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江、嘉陵江交汇口水流、泥沙运动复杂多变,对该地区航运带来不利影响。根据两江1954~2011年的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出嘉陵江支流汇流比和长江干流汇流比,对三峡水库成库前后的全年、消落期、汛期、蓄水期嘉陵江支流汇流比的频率分布,长江干流汇流比在不同流量下的变化,分级流量下的频率分布及各种汇流特征值作出较全面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三峡水库成库前后嘉陵江入汇对重庆河段水流条件的影响。对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末端的航道整治等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重庆河段走沙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长江上游干流大渡口至寸滩黑子(包括嘉陵江汇口)的重庆河段,全长30余公里,是重庆港客货码头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陆联运枢纽。该段处于在兴建的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范围内,又是嘉陵江汇入长江的河段,两江水流相互顶托,水流条件和泥沙运动十分复杂。为分析研究重庆河段的走沙过程,预测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规律,为航道整治、河工模型试验和数模计算等提供借鉴和基本资料,在该河段内选择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主城区河段处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范围内,又是嘉陵江汇入长江的河段,两江相互顶托,水流条件和泥沙运动十分复杂,本文依据长江委上游水文局1961年、1992-2003年观测资料,特别是2003年全河段的观测资料,初步分析重庆主城区河段走沙过程及该河段冲淤规律,为减少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嘉陵江入汇对重庆河段水力特征影响的水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从水力学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嘉陵江水流入汇对重庆河段的影响.水力学分析方法能够为类似于嘉陵江入汇长江干流的问题提供较为通用的计算方法;在提供计算结果的同时也使得对问题本身的物理实质或机理有一深入认识.在文中,除对自然状态下嘉陵江入汇问题进行分析外,还将三峡建库后在不同水库运用方式下嘉陵江入汇对重庆河段影响的试验及计算结果作了比较.文中提供的方法可以弥补通常采用的水文统计法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可用来检验后者在分析问题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弯曲干流型汇合口的推移质泥沙运动与单一河道存在显著差别,在汇合口处常常出现河口浅滩或江心洲,影响船舶通行。弯曲干流型汇合口推移质泥沙运动主要受弯道水流特性和支流入汇的影响,而随着上游来流量的变化,汇流比发生改变,两者的影响比重发生变化,主流也相应在一定幅度内摆动。为研究其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给航道以及整个流域带来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水槽概化模型试验,揭示了弯曲干流型汇合口推移质泥沙运动规律,并结合长江与沱江汇合口为例分析了该河段演变规律和泥沙冲淤机理。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由于长江干流与其支流——嘉陵江的集雨区域不一样,加上其西部山区洪水暴涨暴跌的特性,该支流汇流比的变化范围非常宽。在此背景下,借助原型观测数据分析以及二维数模计算,研究嘉陵江汇流比变化对长江干流河段水流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研究结论将为研究河段的河流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同时也能为相似河段的分析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金沙江下游主要支流入汇后对其下游干流水温的影响,选取金沙江下游16个测站的流量及水温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金沙江下游各支流的流量占比,探讨了岷江、嘉陵江和乌江等较大流量支流入汇后下游干流水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宜昌站水体组成中岷江来流占18.8%,嘉陵江占14.2%,乌江占10.79%;金沙江下游干流水温变化规律与支流基本一致,且随着距离的增大,滞后效应逐渐明显,其中岷江对干流水温影响最大,其次为嘉陵江和乌江;通过线性函数拟合法得到岷江、嘉陵江和乌江干支流温差与汇口上下游沿程温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 2、0.884 5和0.786 3。  相似文献   

8.
张立  孙东坡  张羽  赵辉 《人民黄河》2012,34(6):32-34
选取黄河内蒙古河段典型支流毛不拉孔兑为研究对象,对其来水来沙特性进行了讨论。选取典型水沙过程,采用模型试验手段,在同样水沙条件下,分别模拟了孔兑水沙在现状条件和切滩导流条件下对干流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支流入汇角度能有效改善黄河下游干流河段局部淤堵的状况,但同时对下游河道的淤积影响范围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上游建库对三峡水库枯水期保证水位回水末端的影响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三峡蓄水后上游无库和上游建库情况下重庆河段的淤积发展、分布及其对航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库运用初期河势调整或者炸礁措施的投入及枯期消落水位155m回水末端的上延,重庆河段是变动回水区碍航的重点区域;干流上游水库的联合作用下,重庆河段干流河段将明显冲刷,原有的淤积位置淤积量及淤积厚度明显减小,甚至出现冲刷,重庆河段干流航道得到明显改善,嘉陵江入汇口处的金沙碛河段受干流上游建库的影响较小,碍航状况和上游无库情况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干支流汇合口河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感卫星影像资料、实测河道地形图、地理信息系统和AutoCAD软件等相结合的方法,从河道平面形态和河床地貌形态对长江上游宜宾至重庆主城区河段9个主要干支流交汇河口的河道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交汇河段干支流河型特征、干支流交汇角和交汇位置、干流弯曲度、干支流河宽比及面积比、河道断面形态和滩地形态等。结果表明:在交汇河段长江干流主要呈弯曲型河道的特征,而支流入汇段基本为顺直河道;干支流交汇角一般在30°~90°范围内,且大多数支流在长江干流凹岸弯顶上游侧入汇;大部分干流河弯的弯曲度大于1.2,属于典型的弯曲型河道;长江干流河宽和面积远大于支流河宽和面积,干流河宽沿程变化相对平缓,河弯比较规顺;汇合口河段的河床地貌形态复杂,河谷断面形态往往发育为"偏V"字形或不完整的"U"形,存在碍航的江心滩或浅滩。