质量分数)的30Cr2Ni4MoV钢进行了860℃油淬随后615~740℃回火,以研究回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860℃淬火、不同温度回火的30Cr2Ni4MoV钢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残留奥氏体,并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下降,冲击韧度增加。扫描电镜检验表明:调质处理的30Cr2Ni4MoV钢的冲击断口有大量的韧窝及细小的撕裂棱,具有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2017,(6)
低碳钢零件渗碳前的预备热处理,包括正火、正火加高温回火、正火加调质处理等,对渗碳、淬火后零件的畸变和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进行渗碳的零件通常都进行预备热处理。为了确定最合适的预备热处理工艺,对17CrNiMo6钢进行了940℃正火、850油淬,随后650℃回火和940℃正火,再进行650℃回火的热处理,检测了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7CrNiMo6钢正火加调质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强度,明显比经正火加高温回火后的优越,前者的显微组织也比后者的均匀、细小。  相似文献   

19.
对12Cr13钢热轧材进行回火热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0~500℃回火可满足要求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结构件的生产使用。在700~750℃回火处理12Cr13钢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力学性能可满足标准GB/T1220-2007中12Cr13钢调质处理后的性能要求。12Cr13钢轧后回火需避开中温段(500~650℃),在该温度段由于回火脆性的影响,钢的冲击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高层建筑用钢拉伸力学性能、-20℃冲击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直接淬火+回火、一次淬火+回火和二次淬火+回火热处理这3种热处理工艺,并优化了试验钢的淬火+回火工艺。结果表明:试验钢在这3种热处理工艺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屈强比和-20℃冲击功都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呈现降低的趋势,采用一次淬火+回火或二次淬火+回火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试验钢的屈强比并提高冲击韧性,适宜的奥氏体化温度为900~1000℃;直接淬火+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一次淬火+回火和二次淬火+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都为回火马氏体+铁素体;同时,在马氏体板条界面和相界面处析出了尺寸不等的细小M23C6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