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页岩气资源分布与节能减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低碳排放的清洁环保型绿色能源,在美国已进入商业性开采,而我国正处在起步和快速发展阶段,加快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利用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和缓解油气资源短缺将会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国含油气盆地页岩相关资料调研、野外实际页岩地质露头剖面的调查及实测、岩石取样分析测试等,并与北美页岩气富集条件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我国页岩层位发育多、沉积相类型丰富、广泛分布于不同时代的含油气盆地和后期构造变动复杂的沉积残留区或露头区;页岩有机质含量多、成熟度适当,已具备了页岩气形成的构造、沉积、地球化学和富集条件,并依据地质历史、沉积与构造地质基础、页岩气成藏及分布等特点,将中国的页岩气发育区划分为4大区域,勘探开发前景良好,尤其是我国南方上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是最有希望率先获得突破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区。  相似文献   

2.
我国裸露型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形态组合特征丰富且复杂。而埋藏型古岩溶由于其独特的溶蚀孔、洞、缝形成储集空间,为深部岩溶地热资源、岩溶油气资源提供优良的藏身之所。古岩溶、深部岩溶及现代岩溶之间藕断丝连,含油气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古岩溶型储层多为经历了地质历史时期多期次岩溶作用的叠加改造后形成的最终组合形态。研究含油气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规律及地质模式,对寻找古岩溶储层有利区及有效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蟒河口水库坝址区岩溶发育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蟒河口水库坝址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坝址区岩溶发育,断裂构造也十分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多年勘察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岩溶发育情况,着重论述坝址区的岩溶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4.
结合江西省地质构造情况,分析了江西省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发展前景。认为下寒武统荷塘组、下志留统黎树窝组和中二叠统栖霞组、小江边组黑色页岩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脆性矿物适中及微孔裂隙发育等特点,具有较强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但地质条件复杂、页岩有机质成熟度过高及页岩埋藏较深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江西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根据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和地化指标分析,优选出赣东北地区为江西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值得开展页岩气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页岩层赋存区多以碳酸盐岩覆盖的山地地形为主,目的层埋深跨度大,采用常规地震进行页岩气勘探一般很难取得好的效果。通过广角地震原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在实际工程中广角地震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与常规地震的不同之处及取得的效果,表明广角地震在南方碳酸盐覆盖区页岩气地震勘探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川南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四川盆地南部志留系龙马溪组最新钻井、露头地质调查资料及样品分析结果,从富有机质页岩区域分布、岩性、有机质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地层压力等方面,重点研究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优选.认为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含量高(TOC含量0.35%~18.40%,平均2.52%)、有效厚度大(黑色页岩厚20~260 m)、热演化程度高(Ro值1.8%~3.6%)、脆性矿物含量较高(40%~70%)、有机质纳米孔隙发育、含气量较高(0.3~5.1 m 3/t,平均1.9 m 3/t)、埋藏适中(2 000~3 600 m),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与富集,其中龙马溪组下部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是南方最有利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层系.综合对比研究指出,隆昌-永川、威远、长宁-珙县等地区具备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的地质与地面工程条件,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研究区内龙马溪组页岩3个最现实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7.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接线某段以碳酸盐岩为主、岩溶发育,已成为制约该段工程的主要地质问题之一.根据现场勘查和地质资料,阐述了研究区的岩溶发育情况,分析了岩溶的发育条件以及该区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岩溶发育的规律及特征,对后期设计、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防范准备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安徽某公路隧道上方岩溶发育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案,进行“岩溶发育区—岩溶发育点位”两层级勘察,基于拟三维电阻率断面判定隧道上方岩溶发育区范围,针对岩溶区布设地质雷达测网,圈定地下空洞发育位置及规模,辅以钻孔验证。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拟三维电阻率反演结果可清晰显示岩溶发育位置和岩性变化界面,在此基础上,地质雷达可对浅层岩溶发育位置及规模进行精细勘探。  相似文献   

9.
