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秦岭李子园碎石子金矿床受闪长玢岩脉和断裂破碎带的双重控制,矿体上部主要产于闪长玢岩脉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体下部产于闪长玢岩脉内部;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为主要的金、银的载体矿物,矿石以细脉-浸染状、细脉-网脉状构造为主,具有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类型特点.矿区与成矿有关的正长斑岩和闪长玢岩的锆...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盘古山钨矿是南岭地区较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钨矿,为典型的"五层楼"模式矿区。矿区发育石英闪长玢岩和玄武玢岩两种岩脉。通过岩脉的地球化学研究和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研究,获得了该矿区石英闪长玢岩和玄武玢岩脉的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56.82±0.82)Ma(MSWD=1.06)和(76.93±0.47)Ma(MSWD=0.72)。该数据的成果与矿区的辉钼矿成矿年龄和隐伏花岗岩的U-Pb年龄对比显示,石英闪长玢岩是成矿期的岩浆活动,且与隐伏花岗岩为同期产物,可能对该区钨矿成矿作用起到一定的作用,而玄武玢岩脉则是成矿后的岩浆活动,对矿床起到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
玉带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缘的卡拉塔格地区,为近年来发现的中型铜矿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发现矿床含矿地质建造为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成矿地质体为石英闪长玢岩,矿体产于石英闪长玢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受断裂控制,主要呈脉状和透镜状。矿石类型以浸染状和细脉状为主,矿石组构以粒状结构,浸染状和细脉状构造为主,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绿泥石和绢云母。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石英—磁铁矿、钾长石—石英—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和石英—碳酸盐—石膏4个阶段。矿区普遍发育钾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具带状分布特征,水平方向上由石英闪长玢岩中心向外可划分为钾化—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带、泥化带和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带;垂向上由石英闪长玢岩中心向外可划分为钾化—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带和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带。玉带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均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斑岩型矿床一致,属于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4.
延边复兴--杜荒岭金矿化区控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兴—杜荒岭金矿化区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关。主要控矿条件为小岩株状石英闪长玢岩(次火山岩),其中寄生的隐爆角砾岩筒及外围裂隙中赋存着金矿体;石英闪长玢岩体受东西向断裂(带)与近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火山机构中心控制,横向上具有等间距分布规律,构成本区控矿重要的构造条件。通过对九三沟等金矿床调查研究,总结了矿化区内控岩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确定了区内找矿靶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祝德平  于超  廉永  杨忠臣  齐可昆 《黄金》2001,22(8):11-14
卓家庄金矿床是一个与中生代次火山杂岩体(二工闪长玢岩、二长斑岩)有关的小型金矿床,柱状矿体严格地受隐爆角砾岩筒的控制。从角砾岩筒中心向外,角砾粒度、成分、胶结物成分及蚀变均存在分带现象。全文着重阐述了金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出矿床成矿规律,并对矿区成矿远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白音哈尔金矿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音哈尔金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多金属成矿带中典型的石英脉一破碎蚀变岩复合型金矿床。通过野外精细地质填图、矿区构造测量、及Au、As、鲰、cu、Pb、zn和Bi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白音哈尔金矿床是分布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多期次热液叠加成矿作用形成的石英脉一破碎蚀变岩复合型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中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中、上元古界温都尔庙群和白乃庙组中的绿片岩一角闪岩相的古老地层,蚀变岩型矿体中的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华力西晚期的石英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体。对认识多期次、不同成矿作用叠加的成矿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肃北双尖山金矿床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中西段,区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表明,双尖山金矿床初步圈定金矿体22条,矿体规模变化较大,品位变化较大;矿体严格受控于矿区断裂破碎带,尤其是北西向和北东向断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矿体赋矿岩石以石英脉、钾长花岗岩、辉绿玢岩为主,围岩以钾长花岗岩、火山岩为主。  相似文献   

8.
孙超 《黄金》1998,19(12):3-8
烟囱桥子金矿床是一个与燕山期次火山岩(隐爆角砾岩、霏细岩)有关的金矿床,明显受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床中矿石与容矿围岩变辉绿岩脉、霏细岩脉、次火山隐爆角砂岩脉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特征值接近。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δ^34S为-3.31‰ ̄3.45‰,平均值为0.07‰,具陨石硫特征,为深源岩浆源硫。矿床中氢氧同位素组成δD为-110.55‰ ̄-126.50‰,δ^18OH2O为+4.53‰ ̄+7  相似文献   

