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西藏日喀则火车站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整个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系统、室内地面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组成、运行及控制。该系统充分利用了日喀则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满足了建筑节能要求同时也达到了该地区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志强 《福建建筑》2013,(1):111-114
多层住宅生活热水采用集中-分散太阳能供热水系统,环保、节能、管道布置灵活、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可依据住户生活习惯、天气及季节变化设置控制要求,较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热水用水定额、冷水计算温度及系统全年节能百分数等参数的选取对初投资及系统运行效果影响较大,需要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与电辅助加热器组成,该系统将太阳能用于生活热水的加热和建筑供暖.通过对试点工程项目进行相关的设计、施工、检测和技术经济分析,着重解决太阳能集热器和电辅助加热器的数量匹配问题和采暖系统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结合等问题,以确定最佳的节能效果和舒适性.计算实际的运行费用,并与其它采暖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总结出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以及设计、施工和使用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例,剖析了直接受益的被动式太阳能住宅设计要点。选择合理的太阳能集热窗,并将建筑功能,建筑造型与建筑热工有机地配合,在节能投资不超过土建工程造价10%的情况下,可使节能率达到50%以上,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5.
分析影响地源热泵与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集热器面积的各种因素,研究太阳能集热系统造价、地源热泵每平方米运行费用、最大净受益、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相互间的关系。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参考最大净收益,利用太阳能采暖保证率和地源热泵每平方米的运行费用的统计数据,最终联合供热系统的集热器面积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6.
根据年均费用计算法,通过某绿色建筑超高层办公大楼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设计,得出结论:太阳能有效集热面积的选择,受当地气候、电费单价、太阳能集热器造价等因素的影响,且以当地气候、电费单价的影响最为显著。设计中,应根据以上因素,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合理选择太阳能有效集热面积。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取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东区浴室为代表范例,改造老旧锅炉加热系统,将太阳能加热技术应用到浴室系统,使浴室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供应热水,降低学校浴室运行成本。并对学校浴室用能用水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有浴室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初步设计一种可行的节能节水系统方案,使热量和水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浴室的绿色改建设计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与建筑融为一体,达到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主要是对太阳能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中应用的试点工程办公用房项目和住宅项目进行相关的设计、施工、检测、技术经济分析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结,主要着重于解决太阳能集热器和辅助加热的匹配数量问题、太阳能集热器的冬季使用问题、地板辐射采暖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结合等一系列问题,以确定最佳的节能效果和舒适性,确定合理的运行费用和投资回收期,并与其他采暖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适于采用太阳能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以及设计、施工,使用时所需注意的方面和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环保是未来社会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建筑给排水节能潜能很大,若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及管网余压和充分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可节约建筑给排水方面所需能量的50%左右,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而且建筑给排水的绝大部分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都与环保的要求密切相关,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实现建筑给排水的环保设计是我们的责任。本文分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北京属于夏热冬寒地区,太阳能和空气源热能资源丰富,但各自独立运行时可靠性稳定性不足,通过"太阳能集热,辅助热源非供暖季采用空气源热泵,供暖季采用燃气锅炉"的复合能源方式,可有效解决全年全天候制热需要。以北京某高校新建学生宿舍生活热水系统为例,从系统构成、技术参数、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设计探讨,与传统热水制备方式进行能耗和成本测算对比,分析评价其节能和环保效益,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量利用高效,节能减排显著,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对青藏高原地区某100套太阳能示范建筑规划、布局、建筑平面和热工设计等进行详细解析。对太阳能示范建筑在采暖期最冷月和过渡月份室外气温、太阳能辐射、室内温度、集热部件运行参数等进行了全面测试,掌握了被动太阳能技术对室内热环境的调节效果,明确了太阳能集热部件集热性能等;并与当地传统建筑进行理论对比分析,获得了示范建筑的节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被动太阳能技术对建筑室内热环境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采暖期过渡时段室温可达到12℃以上,基本满足热舒适要求,但最冷时段室温尚难满足要求;与当地传统建筑相比,此被动太阳能示范建筑节能率可达到86%。通过研究给出了此示范工程进一步改进措施,为该地区推广太阳能建筑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寒区农宅的节能设计与环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新疆农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在规划设计、户型设计和构造设计上,针对农宅的节能与环保,提出挖掘地域性的绿色建材,采用适宜的构造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民宅成本;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达到节能、环保、经济的目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青藏高原的气候和供暖热负荷的特点,认为青藏高原地区建筑供暖应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对太阳能光热集热器的实时即热效率进行了分析,指出集热水温只有达到供暖温度要求,太阳能集热量才能作为太阳能贡献率的评价依据.对太阳能集热、蓄热、取热及辅助热源系统和室内供暖系统的参数优化组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温水源热泵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地热井的120t/h52℃地热尾水,为原有19.6万m2及新增8.18万m2供暖面积的用户供暖。解决了原有供暖系统中地热尾水的余热不能充分合理利用,地热水排放温度高及作为辅助热源的燃油锅炉运行费用高的现状;从而达到“节能、环保”节约运行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太阳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和压缩式制冷系统在夏季联合运行的方案,利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驱动双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承担夏季空调的尖峰负荷,减少空调的能耗与高峰用电负荷。通过测试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效率的变化曲线,根据测试数据利用TRNSYS软件建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压缩式制冷联合运行模型,进行夏季运行工况模拟,获得联合运行系统的能耗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吸收式系统承担的负荷比例越小、设计集热面积的辐照度越大,联合运行系统的投资回收期越短,费用年值越低。  相似文献   

16.
方火明 《山西建筑》2012,(23):145-147
以浙江省宁海县某学校教工宿舍楼太阳能热水工程为例,介绍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选择、工程的相关设计计算及热水系统的节能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采用集中集热分户贮热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控制灵活、物业管理方便,且能产生良好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丰盛园小区地热+高温水源热泵供暖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高温水源热泵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地热井的120t/h52℃地热尾水,为原有19.6×104m2及新增8.18×104m2供暖面积的用户供暖。解决了原有供暖系统中地热尾水的余热不能充分合理利用,地热水排放温度高,及作为辅助热源的燃油锅炉运行费用高昂的现状,从而达到“节能、环保”,节约运行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亢丽芬 《建筑安全》2013,28(5):21-23
抛物面聚焦式太阳能集热板技术与普通太阳能热水器相比,能够更科学高效地利用太阳能,采用智能化自动控制、循环供水,可有效节约水资源,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我国节能环保的生产导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能源的紧缺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太阳能、浅层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无论是太阳能系统,还是水源热泵系统,单独运行时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两者联合运行的应用很少。通过实际工程分析,太阳能系统与水源热泵系统可以联合工作,并可达到预期的室内空调温度;对太阳能系统与水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的运行费用做了技术分析,证实这种联合模式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前言 近年来全世界均极其重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我国出台了大量的促使建筑能耗降低的法律法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可再生能源法》、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节约能源法》等,这些法律法规都鼓励在建筑中大规模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最重要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其中太阳能光热系统是最主要的技术形式,占我国太阳能系统建筑应用的90%以上,太阳能光热利用中90%以上是太阳能热水系统,近年来有部分太阳能企业试点了少量太阳能采暖系统,有部分运行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其中很大一部分项目失败是因为冬季集热系统效率太低,太阳能保证率太低导致辅助能源消耗较大,节能经济性较差.目前绝大多数太阳能供暖系统设计的散热末端均是传统的地板辐射采暖,其系统运行热水温度一般在50℃以上,而在采暖季节运行热水温度越高则集热系统效率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