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经济条件有了明显好转的农民,开始把手中闲置资金投入到房屋建设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方面,农村建房"热"现象逐渐兴起.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农民耕地保护意识不强,加上农村建房点多面广,国土、城建等主管部门监管力量有限,农村违法占地建房现象较为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加剧,导致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给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带来了严峻考验,也是当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与科学发展观严重不相符.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蔓延势头,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31日明确"八不准":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不准巧立名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不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不准非法出售占用耕地建的房屋;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  相似文献   

3.
据笔者调查发现,致使农村违法占用耕地建房,“空心村”大量出现的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农民图方便,突击占地建房。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住房选址的随意性较大,根本不管什么规划。其结果只会造成村内公用巷道狭窄。加之受经济条件限制低洼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使农民对改变生活居住条件越显迫切,在农村形成了新建和改建房屋的高潮。笔者针对农村建房中出现的“抄”与“超”简略剖析如下: 由于农民文化知识有限,专业技术人员又缺,农民规划、设计意识差,施工水平低,所建房屋一是占地多,据调查农村建房不论人多少每户占地达0.2亩以上;二是功能不全,布局上是横平竖直,整齐划一,长三间,多  相似文献   

5.
近日,福州市共有10500栋既有裸房整治任务,截至目前已完工6839栋,累计完成比例65.13%,累计完成投资比例83.75%,实现"双过半". 福州市城乡建设局会同资源规划局、农业农村局起草了《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已报请市政府发布实施,杜绝违法建设和新增裸房.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农村建房用地采取单一的行政划拨供给方式,缺少必要的经济手段,未能体现集体土地的资产特性,导致农村违法建房屡禁不止,土地纠纷接连不断,耕地保护政策难以落实。笔者认为改革农村居民点用地使用制度已迫在眉睫。 一、运用经济杠杆约束与调整农村居民点用地 1、实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供给“双轨制” 双轨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介绍了铜仁市农村住房概况,随后分析了铜仁市农村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了铜仁市农村住房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包括:统一思想,提高重视程度;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规划编制,提高可操作性;规范建房标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完善批后监管制度;严控新增违法建房,妥善处理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8.
颜强  陈建萍 《规划师》2010,26(3):66-73
根据刑法"罪数"理论分析违法建设的"罪数":违法占地是继续犯,追诉时效从违法占地行为终了之日起;违法建设行为可能具有徐行犯、继续犯与连续犯三种状态,追诉时效从工程竣工之日起算。违法建设行为同时违反多个法律时,可能是法条竞合犯、牵连犯或吸收犯;占有违法建筑是状态犯,同时有违法占地的,也是法条竞合犯,但均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由于限期改正与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并不是行政处罚,故其没有追诉时效的限制,但占有人有配合履行的义务。违法建设同时违反多个法律时,应根据法条竞合犯、牵连犯或吸收犯的处理原则,以"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为基本原则确定违法建设的查处主体。违法建筑拆除后还有违法占地的,还应按照《土地管理法》进行查处。  相似文献   

9.
各地通讯     
《小城镇建设》1995,(9):44-46
维护法律尊严严规范建设秩序 达县随着小城镇建设的蓬勃发展,城镇居民新、扩、改建房屋不断增加,但部分群众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无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擅自动工违法、违章建房。最近,达县建设环境保护局在县人民法院建设环保巡回法庭的配合下,对南外城区村民黎某的违法、违章建房进行了严肃处理,维护了《城市规划法》的尊严。黎去年4月在达县南外杨柳垭5组(汉渝公路旁)修建砖混结构楼房一幢。动工前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房面积为140.00平方米,违法超建建筑面积575.3平方米。对于黎建房违反了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开拓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领域,培育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株洲市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抓住该市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农民建房、农村地质灾害搬迁建房、国家移民搬迁建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搬迁异地建房等机遇,在农村开展"禁实"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扩大农村推新示范点项目范围,全力实现农村建房用新型墙体材料基本覆盖,以助力该市"美丽乡村"建设。据了解,该市正由传统重工业城市向现代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型,美丽乡村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缺乏对乡村的指导,使我们在上一轮农村建房热潮中错过了调整和改造乡村的最佳时机,导致农村地区人口外流、耕地减少、占地抢建、环境恶化、风土丧失等问题普遍产生。本文基于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背景,以广州大都市边缘区的增城市为例,结合存在问题和规划建设管理实践,从村庄居民点体系、村庄规划、农村建房和农村集体发展用地利用等方面,对促进、规范、保障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机制和方法进行探讨,为促进农民居住集聚化、工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浙江消息 4月9日上午,杭州市拱墅区祥符镇会同区建设局、城管执法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执法,对祥符镇新文村、李家桥村、方家埭村参与违法建设的农村工匠进行地毯式检查,13户顶风施工的违建工匠被依法查处,暂扣卷扬机10台,混泥土搅拌电动机6台,翻斗车4辆,铁锹2把,有力地打击了违法建设的势头。这是拱墅区将农村建房建筑工匠纳入管理后的首次行动。  相似文献   

