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川水利》2007,28(2):1-1
在2007年2月5日召开的四川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四川省水利厅对全省水利系统获得2006年省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和2006年《四川省水利厅水利科学技术李冰奖》11个获奖项目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和奖励。省级项目以省政府的同等奖励标准给予再奖励,二等奖3万形项,三等奖1万衫项,“李冰奖”奖金额也是自设奖以来最高。  相似文献   

2.
水利科技     
《中国水利》2006,(24):26-2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载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的决定>精神,坚持"科学治水"方针,进一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以水利拉技创新支持和引领水利事业发展,以科技进步推动水利现代化,水利部组织制定了<关于加经水利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并于2006年12月13日发布.  相似文献   

3.
《四川水利》2006,27(1):I0001
四川省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水利科技工作,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厅党组书记、厅长彭述明在主题报告中对“十五”期间四川水利科技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科教兴水”增添了水利发展后劲,五年来,共下达科研和推广项目32个,17个获得部、省科技进步奖。“都江堰渠首水情水质监测及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等一系列国家和部、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连云港市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连云港市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的快速推进之年,连云港市水利局高度重视水利规划工作,为全面适应连云港市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需要,主动与连云港市建立国际化大都市接轨。能动地融入全市总体规划工作,于2007年9月成立了连云港市水利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规划办公室,落实了相关人员,明确了十大规划编制任务。连云港市水利科技规划作为十大规划之一,是规划办公室成立以来完成的第一个专项规划。也是连云港市建市以来第一次编制的水利科技专业规划。该规划首次明确了连云港市科技创新思路和科技发展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时期要实现由传统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转变,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振兴水利科技。结合晋中实际,对晋中水利科技的现状、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推进水利科技发展必须创新机制。完善水利科技管理体系;积极引进推广水利新技术,实施科技兴水战略;加强水利科技的管理与领导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利》2004,(24):i018-i018
2004年11月2日,马东亮等10名同志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被授予“水利青年科技英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八五”、“九五”通辽市水利科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十五”通辽市水利科技的主攻方向,以参与水利科技工作如何发展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水利科技     
《中国水利》2012,(24):25
新批准成立4个水利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水利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重大问题研究成效显著,技术引进和推广转化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进一步强化,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全面强化。新批准成立4个水利部重点实验室后,水利系统已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规划》在广泛调研、  相似文献   

9.
《新疆水利》2006,(2):F0002-F0002,F0003
近年来,新疆水利科技工作在水利厅党组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在“以工程带科研,以科研促发展”的水利科技发展思路指导下,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围绕水利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开拓.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2005年经新疆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定,水利厅上报的三项科技成果获得2005年度新疆科技进步奖。其中,“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重点工程布局综合研究”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水利科技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科技创新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根本保障。针对水利现代化的目标,讨论了水利创新的原则,探讨了水利科技创新的若干方向以及讨论了科技创新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专有技术作为一种资源,已经在上程勘察设计市场竞争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专有技术评估、开发和保护迫在眉睫。专有技术的评估:专有技术的使用期限、预期获利能力、市场供求状况、领先程度和成熟程度、开发成本。专有技术的开发:有目的、有计划制定开发战略目标、路径、开发团队。专有技术的保护:法律性保护、体制性保护、契约性保护、升级性保护.  相似文献   

12.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学习和全面领会科学发展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水和谐的观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当前海委主要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强化水资源管理,搞好水资源优化配置;全力抓好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努力做好洪水资源利用,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水平;加快流域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信息共享;努力做好流域各省区市的水协作工作,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长江与区域发展密不可分 1.长江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重要纽带 长江作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河,横跨我国华东、华中和西南三大经济区,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 600多条支流延展至全国742个县市。她不仅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14.
Dams were urgently needed in Japan during the 1950s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and hydropower generation, and to control floods. One of the first important protest movements against dams was organized during the 1960s for the Shimouke Dam on the Chikugo River. Th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Dam could not be stopped, the movement had major implications for dam construction later. An Act on Special Measures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ASMRAD) currently stipulates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of dams which will submerge 20 or more households, or 20 hectares of agricultural land. Application of ASMRAD and the 1997 amendment to the River Law is discussed. Conflicts that arose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gara River Estuary Barrage are reviewed. The impacts of the Miyagase Dam on the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5.
水权制度建设的地位、作用、内涵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雪涛 《中国水利》2005,(22):55-57
全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制度措施,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在未来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水权制度建设内涵主要由水资源所有权制度、水资源使用权制度、水权转让制度等三部分内容组成.水权制度建设需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积极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规范试点建设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高华斌  邓宇杰 《人民长江》2013,44(10):28-31
根据长江干流的资源环境禀赋、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明确了长江干流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及其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目标,研究提出了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分区成果,包括:水资源开发分区、防洪分区、水功能分区、岸线利用分区和采砂分区。规划成果可为促进长江干流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实施流域综合管理,指导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维护长江健康,建设长江生态文明提供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从流域水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流域水资源规划配置与水量分配的连续性,开发和利用的时空联系性,水资源配置、开发和利用的协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深入分析了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好流域水资源配置、开发和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四荒"资源是一种闲置不动的集体资产,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和价值。本文阐述了东辽县安恕镇科学开发"四荒"资源的有效途径,其开发发展模式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2006年是实施全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省水利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实践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实现了"十一五"水利发展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