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ANSYS软件建立静电除尘器壳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壳体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壳体原始结构设计合理,但是尺寸设计比较保守,部分构件有优化空间.应用有限元法对原始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新的壳体结构再进行有限元分析,此新壳体结构更加合理,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对静电除尘器壳体优化设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Pro/Engineer软件建立了摩托车发动机壳体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ANsA对实体模型进行了不同单元尺寸的网格划分,在此基础上利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通过分析对比,得出单元尺寸为4mm的网格为该发动机壳体模态分析的最佳尺寸,并得出了结构前8阶固有频率与振型,为今后对该发动机壳体结构进行优化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水下航行器壳体结构的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方法。以某水下航行器为例,将壳体结构分为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分别建立其质量最小的目标函数,并采用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方法求出水下航行器整个壳体结构质量最小的有效解,其结果与安全系数法设计的结果相比,壳体质量约降低15%。本文提出的水下航行器壳体结构的设计方法不但考虑了壳体的结构特点,而且还考虑了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的模糊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先进性,对提高壳体结构设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其它壳体结构设计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压力容器设计中,为求得最低制造成本,常常对容器壳体进行优化设计,建立容器壳体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给出最佳壳体的尺寸比,采用本方法,可大量节省材料。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元法对螺纹连接的导弹发动机燃烧室壳体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得到燃烧室壳体的应力云图;利用二次插值函数法对前球体、前壳体和后封头壁厚、前球体封头和后封头端部厚度进行优化,并对设计变量的敏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纹连接的燃烧室壳体符合强度要求,最大应力点在前壳体过渡圆弧较小处;水压试验和热试车试验后的燃烧室壳体结构完整,证明结构强度符合要求;燃烧室壳体优化后总质量减轻了4.5%。  相似文献   

6.
探测器壳体注塑模具型腔壁厚设计及静刚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探测器壳体注塑模具型腔侧壁厚进行设计计算,并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模具型腔进行静刚度分析,得到模具型腔的应力.应变云图,直观展现了模具型腔各个部位应力分布和应变情况,找到了模具型腔刚度薄弱环节以及应力集中的部位,为模具型腔结构尺寸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云爆战斗部进行三组相同装药量不同壳体形状的爆炸抛撒实验,研究了壳体形状对云爆战斗部抛撒云团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ms时,该云爆战斗部采用圆锥形壳体时抛撒云团直径最大,比圆柱形壳体抛撒云团直径大8%,比柱锥形壳体抛撒云团直径大41%;而且采用圆锥形壳体时抛撒云团高度最小.由此可知,采用圆锥形壳体可以增大抛撒云团的面积及能量密度,进而增大云团起爆后的毁伤效果,这一结论可为云爆战斗部壳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壳体成型系统中,激光光束的均匀性和集中性直接影响壳体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为了提高壳体固化效率和质量,采用微柱透镜和半圆柱透镜相配合的方式,对壳体固化系统所选用的3bar条半导体激光器所发射的光束进行准直和整形。从物理光学的角度对准直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搭建了仿真光路图并给出了准直后的光斑发散角和整形后的能量分布情况。设计了一款慢轴发散角小于3°、快轴发散角小于5°、光斑尺寸小于20mm×10mm的激光光源整形准直系统。有效的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固化效率和壳体成型质量。  相似文献   

9.
提出采用无模液压胀形工艺制造钢制变直径容器;设计了,三种胀形预测壳体结构,包括球瓣式、双锥台式、双锥台加圆柱式结构,并进行了液压胀形实验;测得壳体变形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应变变化,分析了不同结构壳体的变形规律,壳体焊缝对成形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双锥台式结构在变形过程中出现起皱并随胀形的继续而消失,三种壳体成形后外形略有不同,但均较为饱满,无残留起皱现象,说明采用该工艺制造变直径容器可行,且可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和制造条件选择壳体结构方案,以达到最佳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Ⅰ)壳体内力分析一、壳体的几何尺寸以椭圆的短轴为竖直中心轴旋转而成的椭圆球壳应用于地下武沼气池池体。椭圆长轴内径为306厘米,短轴内径为204厘米,壳体厚度为4厘米,从离池体上下半球交接处27厘米高  相似文献   

