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辉建 《电信技术》2012,(12):82-84
从OTN的技术特点出发,首先分析了其技术优势,将OTN设备与传统波分设备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运营商本地网OTN系统的实际建设情况探讨了OTN技术给城域波分系统带来的突破与改变。  相似文献   

2.
光传送网(OTN)的技术原理、传统传送网的技术缺陷、光传送网(OTN)的技术特点、光传送网(OTN)的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OTN与传统DWDM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并结合维护中的实际案例对OTN的日常应用及维护心得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很多新的技术应运而生。OTN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传输网络技术,其克服了传统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弊端,使用其独特优势,为网络传输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且OTN技术在当前的宽带用户中,也是进行数据业务传输的最佳技术之一。本文对光传送网在大型网络中应用的意义与作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然后对OTN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重点讨论了OTN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对网络的作用效果,最后对OTN网络的应用策略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OTN技术是在MSTP、WDM等传统光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突出的大带宽传输能力、类型丰富的业务接入能力、先进的网络管理能力。本文深入探讨了OTN的技术特点,并结合广电的应用场景,深入分析在广电智能化网络建设中引入OTN技术的应用优势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传送网OT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晔  苗臣冠 《通信技术》2009,42(5):152-154
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传输网络已不能高效承载IP业务,已不适应A11-IP的发展趋势,需要采用新的传送网技术。通过分析传统WDM技术存在的缺点,介绍了新一代传送网技术OTN及其标准、体系架构、帧结构、信号的映射和复用、设备分类等技术特点,分析了OTN的优势及不足。得出OTN是目前面向宽带客户数据业务的最佳传送技术之一,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OTN和PTN组网模式难以满足LTE的承载要求,本文重点分析面向LTE的OTN+PTN组网模型改进要点,并要结合实例给出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朱博  孟李林  李小龙  邵瑞瑞 《电子科技》2015,28(2):55-58,64
光信号在OTN中传输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码,而传统的反馈重传纠错方式因为需要反馈信道和重传等待时间,所以不适合在传输速率较高的OTN中使用。因此利用RS码及数据交织方法,设计了OTN中的FEC电路,同时为了提高电路性能,对电路中常用的有限域乘法器进行了优化。并通过仿真和FPGA验证电路功能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FEC电路能够纠正传输中出现的误码,满足OTN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1,(20):29-29
"随着业务和网络分组化的发展,传统以TDM交换为内核的OTN技术也需要顺应分组化的潮流,向着下一代OTN方向演进。"为应对数据业务爆炸式的增长以及大颗粒带宽业务的涌现,OTN技术在过去几年得到高速发展,目  相似文献   

10.
通信传输的应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较多的便利.人们使用需求的变化对通信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TN技术是通信传输中的主要技术之一,与传统技术相比,这种技术在传输、开销管理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本文从OTN技术的概念入手,对通信传输中OTN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OTN技术主要特点、100G WDM技术与设备现状、OTN设备分类以及OTN在100G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省际骨干网承载业务分析、OTN在100G系统的组网模式、OTN接口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OTN组网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光传送网(OTN)技术正逐步取代SDH/MSTP、WDM技术,成为光传送网主流技术。本文在对OTN电交叉技术和设备以及国内运营商网络业务需求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OTN电交叉技术组建环形网和网状网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WDM与TDM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DM与TDM是光传输网可采用的两种主要技术,对这两种技术的实现原理,优缺点以及相互关系作了详细的比较说明,并对未来光传输网如何合理地选择WDM和TDM技术作了一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波分复用(WDM)系统基于光传送网络(OTN)接口的互联互通技术,包括基于TCMi级联实现的跨域端到端性能监测,并对多厂商WDM系统基于OTN接口的互联互通测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PTN和OTN的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作为IPover WDM解决方案的PTN和OTN逐渐成为光通信领域的2个技术热点,其应用场景分别针对不同的传送层面。本文讨论了这2项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特征与应用定位,提出了对PTN和OTN的看法和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未来通信业务对传送网的需求,介绍了100G WDM/OTN系统采用的PM-QPSK技术、相干接收技术、DSP技术、FEC技术等关键技术,分析了这技术对传输性能提升的作用,最后对100G WDM/OTN的部署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WDM光传送网络中数字包封与前向纠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多种不同格式信号 (如 ATM、SDH、IP等 )透明传送的需要 ,高速 WDM光传送网络采用数字包封技术。按照 RS纠错码编码规则 ,采用相应的编码形式可纠正一定的突发误码。WDM光网络系统的 TDM数字包封采用 RS纠错码编码 FEC应用形式。分析了 TDM数字包封的基本原理及 RS纠错码编码 FEC的纠错性能特性。  相似文献   

18.
OTN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网络IP化的浪潮中,面对业务IP化和大颗粒化,现有以SDH为主要承载平台的传输网遭遇技术壁垒。而WDM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采用IP over WDM只是组网的一种过渡手段。OTN的出现为传输网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最终将由OTN来实现对业务的承载,即IP over OTN。本文对OTN的分层、复用和映射、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应用进行了分析,用案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9.
The application of OTN switching can bring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to conventional WDM networks. In this paper, spectral, cost and energy efficiencies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in optical core networks by introducing OTN switching on top of the WDM layer with mixed line rate transmissions for both dedicated protection 1+1 (DP 1+1) and unprotected network scenario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remarkabl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by solely installing OTN switching matrices in the optical core nodes and applying grooming. More specifically, in the Spanish core network model of Telefónica I+D, the spectral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by up to 567 and 288%, the cost efficiency 564 and 265%, the energy efficiency 1335 and 423%,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WDM networks for protected and unprotected scenario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recent technical challenges and the progress towar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based on 43 Gb/s channel. We describe the new digital frame format "OTU3: 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 3," which is standardized in ITU-T for OTN,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network management capability in the OTN based on 43-Gb/s channels. We first proposed 43-Gb/s/ch dense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 dispersion-managed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carrier-suppressed return-to-zero (CS-RZ) format that has several attractive features; it advances the evolution of OTN into 100 GHz-spaced long-haul DWDM transport networks. The first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field trials confirmed the superiority of CS-RZ format in the DWDM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irst 1 Tb/s (25 /spl times/ 43 Gb/s) WDM field trial confirmed the excellent network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OTU3 in future data-centric OTN using the newly developed 43-Gb/s OTN line-terminal prototy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