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简称VRLA电池,维护量小,在变电站直流系统广泛应用。然而VRLA电池应用中,有许多容易被忽视而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对整组电池放电、过充电的传统方法处理落后电池将损害非落后电池,比较理想的方法是落后电池脱离电池组进行单独放电、充电恢复容量。  相似文献   

2.
光伏系统蓄电池二阶段快速充电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使用阀控式铅酸(VRLA)蓄电池的独立光伏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蓄电池端电压预测蓄电池的荷电状态来判断蓄电池的容量,采用CVT方式跟踪光伏电池最大功率来有效地提高光伏电池的工作效率,采用改进的二阶段充电法对蓄电池组快速充电优化充电过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蓄电池发生过充电和最大限度地避免欠充电,从而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并且提高了整个光伏系统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3.
VRLA铅酸蓄电池是当前通信电源系统中采用的主要的储能装置。与传统的VLA蓄电池相比,VRLA铅酸蓄电池的主要优点是维护工作量较小,主要缺点是寿命短。而且,其实际的寿命比设计寿命低得多。因此,VRLA蓄电池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为了确保VRLA蓄电池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维护工作。本文分析VRLA蓄电池早期故障的原因,讨论延长VRLA蓄电池寿命,提高VRLA蓄电池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的途径,提出VRLA蓄电池主动维护和运行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VRLA蓄电池在通信光伏电源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张正国  高学农  张臻 《电源技术》2007,31(10):811-812
针对通信基站负载的特点,给出了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中蓄电池容量的设计方法,阐述了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作为电源系统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特性,分析了电源系统中VRLA蓄电池容量和寿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VRLA蓄电池的维护途径.  相似文献   

5.
VRLA蓄电池早期失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RLA蓄电池由于其“免维护”性能、轻便以及易于安装等优点,得以在电力、通讯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然而VRLA蓄电池在使用5~6年以后,蓄电池性能开始变坏甚至失效。分析了VRLA蓄电池早期失效的特点、原因,并提出了预防VRLA蓄电池早期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石德高 《供用电》2001,18(3):41-43
本文介绍 VRLA蓄电池特征 ,并提出采用 VRLA蓄电池的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可较好地解决直流电源系统中蓄电池的监测问题  相似文献   

7.
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变电流快速充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根据蓄电池端电压的变化预测蓄电池内过充电反应状况,采用变电流充电方法进行快速充电.根据负载和蓄电池的变化调节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状态,优化控制充电过程.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避免蓄电池发生过充电和最大限度地避免欠充电,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工作效率,实现系统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8.
长寿命电动自行车用VRLA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比较了不同设计电动自行车用VRLA电池的循环放电与充电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容量值适当的蓄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充放比的合适范围是104%-106%.循环试验后期.过充电引起的失水非常严重.电动自行车用VRLA电池长期运行在部分充电状态下,负极板的不可逆硫酸盐化是影响电池寿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串联充电的蓄电池组随着蓄电池使用时间和充放电次数的增加,性能差异逐渐增大,会导致个别蓄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发生过充电,而有的蓄电池在充电结束时也不能充满电的现象。过充电对蓄电池的危害很大并存在着安全隐患,充不满电的蓄电池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动力UPS装置的控制设备,以保护串联充电的蓄电池组在整个充电的过程中,每只蓄电池都不会发生过充电。采用每只蓄电池都限压充电,从而能使各只蓄电池的最终充电电压基本保持一致,充分发挥蓄电池的效能和保护蓄电池不发生过充电或欠压。该控制设备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检验,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动力UPS装置蓄电池组均衡充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VRLA蓄电池又称“免维护”蓄电池,目前已经在电信行业得到广泛应用。VRLA蓄电池失效或者VRLA蓄电池寿命提前终止是VRLA蓄电池厂家和最终用户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公认的有效测量VRLA蓄电池容量的方法只有“深度放电恒流控制测试法”,但是该方法费时费力,实时性较差。目前的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已经可以有效地记录VRLA蓄电池的运行环境,以此为基础,给出了一种智能分析与人工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用VRLA蓄电池的实际使用环境与厂家推荐最佳使用环境的差异作为评估蓄电池容量的标准:差异大,容量损失也大,容量测试的必要性也大,从而提高VRLA蓄电池容量测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借助该方法,用户还可以有效改进VRLA蓄电池的使用环境,从而延长VRLA蓄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valve regulated lead acid battery,VRLA)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中,准确估算其实时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对确保铅酸蓄电池安全供电具有重要意义。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对其容量的影响不可忽视,然而,现有的SOC估算方法常将电池总容量视作固定值,这就导致了估算误差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积累,严重影响了SOC的估算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量修正的SOC估计方法,通过研究电池容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引入了温度补偿对电池总容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进行不同温度下的SOC实时估计,并对容量修正后的SOC估计值与一般算法SOC估计值进行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OC估算方法能够提高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铅酸蓄电池SOC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2.
蓄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阀控式密封铅酸(VRLA)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邮电、电力、交通、军事等诸多领域,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蓄电池的运行状态,特别是剩余容量(荷电状态)进行在线准确监测(预测)以及有效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VRLA蓄电池为对象,对国内外蓄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技术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铅酸蓄电池均充模式的太阳能LED照明系统。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由DC/DC转换模块进行稳压;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荷电状态(SOC)检测和充电方式选择,并具有过放电、过充电保护;采用LED照明,发光效率高、功耗低。  相似文献   

