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疆出土栽绒毯的羊毛结扣增加了毯面的厚度,经久耐用,往往一条栽绒毯就能用百年以上,甚至更久,传好几代人。栽绒毯的图案精美,色泽典雅,不易老化、褪色,具有吸音、保暖、脚感舒适等特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广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新疆出土栽绒毯的种类丰富,本文主要是从用途上将栽绒毯大致可以分为:挂毯、鞍毯、拜毯、垫毯、地毯等,又按照其功能主要分为审美、服务宗教、御寒防潮、祭祀等。本文的这些内容对我们认识新疆栽绒毯,深入了解新疆这一时期的社会人文生活,了解新疆在这一时期和中原的交流情况及外来文明研究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织网机编织有结结节的打结工艺过程,主要由上钩针、下钩针、梳钩、孔板、线盘和梭子等机件按照不同的运动规律及相互配合运动完成,打结工艺分为7个阶段,包括脱圈、经线换位、经线垫入上钩针并成圈、经线垫入下钩针、下钩针回拉经线、下钩针上经线套纬线、脱圈和紧结。在分析打结工艺的基础上,确定每种机件的运动要求,研究不同阶段的运动要求与打结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以梭距为7.5 mm的渔网机为例,确定出各个机件运动要求中的具体参数,为优化设计相应编织设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制得一体织造成型的展开透光百叶窗帘织物,织物经向的每个循环设计为3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固结区1、遮光区、固结区2、浮线区4个区域组成,且4个区域都设计为三层结构。固结区1的上层和中层采用表经接结的双层结构,下层和上、中层之间为空芯袋织;遮光区的上中下三层之间均为空芯袋织;固结区2的中层和下层为采用表经接结的双层结构,上层和中、下两层之间为空芯袋织;浮线区的上层和中层之间为空芯袋织,下层由经浮长组成,下机后修剪。在遮光区、固结区1和固结区2三个区域的纬线设计为四组纬线,排列比为1∶1∶1∶1;浮线区的纬线设计为两组纬线,排列比为1∶1。织物的经线设计为三组,排列比为1∶1∶1,在3个不同单元间,三组经线通过交换上、中、下层来解决经线织缩问题。织物下机后修剪浮线区的经浮长,再将上下两层纱织物与拉杆固定,从而形成重叠遮光、展开透光的百叶窗帘效果。该织物生产及百叶窗帘制作加工工艺大大简化,同时也提升了其环保性。  相似文献   

4.
(续上期)二、宋锦生产存在的问题宋锦与织锦缎一样是熟织物,经、纬准备工艺流程长达二十三道,三组纬线需用2×2梭箱制织,而且又比织锦缎多一组经线,两组经线原料、组织不同必须用双经轴制织。按原中国丝绸公司1986年规定的“绸缎出厂价格作价办法”,进行了64171宋锦和62402织锦缎的原料定量、坯绸出厂价格和每台时理论利润的计算,结果表明,宋锦的  相似文献   

5.
该发明是一种生产紧密型纺纱时使用的网格状吸聚圈及其织造方法。这种紧密型纺纱用网格状吸聚圈由经线与纬线梭织成管状,经线与纬线的交织点经热定型后相互黏结。这种紧密型纺纱用网格状吸聚圈的制造方法包括:原料选择、整经、织造、切割和热定型。  相似文献   

6.
领带织物的特征一般为,经线使用纤度较细、加中捻的纱线,纬线使用纤度较粗、加低捻的纱线,经线的织造密度较高,经线的纤度和密度变化不大,而纬密变化较大。提花领带的花纹主要以纬线表现,因为依靠织物组织来区分织物界限,纬线的纤度及密度就受到一定  相似文献   

7.
锦新装饰绸是由二组经线与二组纬线交组成平纹袋织之沙发面料用绸,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目前相类似的装饰用绸较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丝织被面百花园里姹紫嫣红,一派生机,而七彩被面则是其中最艳丽的一枝奇葩,它以优良的质地,华美的外观,精致的纹样和绚丽的色彩在众多被面品种中跃居群芳之首。七彩被面泛指以桑蚕丝作经线、三组有光人丝作纬线的熟织锦缎类被面,纬线  相似文献   

9.
从织物外观和起绒原理的角度,梳理和分析了提花织物漳缎的技术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起绒素织物设计中。研究表明:借鉴漳缎的技术特征,采用重经组织和起绒组织相结合,即一组地经与纬线交织形成地部分,一组绒经与起绒杆交织形成起绒部分,绒经与纬线形成3纬W型固结,绒经张力由特殊张力装置控制,利用多臂织机织造,可得到仿漳缎外观效果、部分起绒立体感强的起绒素织物。该方法对非遗传承和产品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织锦     
织锦是用彩色经纬丝,以提花组织织成花型较复杂较厚实的织物,多用斜纹作花纹或地纹组织,是丝织物中比较华丽高贵的产品。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丝绸有悠久的历史,织锦根据时代、民族、用途有很大的变化。在汉唐以前,是用经线起花的“经锦”,唐以后则逐渐演变为较多利用纬线起花的“纬锦”。各历史时期中,织锦的纹样有  相似文献   