研究成果对港口及航道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等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目的和试验河段的来水来沙特性 (一)研究目的和试验河段 为了研究在长江上修建枢纽后,不同蓄水位下回水变动河段的水流和泥沙运动、河床演变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对航运的影响,在葛洲坝枢纽回水变动区的奉节一香溪河段、三峡枢纽150m方案回水变动区的兰竹坝河段及175m方案回水变动区的重庆河段上,进行了泥沙问题的模型试验研究.上述三个河段的河道特征及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水库支流异重流入汇问题,借助水槽试验,分析了支流异重流入汇干流前后水流运动状态、异重流头部特点以及流速、含沙量变化,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倒灌干流异重流浑液面、异重流头部流速以及倒灌长度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随着流量、含沙量及入汇角增大,异重流倒灌干流厚度、头部流速以及倒灌距离增大;随干流比降增大,异重流倒灌干流厚度、头部流速以及倒灌距离减小;流量、入汇角及比降对倒灌影响较大,而含沙量变化对倒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主城区河段河床边界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主城区河段处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是嘉陵江汇入长江的河段,河床边界条件比较复杂.研究表明:该河段基岩主要由侏罗系紫红色泥岩、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等组成;受地质构造作用影响,河道蜿蜒曲折,宽窄相间,滩沱交替;床面主要由卵石夹沙、基岩、纯砂体覆盖,分别占河段总面积的83.0%、9.8%、7.2%;河段洲滩、碛坝密布,共有较大洲滩13个,占河段总面积的20%;洲滩覆盖层厚度,长江干流段约2~20 m;嘉陵江段约10 m左右;洲滩主要为卵石夹沙组成,长江上段粒径较粗,下段偏细,嘉陵江段居中;卵石岩性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火成岩为主,但不同河段的含量存在差异;岸坡主要由自然岸坡与人工岸坡组成,人工岸坡占岸线总长的36.5%.  相似文献   

14.
泥沙淤积对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有显著影响。文章利用泥沙运动规律构建出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对小凌河干流上的锦凌水库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了近坝支流小汤河入汇河段库区的泥沙淤积规律,结论对发挥锦凌水库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含侧向入流河段的水流泥沙运动特点,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不平衡输沙方程的计算模式,进而建立了一维恒定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并用于白鹤滩水库冲淤计算.比较两种不平衡输沙计算模式的结果表明,支流入汇口上下断面形态差别较小时,两种处理方法得到的河床变形基本一致;支流入汇口上下断面形态变化较为剧烈的河段,改进后处理方法的计算结果较好,且符合物理规律,而传统方法计算结果明显违背定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当前的航运状况、航运条件和航运发展规划.就这些河流的航运规划,论述了三峡水利枢纽在发展长江航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讨论了三峡工程与宜宾至重庆河段的开发、支流水位衔接、库区港口和中游航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回顾已有河道输水输沙特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张瑞瑾水流挟沙力公式入手,引入来流含沙量的概念,推导出河道输水量与输沙量关系式。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分别得到了黄河干流河道兰州至利津站不同河段输水量与输沙量关系式,相关关系较好。黄河干流各河段输水量与输沙量关系特点的分析表明:兰州-石嘴山和潼关-利津河段受大型水利枢纽运行影响较大,石嘴山-头道拐与头道拐-潼关河段分别受比降变化和支流入汇影响较大;随着河道水流含沙量的增大,输水量对输沙量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黄河内蒙河段水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内蒙河段孔兑较多、洪水变幅较大、水文监测站点较少的实际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内蒙河段水流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验证及孔兑入汇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真实反映内蒙河段孔兑入汇的流态及相关水力要素变化,可以作为该河段河道规划整治的研究手段之一。黄河内蒙河段孔兑的大流量入汇会对干流区的流态以及水位产生明显影响,使流向改变、水流上滩、水位壅高,因此区域防洪规划和河道整治中应予以高度重视。考虑到内蒙河段孔兑入汇干流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水流形态上,而且泥沙淤积是河床演变的关键所在,加之短时段内又难以模拟水流的高含沙量过程,所以下一步工作将是在现有水流模拟基础上模拟计算含沙水流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天然河流重金属污染物吸附自净现象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天然河流重金属污染物吸附自净现象,重金属污染支流汇入干流,无重金属污染的挟沙支流汇入重金属污染干流以及泥沙运动方式不同对重金属污染物吸自净的影响进行静态概化模拟试验研究,并采用谐振式紊动模拟装置进一步研究水流紊动条件,泥沙补给条件及泥沙运动方式对重金属污染物吸附自净的影响,研究表明,泥沙运动方式不影响泥沙的吸附等温式参数,在水流紊动强度较小时,泥沙作底泥,吸附速率很小,短时间内对水相浓度的吸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崩岸机理中的水流泥沙运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的自然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水流泥沙运动条件;另一类是河床边界条件.就水流泥沙运动条件对河道崩岸机理进行了研究,包括水流的动力作用、近岸的水力条件、泥沙运动条件以及次生流影响等.以资料较为全面的长江中下游来家铺弯道的河道断面、流速资料对河岸崩岸机理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认识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发生的实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