14.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为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光伏电能成本,同时提高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性能,对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阶段恒流与脉冲充电相结合的五段式充电方法,这种方法能加快充电速度并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对VRLA充电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蓄电池充电效率,从而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工作效率,实现系统的优化运行.由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蓄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特性,可以消除极板极化现象,所以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延长.  相似文献   

15.
延长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才开 《电源技术》2004,28(6):354-357
阀控式密封铅酸(VRLA)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与浮充电压、环境温度、正极板栅的腐蚀、失水、热失控、AGM隔板弹性疲劳等因素有关。为了延长VRLA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讨论了VRLA蓄电池的使用维护、监测和在线容量判定等问题。为延长VRLA蓄电池使用寿命,便于维护保养和保证电信系统工作正常,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型太阳能光伏系统充电效率和一体机质量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充电控制策略,并对逆变器拓扑结构进行了改进。采用免疫模糊最大功率控制算法和过充电压温度补偿相结合的三阶段充电控制策略,使光伏系统在充分利用太阳能阵列输出功率的基础上,缩短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延长电池的寿命;采用一种去除了工频变压器的新型交错并联反激式逆变器拓扑产生220 V交流电供给负载,有效减小了逆变器体积,降低了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铅酸蓄电池均充模式的太阻能LED照明系统。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由DC/DC转换模块进行稳压;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荷电状态(SOC)检测和充电方式选择,并具有过放电、过充电保护;采用LED照明、发光效率高、功耗低。  相似文献   

18.
VRLA蓄电池的热失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雄俊 《蓄电池》2005,42(4):165-167
对VRLA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热失控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验证了一些条件对发生热失控的影响大小。试验表明:高温下浮充电压过高是某些移动通信基站用VRLA蓄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温度、电解液含量、硫酸浓度等因素对阀控式铅酸 (VRLA)蓄电池内部氧再化合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 ,氧在严重贫液的VRLA蓄电池负极板再化合速度增加 ;随着负极板电解液含量减少 ,氧再化合速度迅速加快 ;随着硫酸浓度的减小 ,氧在负极板再化合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程先清 《蓄电池》2012,49(2):63-65,80
通过分析恒电流和改型恒电压充电时电池的温度变化数据,调整加酸数量和初充电工艺,确保了蓄电池的安全性,解决了充电过程中温度升高的问题,实现了小容量VRLA蓄电池密封后再初充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