13.
王苏强  郭欣 《中州建设》2011,(22):41-41
近期,三门峡市规划城管执法局针对城中村和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中部分市民私搭乱建、突击建房,套取更多补偿款的现象,在全市范围内对违章建筑和违法占地予以查处。一是加强对城中村住房建设的巡查。发现有违章建筑建设坚决制止,第一时间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二是分级负责,强化责任追究。各支队负责人负责,主管科室指导,杜绝执法盲区。对辖区内出现私搭乱建、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农村建房收费存在各地标准不一致,农民反映较多的现状,江苏省通州市物价局于今年5月颁发了《关于规范农村建房收费行为的通知》。《通知》在规范农村建房收费上明确了五点:1.明确收费项目;2.明确收费标准;3.明确收费对象;4.明确收费部门;5.明确收费行为要规范。 江苏省通州市的这一举措,加强了农村建房收费管理,规范了农村建房收费行为,维护了农村建房收费秩序,切实减轻了农村建房者负担,禁止了农村建房乱收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南宁全市依法清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总指挥部于2006年6月15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专项整治行动,从而拉开了全市依法清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秦砖汉瓦",曾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对满足城乡建设和群众建房需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当初建窑时缺乏规划,盲目发展,导致砖瓦窑厂非法占地、乱占滥用耕地、环境污染等问题相当突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5章对乡村建设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凡是农村和集镇个人建房用地 ,乡村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 ,都必须按此规定执行。这些规定的原则是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在建房时要统一规划 ,节约用地 ;凡是能利用荒地的 ,不得占用耕地 ;凡是能利用坡地和薄地的 ,不得占用平地、好地和园地 ;凡是能就地改造的 ,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空闲地。个人建房和乡村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 ,都必须依法办理申请、审查和批准手续 ,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不准擅自占地建房 ,进行建设或者越级批准占用土地。《土地管理法》第38…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我省农村建房的需要,我们编制了一套农村住宅通用设计。现将我们在这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求和同志们研究。 一、关于院落布局的意见 我省农村住宅的庭院占地较多,有一户占地高达1,000~2,000平米的,一般的也占地500平米左右。绝大部分社员都喜欢独门独院。根据这一情况,我们主张: (一) 院落形式,从既便于生活而又节省土地,最好多采取二户合建一栋,分用小院的布局形式。(见图1) (二) 庭院用地面积,应本着尽可能不占农田的精神。每户用地面积应在400~600平方米的幅度以内。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针对高铁沿线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脏乱差"这一老大难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联手部署专项行动,要求沿线的地方政府同铁路方面共同抓好"三大战役",坚决根治顽疾。第一战役是查处重大和明显隐患。5月15日前完成对影响京沪高铁运营安全问题的排查整改,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第二战役是查处违法违规。6月底前,严肃查处高铁沿线保护区和控制区内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总结全省发达地区农村建房的变迁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更好地指导全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于1999年上半年对全省沿海发达地区的12个县进行了农村住房变迁情况调查。 一、建房变化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省农村广大地区从整体上说经历了三次建房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