9.
一、金堆城钼矿矿石的原矿性质及其药剂制度金堆城钼矿床矿体赋存于花岗班岩及其接触的安山玢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角页岩化安山玢岩及黑云母化安山玢岩。其次为花岗班岩,成细网脉状浸染构造。嵌布粒度不匀,以细粒嵌布为主,主要有用矿物为辉钼矿、黄铁矿、伴生有黄铜矿、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云母、长石。辉钼矿与石英、长石共生密切。  相似文献   

10.
《稀土》2017,(4)
针对湘西五强溪金矿化集中区的金矿床成因问题,通过对其赋矿紫红色砂质板岩、发生褪色蚀变的砂质板岩、钠长岩脉、含金钠长石英脉和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的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稀土配分模式均为右倾重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反映壳源特征,但具体的分布模式和范围表明,钠长岩脉所代表的岩浆活动与区内金成矿关系密切,而紫红色砂质板岩的褪色蚀变则表明了成矿流体的还原性特征,结合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成果,本区金矿床为与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生的还原性成矿流体有关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伊有昌  陈树云  文雪峰 《黄金》2006,27(10):16-19
松树南沟金矿床位于祁连造山带北祁连加里东造山亚带南缘.靠近达坂山深大断裂带。成矿地质条件非常有利。文章在阐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松树南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晚华力西一印支期陆内碰撞造山活动叠加.沿达坂山深大断裂带旁侧形成规模较大的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并发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使原有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沉淀,形成了松树南沟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新民金矿床地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北缘,矿床矿体赋存于光华组长石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凝灰岩中;金矿化三要表现为含矿岩石发生强烈硅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和金矿化,矿体呈脉状、扁豆状、透镜状等,规模相对较小;矿床形成明显与特定岩性有关,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组成简单且含量较低,矿石组构特征显示其属于浅成(低压)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3.
黄沙坪矿田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黄沙矿田铜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4.
尖山沟金矿是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在近期评价的大型金矿床,是继找到小佟家堡子金矿后的又一个重大找矿成果.本文阐述了尖山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5.
金青顶、三甲、英格庄金矿位于胶东隆起区东部的牟平-文登隆起南缘,牟平-乳山金成矿带的中部。区域内NNE向断裂最为发育,为金矿热液的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的赋存空间。牟乳矿带金矿床多数产在昆嵛山花岗岩与胶东群变质岩接触带的花岗岩一侧, 体现了时、空、岩控矿特点。牟乳地区可以划分出4个NW向构造条带,其中只有金牛山-金青顶成矿带、午极-三甲成带是较强的构造成矿带,而其他2个带成矿较弱、岩脉不发育、极少出现工业矿床。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金矿富集规律等入手,分析矿床的控矿因素,提出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长岭子铅锌矿床位于黄岗-甘珠尔庙多金属矿带南部,该成矿带是大兴安岭南段地区最重要的银-铅-锌-铜等多金属成矿带。从地层、岩性和构造等方面入手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Ⅰ号矿带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碳酸盐岩,深源岩浆活动促使含矿热液形成和运移,并与碳酸盐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从而形成矽卡岩型锌多金属矿体;Ⅱ号矿带燕山期花岗岩分异出的含矿热液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和成矿物质,矿体产出方式为热液充填脉状,矿体的形成和分布受NE向断裂控制明显,形成了中温热液脉型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7.
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金矿(化)体2条,银、铅、铜矿(化)体各1条。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是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着区内矿(化)体产状、形态及规模,加里东—印支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热源与矿源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张渊  张五荣  李俊峰 《黄金》2010,31(8):17-21
三台金矿床位于吉林大黑山条垒的北东段。该矿床已发现7条金矿脉,均赋存于古生界胡兰群片岩中,矿脉受北西向韧脆性构造带控制。矿体尖灭再现,与闪长岩伴生,呈柱状、脉状或不规则状产于矿脉内,矿化分为4个阶段。综合分析表明,三台金矿床为受韧脆性构造控制,与闪长岩密切相关的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雪峰弧形构造带金矿类型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康明  曾勇 《黄金》2007,28(4):19-23
文中从总结雪峰弧形构造带内各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入手,提出一个简明的金矿床分类方案,将区内金矿床类型分为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2个大类,石英脉型金矿又分为顺层与切层石英脉型2个亚类,蚀变岩型金矿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与破碎蚀变砂岩型3个亚类,并阐述了不同类型的金矿与不同的地层岩性及构造组合之间的关系,以期指导区内金矿床勘查及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冯祝平 《山西冶金》2010,33(4):18-21,39
根据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