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制备了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用XRD.DTA,SEM等方法对该系统微晶玻璃材料的析晶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晶化行为对微晶玻璃的热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取决于热处理工艺。晶化温度950~980℃段,微晶玻璃武样的致密性好,力学强度优良。  相似文献   

2.
简要地介绍了复合微晶玻璃玻化砖制备原理和性能,详细讨论了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要点,考察了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熔体排气和析晶的影响关系,优化了工艺参数,并研发出合格的复合微晶玻璃玻化砖。  相似文献   

3.
对烧结法制备氟金云母系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艺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晶化温度为.750℃,晶化时间为2h的热处理制度下,微晶玻璃具有最高的抗折强度(107.5MPa)。  相似文献   

4.
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压延法开展玻璃熔制实验制备CMAS系基础玻璃,进行玻璃微晶化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差热分析(DSC)、X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微晶玻璃组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玻璃析晶的影响.完成了以透辉石(Ca(Mg,Al)(Si,Al)2 O6)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制品实验配方及制备工艺方案,确定了热处理制度为900℃保温2 h的最佳工艺参数,制备的微晶玻璃力学性能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CaO-Al_2O_3-SiO_2系矿渣微晶玻璃。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矿渣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热处理工艺影响因素的先后顺序为:核化温度-核化时间-晶化时间-晶化温度,确定最佳热处理工艺为:770℃核化3 h,930℃晶化2 h,在此热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晶玻璃抗弯强度最大,为153.67 MPa。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测试方法分析了矿渣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和晶体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6.
赵春霞  范仕刚  刘杰  何粲  李跃 《硅酸盐通报》2022,41(11):3870-3876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Li2O-Al2O3-SiO2系透明玻璃,以TiO2、ZrO2和P2O5为复合晶核剂对该玻璃进行热处理,获得了超低膨胀微晶玻璃。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微晶玻璃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分析获得了最优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即核化温度为600 ℃,核化时间为3 h,晶化温度为820 ℃,晶化时间为5 h。在此热处理工艺制度下获得的微晶玻璃主晶相为β-石英固溶体,热膨胀系数为1.6×10-8-1。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微晶玻璃的析晶情况和微观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热处理工艺与微晶玻璃热膨胀性能和微观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由晶相种类和含量决定,微晶玻璃内部晶相的尺寸和含量与热处理工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步法制备Li2O-Zn O-Al2O3-Si O2(LZAS)系微晶玻璃,并通过正交实验探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微晶玻璃致密化的影响,使用P2O5作为晶核剂。结果表明;玻璃转化温度为492℃,析晶温度为560℃和714℃,材料软化点为685℃。各参数对微晶玻璃致密化的影响顺序为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核化温度核化时间;析晶量主要受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影响;当温度为560℃时,开始有少量晶体析出,当温度超过580℃,主晶相为锂辉石,并且还有少量锂霞石;锂辉石的增多导致材料致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晶化制度对矿渣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尾矿、硼泥和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工艺制备微晶玻璃,借助XRD、SEM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晶化制度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和晶化时间的延长,微晶玻璃中主晶相均为辉石相,且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和晶化时间的延长,晶体尺寸逐渐增大,而微晶玻璃的表观体积密度和显微硬度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刘浩  袁坚 《山东陶瓷》2005,28(2):3-6
本文制备了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用XRD、DTA、SEM等方法对该系统微晶玻璃材料的析晶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晶化行为对微晶玻璃的热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取决于热处理工艺。晶化温度950-980℃段,微晶玻璃试样的致密性好,力学强度优良。  相似文献   

10.
耐磨微晶玻璃的组成与晶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制备耐磨微晶玻璃的成分范围及主晶相和晶核剂的选择,在此基础上,采用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材料的晶化动力学、晶相和显微结构。所得到的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透辉石,其组织致密、结构均匀、晶粒尺寸在100nm左右。该材料具有优良的晶化特性,析晶活化能为E=78.81kJ/mol,晶体生长指数为3.01。对该材料与高铝瓷的耐磨性进行了比较,其耐磨性是90%Al2O3瓷球的1.5倍。  相似文献   

