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李家敏 《火炸药》1989,(1):9-11
本文论述了玻璃纤维在某型号导弹战斗部主装药中的功能与作用。文中还对影响玻璃纤维在装药中发挥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两种混合炸药(含玻璃纤维与不含玻璃纤维的注装梯黑炸药)的各种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双元炸药装药空中爆炸的输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种复合炸药制备了双元炸药装药试样,测量了其空中爆炸冲击波超压-时间历程,并与单一炸药装药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双元装药结构空中爆炸的输出特性,采用高速摄影仪测定了爆炸火球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双元炸药装药结构可使两部分装药之间产生能量耦合,从而提高装药的能量输出.采用外层高爆速炸药包裹内层非理想炸药的内外层双元装药结构,不仅能提高空中爆炸的冲击波效应,而且可以增加爆炸火球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10#-159和H781炸药的耐热性,采用热爆炸装置研究了2种炸药的热爆炸历程,且研究了高温加载对装药性能的影响。热爆炸试验表明,10#-159炸药的热安全性低于H781炸药。高温加载试验表明,与H781炸药相比,10#-159炸药经历长时间高温加载后产生明显失重,这影响了装药密度,同时导致炸药的高温使用性能降低,高温引起装药产生的体积变化可能在装药内部形成内应力,并通过挤压药型罩影响射流方向。  相似文献   

4.
利用有限元软件AUTODYN对钝感复合装药药柱进行枪击感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外层采用TATB钝感炸药,内层采用PBX-9404高能炸药的复合装药结构既可减小炸药的枪击感度,又能得到比单一钝感炸药高的能量输出。通过分析装药结构的尺寸效应,得到装药结构与枪击感度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行设计的烤燃试验装置,采用多点测温方式,以1.0℃/min的升温速率对3种不同装药尺寸的DANA基熔铸混合炸药进行慢烤,测量烤燃弹的温度变化,以此为基础,建立烤燃弹的计算模型,利用FLIENT软件对不同装药尺寸的烤燃弹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装药尺寸对DNAN熔铸混合炸药烤燃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约束条件和升温速率不变时,装药尺寸对DNAN基熔铸混合炸药的响应温度有明显影响,装药直径为19mm的烤燃弹在升温速率1.0℃/min下,当长径比小于4时,炸药的响应温度随长径比增大呈指数降低趋势,同时响应时间随装药尺寸增大也呈指数衰减;当长径比大于4时,炸药的响应温度趋于恒定,响应时间也基本不变。在升温速率不变时,DNAN熔铸炸药的相变温度与尺寸无关,在1.0℃/min升温速率下的炸药点火位置均在药柱中心,点火区域与装药尺寸呈几何相似。  相似文献   

6.
一种工业CT定量检测炸药装药密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检测炸药的装药密度,提出了一种工业CT测量炸药装药密度的线性换算法。用蒸馏水制备已知密度的盐溶液作密度标准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用该方法测量了某战斗部产品实际装药密度和某种炸药药柱的密度。结果表明,该法与排水法测量装药密度或药柱密度之间的误差为1%。认为线性换算法简单、实用,能用于检测结构简单样品的装药密度。  相似文献   

7.
炮射杀爆弹装药安全失效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分析炮射杀爆弹装药安全失效的影响因素,综合得出炸药装药的安全失效主要是由装药缺陷和使用不当引起的。详细论述了常用炸药的装药缺陷,分析了装药缺陷形成的原因及其对杀爆弹安全失效的影响;杀爆弹装药过程中装药底隙、装药密度和杂质及使用过程中温度、勤务、贮存对安全失效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杀爆弹炸药装药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改性B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小型后座模拟装置对空气间隙和石墨层对改性B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空气间隙厚度对炸药装药的点火阈值具有很大影响,而石墨层可以减少经中形成的热点,改善炸药装药的发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乳化炸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其中有2起事故是在乳化炸药大口径装药机装药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对民爆行业目前大量使用的RZZY6000型非标乳化炸药装药机进行问题分析,提出有效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背板材料及炸药厚度对破片冲击起爆8701炸药装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背板材料及炸药厚度对破片冲击起爆8701炸药装药的影响,设计了单一破片和双破片冲击起爆屏蔽8701装药的试验。采用AUTODYN-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背板材料及炸药厚度,来改变背板反射波的幅值,探究其对装药起爆阈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装药结构下,除双破片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叠加作用影响装药起爆的速度阈值外,背板反射波亦影响装药起爆的速度阈值。模拟结果表明,临界起爆速度随背板波阻抗的增大而减小;随炸药厚度的增大,背板反射波的作用逐渐减弱,当炸药厚度增大到30mm时,靠两钨球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叠加起爆装药,背板对双破片冲击装药的临界起爆速度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撞击作用下炸药装药的尺寸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大型撞击加载装置对不同直径的炸药装药进行了模拟实验 ,分析了撞击作用下药柱直径对其敏感性影响 ,为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提供了合适的模拟药柱尺寸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可靠、更直观地判定炸药的殉爆情况,基于自行研制的连续压导速度探针,设计了一种可以量化判定炸药殉爆的测试方法;利用该法对不同RDX/铵油炸药(ANFO)比例的混合装药进行了测量,给出了测试曲线可能出现的3种结果作为判定炸药殉爆的依据,对RDX/ANFO(质量比50%/50%)的混合装药进行了多组重复性实验,得到其殉爆距离,并对主发装药和被发装药的爆速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当爆轰波-冲击波总行程等于主发装药、被发装药和空气间隔的总长度时,说明被发装药发生殉爆,当行程小于总长度时,则表示未殉爆;RDX质量分数为0和15%时殉爆距离小于20mm,RDX质量分数为50%时殉爆距离为220mm;连续压导探针所能记录的空气冲击波的最大间隔为60mm,而殉爆的被发装药爆速与主发装药基本一致,两者相差0.02%~4.4%。表明连续压导探针法可以可靠并定量地判定炸药的殉爆情况。  相似文献   