乌江彭水水电站地处中低山碳酸盐岩地区,坝址区地形呈"V"字型河谷,主要出露奥陶系、寒武系灰岩、白云岩夹少量页岩等.坝址区地层为岩溶层与隔水层、相对隔水层相间分布,风化溶蚀填泥层带是一个特殊的岩溶形态,岩溶系统的主通道常沿风化溶蚀填泥层带发育,大致沿岩层走向、倾向发育,在中-强岩溶层中遇到断裂一般会溶蚀扩大,形成溶蚀大厅.研究坝址区岩溶系统的总体发育特征对枢纽总体布置、处理方案设计、保证施工安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评价贵州省主要页岩层系的页岩气开发潜力,探索页岩气富集成藏关键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以威宁-水城下石炭统旧司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该分析区内2口调查井和2口发现井的资料,结合区域地质从构造特征入手分析并提出页岩气富集成藏模式。研究表明:黔西下石炭统旧司组(C1j)页岩平均厚度400 m、含气量为1.5~3.0 m~3/t、有机质成熟度平均2.67%、脆性矿物含量大于60%,垂向至少沉积3套页岩气开发潜力层段;页岩气勘探开发思路由传统的盆地富集向次级断裂控制的凹陷聚集、由负向构造向正向构造转变;"凹陷-隆起-断裂-斜坡"页岩气组合成藏模式是页岩气甜点区优选的有利单元,"逆断层-背斜组合成藏模式"在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已成为世界焦点,研究表明世界页岩气的资源量为636.283×1012 m3。美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美国的南部、中部及东部。中国也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据初步评价与美国页岩气资源量大体相当,但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美国是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最先进,开发最全面的国家,加拿大也有较长的页岩气开发历史。由于页岩气储层渗透率低,开采难度大,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开发一套适合我国页岩气储层的钻井开采工艺,同时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推动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页岩气作为清洁能源,近来受到广泛关注。北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加速了全球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步伐,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能源需求量大,但页岩气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北美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为此,回顾了北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历程,梳理了北美页岩气勘探中的扶持性的政策以及促进页岩气发展的市场环境,在总结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的经验,对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引进技术结合自主创新;二是转换补贴思路;三是进一步地开放市场;四是实行常规油气区块合法退出机制。立足我国的资源情况、地质条件及页岩气产业政策,对比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相信我国具有很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重庆目前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有四个区块在进行页岩气勘探工作,我国首个页岩气田也位于重庆。页岩气赋存的特殊性决定了页岩气的开采必须采用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是常用的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具有高耗水的特点,重庆处于中度缺水区,水资源量具有季节性的特点,需要正确的评估页岩气开采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页岩气开采用水量虽占可用水资源量的比重不大,但是用水比较集中,仍可能对当地用水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文在分析研究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开发的用水方案:尽量从流经该地区的流量大的江河中取水;加强返排液的处理利用;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4.
页岩气开发战略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减排压力、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地区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位列全国第三,为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本文梳理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勘探区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重庆地区页岩气产业化过程中存在资源家底不清、"面上开花"困难、扶持政策不完善、环境压力大、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技术服务市场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如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涪陵页岩气示范区的建设;明确政策扶持方向;构建环境评价指标,加强环境监管;探索降成本新思路;培育技术服务市场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目前已在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获得突破。与龙马溪组相比,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具有更大的沉积厚度和更广泛的分布面积,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亟待突破的重点层系。页岩气“源储一体”的特性使对总有机碳(TOC)含量的连续定量评价成为其勘探开发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次研究依据岑巩区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测井响应特征,采用ΔlogR法、自然伽马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法、密度测井法和多元参数回归分析法对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TOC含量进行计算,并对模型计算精度与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ΔlogR法计算精度较低,对南方构造复杂、保存条件差异较大地区的过成熟海相页岩适用性较低;自然伽马与自然伽马能谱法和密度测井法计算精度较高;通过选取与TOC含量具有相关性的测井参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进一步提高模型计算精度。此外,地层电阻率与声波时差对含气性及保存条件响应敏感,可作为页岩含气性与保存条件的判识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是目前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也是最成功的地区。四川盆地页岩气的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影响中国未来页岩气的发展前景。单口页岩气井最终采收率(EUR)是页岩气的规模和效益开发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受地质、工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预测。为了准确预测最终采收率,以涪陵区块56口页岩气井为样本,选取了影响最终采收率的14个地质和工程因素。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最大互信息系数综合评价法,筛选出8个关键控制因素。基于关键控制因素,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该区块页岩气井最终采收率预测模型,并且通过对测试样本的分析,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预测出四川盆地未来页岩气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一段发育一套半深湖相沉积的暗色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高,偏腐泥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老井复查存在大量的泥页岩含油气异常,测井响应特征明显,是页岩气研究的有利层位。本文在对储层基础地质条件研究基础上,运用地球物理、测井和现场解析等手段全方位分析了泥页岩的含气性和平面展布特征。对青山口组一段进行了有利区预测和资源计算,显示本区具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潜力,满足陆相页岩气选区含气量要求,是有望取得页岩气勘探进一步突破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8.
秦勇  梁建设  申建  柳迎红  王存武 《煤炭学报》2014,39(8):1559-1565
煤系本身及其上覆地层能够形成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致密砂岩和页岩气藏,综合勘探这些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将有助于提高煤层气开发效益。依托17口井的气测录井资料,分析了沁水盆地南部石炭二叠纪煤系及其上覆地层致密砂岩和页岩的气测显示规律,讨论了致密砂岩气与页岩气的赋存方式和勘探前景。结果显示:区内砂岩和页岩的气测显示十分普遍,区域和层位显示差异较大;砂岩气发现几率相对较高,页岩气品位相对较好;下石盒子组具有砂岩气和页岩气的勘探潜力,太原组具有页岩储层厚度品位,山西组具有砂岩储层厚度品位。研究认为,页岩气最有利勘探层位为太原组,砂岩气最有利层位是下石盒子组,山西组也有一定的砂岩气和页岩气勘探潜力。以此为基础,初步划分出独立砂岩气、独立页岩气、煤-页岩-砂岩互层气组合3种气藏类型,认为砂岩气和页岩气有利区主要位于盆地中央地带,总体上沿复向斜轴部呈NNE向展布。其中,沁源区块中—南部、郑庄区块-马必区块-沁南区块结合部、柿庄北区块西北部3个核心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