11.
聚苯酯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聚苯酯的发展现状和特殊性能,如耐高温,自润滑,耐溶剂,耐压缩,耐磨耗,耐蠕变,耐辐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介绍聚苯酯填充聚四氟乙烯的三大特点:极大的极限PV值,极低的磨耗量和不损伤对磨偶伯。还介绍聚苯酯冷压烧结成型,高温模压成型,等离子喷涂成型和分散体涂覆成型等成型工艺,以及聚苯酯在机械,电子电器,喷发发动机零部件上的应用和实例。  相似文献   

12.
A novel hybrid ceramic-polymer coating was developed to protect teeth enamel against both the acidic attack of the metabolic products of microbes and the stains produced by external agents. This material must also have a good abrasion resistance if it is to be used effectively as a dental coating. Accordingly, intensive abrasion experiments on teeth coated with this composite were performed, and the thickness reduction of the coating layer was determin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this revealed a high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developed, which is also biocompatible, inexpensive, easy to apply, highly transparent, and glossy; all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for dent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吴磊 《广东化工》2014,(15):74-75
介绍了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机械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机理、导电性,重点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碳纤维添加量和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对耐磨性和导电性的影响。通过SEM照片和DSC曲线以证明:PEEK和碳纤维结有着良好的结合性,这对复合材料导电性和耐磨性产生一定影响,即随着碳纤维质量分数增加导电性和耐磨性都有提高,碳纤维表面处理有利于提高耐磨性。  相似文献   

14.
微晶陶瓷的制备技术、性能及用途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微晶陶瓷是由玻璃原位析晶而获得的一种结构均匀、致密,晶粒尺寸为纳米或亚微米级的高技术新型陶瓷材料。它具有极好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而且力学、热学、电学性能优良,已成为陶瓷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熔融法、烧结法、熔胶--凝胶法和强韧化法等制备微晶陶瓷的工艺和技术,综述了微晶陶瓷的性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15.
电子束辐射对PTFE/GF摩擦磨损和压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电子束辐射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PTFE/GF)摩擦磨损性能和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电子束辐射后,PTFE/GF的耐磨性能和压缩性能均显著提高。当电子束辐射剂量为300 kGy时,PTFE/GF的耐磨性能提高了1.83倍,压缩弹性模量提高了0.8倍。分析认为,由电子束辐射引发的PTFE结晶度的提高使得PTFE/GF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16.
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在卡车耐磨衬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喷涂聚脲弹性体(SPUA)技术用于卡车耐磨衬里的优点,重点介绍了SPUA替代高固体分环氧涂料在卡车耐磨衬里中的施工工艺及应用,并对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Test methods for hot abrasion resistance of refractories in China and oversea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A new test method for hot abrasion resistance was researched.The new method inherits test principle of cold abrasion resistance in Chinese standard totally,adopts compressed air pre-heating and electricity heating samples,and is featured with complete structure,good controllability,simple operation,and small size.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 of HAT-14A tester were introduced.The hot abrasion...  相似文献   

18.
稀土顺丁橡胶与丁苯橡胶(SBR)共混,可以改善SBR的耐低温性能。当稀土顺丁橡胶/SBR(质量比)这20/80时,-30℃的tanδ仅小于SBR,60℃的tanδ最小。其共混胶的应力-应变性能、湿滑指数、磨耗及生热性能均优于镍系顺丁橡胶/SBR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地下深层石油管道所受到的腐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腐蚀严重,防护困难,损失巨大。通过导入纳米技术对航天工业所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复合改性的研究,开发出适用于地下深层原油及天然气采输管道所需要的高硬度耐磨蚀、耐高温高压热蒸气渗透腐蚀、耐沾污不积垢等高性能的防护涂料,经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应用试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地下高含硫量油气开采设备提供了良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