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超浅井地层测试中因环空压力小、管柱重量轻、封隔器坐封难、开关井操作难的问题 ,分析了各测试工具的性能特点 ,设计出一套解决测试工具性能、管柱结构和工作制度的超浅井地层测试工艺技术。认为计算好封隔器所需钻压及油管、钻铤数量 ,保证封隔器坐封严密 ,减少开关井次数是测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追求卓越互利共赢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七大类四十六项一、测试技术1.跨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2.MFE和TCP联作测试技术3.APR和TCP联作测试技术4.APR全通径压控测试技术5.测试-措施-改造联作技术6.水平井、大斜度井测试技术7.小井眼测试技术8.各类裸眼井测试技术9.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10.超深井、超浅井测试技术11.测试排液一体化技术12.气井投产完井测试技术13.非自喷井探边测试技术14.煤层气井测试技术15.储气库完井、射孔、试井、试采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七大类四十六项一、测试技术1.跨隔一射孔测试联作技术2.MFE和TCP联作测试技术3.APR和TCP联作测试技术4.APR全通径压控测试技术5.测试一措施一改造联作技术6.水平井、大斜度井测试技术7.小井眼测试技术8.各类裸眼井测试技术9.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10.超深井、超浅井测试技术11.测试排液一体化技术12.气井投产完井测试技术13.非自喷井探边测试技术14.煤层气井测试技术15.储气库完井、射孔、试井、试采技术二、试井技术1.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试井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追求卓越互利共赢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七大类四十六项一、测试技术1.跨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2.MFE和TCP联作测试技术3.APR和TCP联作测试技术4.APR全通径压控测试技术5.测试-措施-改造联作技术6.水平井、大斜度井测试技术7.小井眼测试技术8.各类裸眼井测试技术9.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10.超深井、超浅井测试技术11.测试排液一体化技术12.气井投产完井测试技术13.非自喷井探边测试技术14.煤层气井测试技术15.储气库完井、射孔、试井、试采技术二、试井技术1.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试井技术2.测试+存储试井技术3.钢丝存储试井技术4.非接触交互式试井技术(JJ-2)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七大类四十六项一、测试技术1.跨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2.MFE和TCP联作测试技术3.APR和TCP联作测试技术4.APR全通径压控测试技术5.测试-措施-改造联作技术6.水平井、大斜度井测试技术7.小井眼测试技术8.各类裸眼井测试技术9.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10.超深井、超浅井测试技术11.测试排液一体化技术12.气井投产完井测试技术13.非自喷井探边测试技术14.煤层气井测试技术15.储气库完井、射孔、试井、试采技术二、试井技术1.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试井技术2.测试+存储试井技术3.钢丝存储试井技术4.非接触交互式试井技术(JJ-2)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七大类四十六项一、测试技术1.跨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2.MFE和TCP联作测试技术3.APR和TCP联作测试技术4.APR全通径压控测试技术5.测试-措施-改造联作技术6.水平井、大斜度井测试技术7.小井眼测试技术8.各类裸眼井测试技术9.高温高压井测试技术10.超深井、超浅井测试技术11.测试排液一体化技术12.气井投产完井测试技术13.非自喷井探边测试技术14.煤层气井测试技术15.储气库完井、射孔、试井、试采技术二、试井技术1.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试井技术2.测试+存储试井技术3.钢丝存储试井技术4.非接触交互式试井技术(JJ-2)  相似文献   

