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输油泵管道是油田输油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输油装置的运转。基于ANSYS软件建立输油泵出口管道有限元模型,首先,对输油泵出口管道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管道模型的固有频率和各阶振型;其次,开展热-应力耦合分析计算,得到出口管线的应力和应变情况;再次,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分析流体与管道的互相影响,得到不同时刻管道的周期性振动频率;最后,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测试情况,提出不同的减振措施。通过对改进前后管道的振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输油泵出口管道的振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管道振动,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石油生产中输油工艺的特殊要求,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含气量大、舍杂质高的原油输送泵。该泵通过自身的内循环以及自动补偿系统,解决了输油泵在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泄漏以及泵效降低问题,为原油生产提供了一种寿命长、效率高的产品。文章介绍了该泵的工作原理、性能、注意事项和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仪—长输油处主输油泵进口机械密封损坏和失效的原因分析,并参考国外机械密封在设计上的成功之处,对机械密封进行了匹配性研究和改造,在不改变原有密封载荷系数的情况下,采取措施改变密封端面的摩擦状态,变气液相为全液相,从而彻底消除了主输泵密封装置的泄漏隐患,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国内已开展俄罗斯管道标准研究,侧重于原油管道干线工艺运行、试压、清管等技术领域。筛选了俄罗斯输油泵运行技术标准,针对输油泵运行操作、维护检测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与国内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基于泵振动检测评价输油泵运行状态和使用期限,基于管道紧急工况和泵运行参数超标确定泵紧急停机,泵叶轮切削,泵基础下陷监测等。借鉴俄罗斯标准的先进经验,可提高国内输油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原油在集输过程中,转油站的输油泵由于种种原因,在没有原油供给的情况下继续和时间运转而烧坏泵头,影响了正常输油,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电能浪费的严重后果。取输油泵电动机的电源电流作为监测控制信号,根据电流的变化达到自动控制输油泵的目的。该仪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油田转油站。  相似文献   

6.
原油长输管道密闭输油工艺的工况复杂,为保证管道及输油泵机组的安全运行,SCADA控制系统及安全联锁保护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是安全平稳输油的保障。结合潍坊东临复线的安全联锁保护功能的实现,介绍密闭输油工艺通常采取的保护措施;通过东营首站因为压力源的瞬间扰动造成联锁保护系统动作导致跳泵的案例分析,提出该保护系统存在的缺陷及改...  相似文献   

7.
螺旋密封在输油泵上的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田输油泵密封形式进行分析表明,螺旋密封适合于输送含砂水原油离心泵的轴封。在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出螺旋密封,应用于80Y-60型输油离心泵。由于对80Y-60输油离心泵密封类型的改进是建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因此现场应用取得了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为油田输油离心泵的密封改造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是值得推广的。现场应用的成功实施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当前油田对原油集输所选用的150Y_(150×2)输油泵存在的泵效低、密封效果差、进出口管线布置不合理以及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研制一种高效节能型的150KY_(260-265)输油泵,并已试制成功,在油田投入运行。其主要改进内容有:(1)比150Y_(150×2)输油泵的泵效提高10%以上;(2)合理布置进出口管线的位置,以减少管线的振动和噪声;(3)采用混合密封结构,达到承压在2.5兆帕时不泄漏。为了考核150KY_(260-265)输油泵的各项技术指标,胜利油田对两种型号的输油泵进行了三次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50KY_(260-265)输油泵比150Y_(150×2)输油泵的泵效提高了13%以上,节电显著;对150KY_(260-265)输油泵的铸铁材质的零件采用了冶金处理的先进工艺,大大地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造价。  相似文献   

9.
1.弓1言目前,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共有输油泵154台,总功率9819kw,年输油耗电1278X10‘kw小。平均输油系统效率为26.32%,平均输油泵效率为46.67%,电机效率为对.42%,管网效率为6三亚6%。提高输油系统效率是原油集输节能降耗的主要内容。《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规定,到2000年输油系统效率要提高4-5个百分点,集输油泵的效率按输量大小应达到65%或75%以上,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平均输油泵效率只有46.67%,而全国平均输油泵运行效率为67.87%。通过测试发现,输油系统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输油泵的泵效低、电机效率低、泵管压差…  相似文献   

10.
朱益飞 《油田节能》2000,11(4):25-27
在原油集输系统上,泵机组的耗电量占系统总用电量的90%以上。本文分析了影响孤东油田输油系统效率的八大因素。要提高系统效率,重点是采取利用高效泵提高泵效;加强输油泵的维护,保养与检修,减少泵内损失;提高电机负载率和功率因数;对输油管网进行合理调整改造,减少节流量控制和压力损失,利用变频调速器改变输油泵的流量;合理选择运行方式,实现泵与电机、额定排量与实际流量的最佳匹配以及提高供电质量等措施。针对输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