11.
蜗壳轴流泵是一种新型泵。本文对该新型泵的特殊泵体内流场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水力设计方法。经过样机测试和运行考核,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华能上安电厂4#机组的循环水泵进行了节能改造,增大了叶轮的出口宽度,采用了较大的叶轮叶片出、入口宽度比和较小的叶片包角;为了提高泵的水力效率,泵壳体采用流线型设计,同时加大了壳体的通流面积.改造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改造前相比,4A泵、4B泵效率分别提高了11.20%和13.38%,总输入功率减少了576.3 kW,运行2年即可收回改造投资.  相似文献   

13.
基于CATIA的离心泵蜗壳三维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ATIA的零件模块和创成式曲面造型模块的三维造型功能和实体转换功能,实现了蜗壳的三维造型,同时为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和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离心泵蜗壳提供了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原有液环式氯气泵的分析计算,在材料选用、密封结构、气体进出口、锥形分配器内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研制了1600m3/h大气量液环式氯气泵QYJ-1600/0 3,壳体内表面与叶轮叶片采用复合材料,与液环介质不亲和,且相对摩擦系数很小,为现有碱厂提供一种气量适中的液环式氯气泵。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结构和运行工况的原因,混流式核主泵流道中的压力脉动比普通混流泵更为复杂,掌握其流道中的压力脉动特性及在不同运行工况的特征对于满足设计的高可靠性和保证运行的安全性都很有必要。为寻找引起压力脉动的主要因素和探讨运行工况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在对带球形压水室的核主泵进行全流道三维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5个典型工况下叶轮和空间导叶流道中不同部位的压力脉动时域与频域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叶轮与空间导叶的动静干涉是引起压力脉动的主要因素,压力脉动主频为叶频,其幅值取决于运行工况的流量,在设计工况运行其压力脉动的幅值最低;对于采用球形压水室的流道,压力脉动幅值沿叶轮进口向出口逐步增大并在叶轮出口达到最大值,然后沿空间导叶的进口向出口逐步减小;在小流量工况时,流道中的不稳定流动会产生更为复杂的压力脉动;在同一圆周上,叶轮进口区域的压力脉动特性并不一致,叶片背面脉动幅值大于叶片正面,而在不同工况下叶轮出口区域叶片正、背面的压力脉动特性差别不大;随着运行流量的减少,因球形压水室的几何形状影响会产生涡流和回流,导致叶轮内的中高频脉动幅值增大,若流量过小,整个流道中的脉动幅值都将明显加大;球形压水室对设计工况及大流量工况的压力脉动影响很小,但对小流量工况下的压力脉动影响较大,而且导致频率特性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研究致力于球带同两个圆柱结合壳的应变一变型状态分析,且模拟了液压泵管均匀载荷.研究方法是解析的,所得结果的使用领域属于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7.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低沉没度井数不断增加,油田地质条件日趋恶劣,油套管柱扭曲变形,抽油井的杆管工况恶化,杆管偏磨问题日益突出。鉴于此,研制开发了DCB-22型抽油杆多功能保护器。该工具具有中途吸震、自磨、自动旋转、自动偏移的功能,较好地解决了杆管偏磨、抽油杆柱震荡和脱扣等问题,在杆管偏磨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八面河油田在常规修井中,主要遇到了五大问题:一是打塞;二是找漏;三是水平井冲砂;四是防砂;五是电泵井打捞。针对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定期开展有关的专题研究,引进成熟的工艺;二是定期对水平井换封、换管;三是定期对电泵井进行检修;四是适当使用连通滑套;五是对于部分套管损坏特别严重的井进行修井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9.
液压拉伸法是紧固透平机风机机壳中分面螺栓的一种新方法,分析力矩法中预想的预紧分与实际的预紧力难以一致的原因,一旦偏差稍大,必将导致机壳中分面紧密性不足或螺栓工作状态强度超限,同时拧紧过程中伴随摩擦付表面拉伤的危险性,因而介绍液压拉伸法的装置结构和使用方法,阐明在油缸直接拉伸中分面螺栓时,一个确切的油泵压力对应于一个确切的预紧力,且液压拉伸法无摩擦付表面拉伤,该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得到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选井原则及应用特点,对海上大排量电潜泵井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根据目标产液量进行电潜泵机组的选型,使产液量在离心泵合理排量区间的最佳点;其次,使电潜泵机组和油水分离器等设备的最大外径小于套管内径,保留足够的作业空间;同时,使油水分离器出口压力和流量满足注入层压力、流量协调关系。优化后的设计具有双电泵双变频控制、压力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化学药剂注入、注入水取样等优势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