11.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4,30(19):53-53
问:如何用直接黑染桑蚕丝和粘胶丝交织丝绒?答:桑蚕丝和粘胶丝交织丝绒主要有65111乔其立绒和65302金丝绒两种。前者是以桑蚕丝为地经和纬线,粘胶丝为绒经的平素交织立绒织物;后者则是以桑蚕丝为地经和纬线,粘胶丝为绒经的交织经通绒织物。因此可见,它们的经/纬组分基本一致,所以练染方法也相似。选用直接染料染色,因为直接染料既可染纤维素纤维,又可染蛋白质纤维,我们选用直接黑DRSN、DHR、DANBA、VSF600、GGF和耐晒黑GF等染料(均属环保类染料)。对纤维素而言,直接染料主要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力;而对蛋白质纤维而言,主要是成盐结…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双绉为平经绉纬全真丝织物,纬线加有强拈,并按二左二右不同拈向的顺序排列与经线交织。坯绸经精炼后,纬线由于真  相似文献   

13.
最近由中国纺织大学大提花设计室研制成功的新型大提花装饰布,是由一组七种不同色泽的经线,和一组三种不同色泽的纬线交织而成。由于不同色泽的经纬纱线,在纯度、色相、明度上配置得较为合理、协调,故纹织物图案色彩应变性较强。它既适合花卉、禽鸟、山水和图画等风格的纹样,也适用于卡通型、抽象画及油画等风格的纹样。产品既可作沙发、坐垫等软家具的覆饰类面料  相似文献   

14.
蜀锦是以桑蚕丝为主要原料,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锦类提花织物。蜀锦纹样随着历史和社会发展有其时代特性,其产品组织结构随织机改良由简单平纹经线起花发展为经线或纬线多重组织起花;蜀锦织物由染色熟丝织造,具有独特的色阶染色技艺和晕裥织造技艺。在制定现代蜀锦产品国家标准过程中,依据产品本身特征及市场属性探讨了蜀锦块料和匹料的产品质量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15.
论管状组织     
管状组织是由一组或两组纬线,分别与表里两层经线以螺旋形的顺序,自表层投入里层,再由里层投入表层而织成的圆筒形组织。用管状组织织成的织物,称为管状织物。本文着重论述管状组织的边缘组织连续问题,为了论述系统化起见,也涉及了一些管状组织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6.
人棉绉     
一种悬垂感强、透气性佳、伸缩自如、穿着舒适、价廉物美的“人棉绉”,在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北市场亮相,受到众商家的青睐.“人棉绉”采用18.5tex人棉纱为经线与24.3tex人棉打线后作纬线,经强捻后交织而成.布面凹凸不平,有起绉效应,因此使接触皮肤面缩小、凉爽感增强.该布料是制作春、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瑶族织锦在工艺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工艺学的角度,对富川平地瑶织锦的织造流程与工艺特色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从中归纳出平地瑶织锦“挑花”工艺的挑织规律。研究表明:富川平地瑶织锦是一种正面织造,经线显花的经锦织物。它的“挑花”工序非常繁琐,需要在斜织机上采用竹扦挑起数根经线显花,其纬线全部包裹于经线中,正反两面图案用色相反。通常该技法由经验丰富的女工根据预设图案挑织而成,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手工特色。此项研究分析对助力平地瑶织锦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使丝绸提花宋锦箱包织物具有自身黏合功能,采用低熔点聚酯纤维和桑蚕丝进行交织。自黏功能宋锦织物采用两组经线与四组纬线交织而成。经线分为地经和面经,比例为3︰1,纬纱排列比为甲纬︰乙纬︰丙纬︰丁纬=1︰1︰1︰1,其中丁纬线为低熔点聚酯纤维。地组织表层为地经3枚经斜纹,显地经色;3个花部组织的表层分别为甲纬、乙纬、丙纬与面经的3枚纬斜纹,分别显示甲纬、乙纬、丙纬的颜色;丁纬均背衬在织物反面,为长浮线,从而使低熔点聚酯纤维背衬于织物反面,将此宋锦织物与另一层用于保持箱包一定形态的里衬基布面料叠在一起,用高温加热,两层面料便黏合在一起。此加工过程与普通箱包过胶黏合工序相比,既提高生产效率,又环保安全。  相似文献   

19.
王虹 《中国纤检》2014,(11):34-35
提花面料是众多纺织品类别中的一大类.以经线、纬线交错组成的凹凸花纹即为提花。该面料在织造过程中,用经纬线组织变化形成花案.具有柔软、细腻、爽滑的独特质感.光泽度好,悬垂性及透气性佳,花纹突出.有立体感。  相似文献   

20.
1977年我国开发应用两梭圆织机,到现在已有32年的制造和应用历史,目前应用于塑编的圆织机有四梭、六梭、八梭;圆织机以生产速率高,能耗低、布面平整而为塑编行业广为采用。经线系统是输送经线进入主机和纬线进行交错编织的系统装置,经线系统对于圆织机的正常生产和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经线输送装置各部份所起的作用和对于生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部份质量问题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