7.
浅井测试时,P-T封隔器与MFE配合使用容易在开关井操作时提松封隔器。Posi-Lock双卡瓦可回收式机械封隔器在浅井中的成功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的问题,其安全性、可靠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8.
在射孔—测试联作施工中,往往由于射孔点火装置存在弱点而导致测试失败.YB1—1型液压起爆器由于采用地面环空加压,压力作用在传压接头上,经过导管,最后作用在起爆器活塞上,剪断剪销,撞针下行撞击雷管,使射孔成功率大为提高;同时采用环空加压,无需加液垫,从而解决了浅井要求最大负压射孔的问题.该工具经在华北油田36口井(包括浅井,井深420m;大斜度井,井斜24°)的实际应用,成功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9.
应用MFE进行244.5mm大套管浅井测试,由于测试管柱重量轻,环空静液柱压力小,给卡瓦封隔器大胶筒压缩坐封严密和开关井操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往往会造成失败。吉林油田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在大14井射孔井段907.6~914.0m成功地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长庆区域井控安全受"三低"思路束缚。2016年,长庆招安区块发生一起三级井控事件,敲响了"两浅井"井控安全的警钟。本文对招安区块"两浅井"井控技术难点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性制定了井控技术措施,初步形成招安区块"两浅井"钻井井控安全配套技术,并对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希望对该区块安全施工"两浅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磊  高金洪  纪冬冬 《油气井测试》2012,21(2):54-55,57
浅层气是指埋藏深度在1500 m以内、储量较小的各类天然气资源。从浅层气的分类及特点入手,通过对浅井常规地层测试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给出了浅井常规地层测试的解决对策,提出了部分条件下浅井测试的可行性替代方案。对于井深900~1500 m的浅井,采用延时介质改性后的常规地层测试作业,可行性较高;井深小于700 m浅井,用替代方案进行测试作业;其它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吉林油田浅井及压力异常井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油田的MFE地层测试施工中,有两种情况有别于其他油田。一是浅井测试,垂直井深甚至小于280m;二是压力异常井测试,这类井的特点是地层压力大于静液柱压力,二开井操作MFE时经常出现卡瓦封隔器上窜或跨隔封隔器不密封、MFE无法换位等现象。针对以上两种特殊情况,总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测试方法,经过多年应用,效果理想,为吉林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勘探的不断深入,油气井的井深增加。煤气井、稠油井、低产低渗井、高压低渗井、浅井的出现,增加了高温、高压、深井在地层测试过程中密封难度。为降低油层污染和减少作业时间,引进了压控式地层测试器,这种工具适用于海上浮船、自升式钻井平台、固定平台或陆地高产井、大斜度井及需要特殊作业井的测试。  相似文献   

14.
中原油田自1994年进入煤层气市场以来,在河南的郑州、焦作,山西的晋城、柳林、屯留,河北的峰峰等地区,进行过9口井19层煤层气井中途裸眼测试,其中最浅井276m,最深井635.78m。在浅层煤层测试过程中,成功地将油气井常用的中途裸眼测试技术应用于浅层煤层试气,形成了一套优质高效的浅煤层气井中途裸眼测试工艺技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测试井况及难点1.测试井况(1)煤层埋藏深浅不一,绝大多数煤层埋深300~700m,最浅为265m。其中郑州地区埋深370m,焦作地区490~590m,晋城地区265~365m,柳林地区395~505m,屯留地区510~635m,地层疏…  相似文献   

15.
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是低效油气藏压裂改造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针对部分油气田井距大的特点,通过对各项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优缺点的分析,认为浅井组合监测技术是大井距油气田的微地震压裂监测的合适选择.同时,结合监测技术的应用要求,对浅井组合监测技术应用的施工方法和设备性能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16.
双机双泵固井水泥车是主要用于油气田深井、中深井、浅井的各种固井作业,可完成自制水泥浆、注水泥、替水泥、碰压等工作,也可用于洗井和一般浅井的压裂施工。根据生产实际要求,对双机双泵固井水泥车电控系统中的仪表操作台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传动箱控制系统、超压保护系统提出了设置要点,为电控系统安全设计、制造和安全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讨论了浅井高分辨率VSP野外工作方法,室内资料处理方法以及资料效果分析。指出浅井高分辨率VSP与常规VSP相比具有许多特殊性,如选择小药量井炮激发比可控震源激发效果更好;管道波干扰对浅井VSP资料的影响极为严重,降低井中液面高度可有效地压制管管波等。  相似文献   

18.
张店高油气比油田采油井合理套压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店油田是2000年投入开发的高油气比油田,采油井生产中套压一般达4MPa以上。生产实践表明,油井套压过高或过低,对油层出液状况影响较大。本文以测试采油井恢复液面资料为基础,通过计算对比,提出了采油井的合理套压范围:对产量相对较高、动液面较浅井,合理套压2MPa以上;对产量较低、动液面较深井,合理套压为1MPa左右。生产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固井     
本文介绍克拉玛依六东2区5口热采浅井的预应力固井。通过对这些井的总结、分析,提出了预应力固井的计算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店油田是2000年投入开发的高油气比油田,采油井生产中套压一般达4MPa以上。生产实践表明,油井套压过高或过低,对油层出液状况影响较大。本文以测试采油井恢复液面资料为基础,通过计算对比,提出了采油井的合理套压范围:对产量相对较高、动液面较浅井,合理套压2MPa以上;对产量较低、动液面较深井,合理套压为1MPa左右。生产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