13.
赵东奎  田轩  黄亚峰  冯晓军  石健 《山西化工》2014,34(4):17-18,66
利用回收HMX基炸药制备民用炸药H781A,对该炸药药粉在产品组成、热安定性、机械感度等性能和装药的高温安全性、使用性能以及穿深性能进行试验。药粉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符合民用炸药产品验收规范;装药试验结果表明,H781A与民用炸药H781性能相当。因此,由废旧HMX基炸药回收制备的耐热炸药H781A,可安全、有效地装填射孔弹进行高温射孔作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乳化炸药的敏化方式、半成品密度、装药时间、装药温度、装药压力等环节,分析了双螺杆型装药机生产出来的乳化炸药药卷性能受影响的相关因素,为使用双螺杆型装药机在装药过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JOB-9003炸药燃烧转爆轰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HMX颗粒炸药和JOB-9003炸药进行了燃烧转爆轰(DDT)实验,研究了炸药组分,装药密度以及约束条件对DDT过程的影响,分析了炸药DDT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炸药DDT过程和炸药组分以及装药状态有很大关系。HMX颗粒炸药容量发生DDT现象,而以HMX为主要成分的JOHB-9003压装装药不容易发生DDT现象。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露天矿爆破工序中传统装药工艺存在的炸药浪费、效率低的问题,研究采用对薄铁板进行加工,通过连接原件制作辅助装药器来改善现有的装药条件,装置设计成功后可大大降低炸药的浪费,提高炸药的利用率,保证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不同应变率响应条件下炸药装药安全性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对炸药装药应用中常用的应变率范围为1~106 s-1的大型落锤实验技术、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技术、一级轻气炮实验技术等进行了评述。分析了不同应变率响应条件下炸药装药安全性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炸药装药安全性研究的趋势,认为应加强中高应变率响应实验技术的发展,重点完善落锤-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的理论及试验体系,提高一级轻气炮实验技术的可控性及重复性。附参考文献61篇。  相似文献   

18.
GHL01炸药烤燃实验的尺寸效应与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对不同尺寸的GHL01炸药装药进行了烤燃实验,建立了烤燃实验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装药尺寸对炸药烤燃临界环境温度和响应程度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标定了反应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GHL01炸药的烤燃实验存在一个临界升温速率,当升温速率大于临界升温速率时,随着装药直径的增加,炸药发生点火的临界环境温度增大,当升温速率小于临界升温速率时,随着装药直径的增加,临界环境温度先减小后增大,存在极小值(即最小临界环境温度),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减小,最小临界环境温度降低。GHL01炸药的临界升温速率为0.2~0.4K/min。按照GHL01炸药点火的原因不同,提出了以临界升温速率作为慢速烤燃和快速烤燃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落锤加载装置和自行设计的剪切装置研究了含AP及不含AP的两种炸药装药在剪切加载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分别采用高速摄影和扫描电镜记录了装药动态响应过程和晶体的微观状态。结果表明,含AP炸药装药的临界点火阈值为1.0m,不含AP炸药装药的临界点火阈值为1.2m,表明AP的加入使整个炸药装药变得敏感;炸药药柱在加载作用下主要经历冲击、塑性流动、剪切、飞散、反应等阶段;剪切加载后的AP晶体损伤以剪切变形和穿晶断裂为主,而RDX晶体以塑性变形和破碎为主,差异主要与AP晶体的力学强度较低及没有明确的熔点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炸药爆轰参数与破甲威力的关系。主要根据文献报道的破甲试验结果,通过作图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了炸药爆轰参数与破甲威力关系的基本规律:破甲深度与炸药爆压成线性关系。破甲深度与炸药的能量密度成线性关系。这一规律对单质炸药的合成和混合炸药的配制以及空心装药的设计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