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黄土嘴金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之湘东北断隆带,湖南重要金矿产地黄金洞金矿田的北东部。本文旨在研究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总结成矿规律,丰富区域金成矿规律认识。研究表明: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冷家溪群地层,成矿流体为中温、中低盐度还原性变质流体,矿床成因类型归为中低温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区内金成矿经历了2期成矿作用,始于加里东期,燕山期存在与区域成矿作用高峰相响应的成矿叠加作用;区内金矿床形成的主要控矿因素为地层和构造,金矿体对地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次一级的近东西向、北西向的断裂则为含矿构造。研究成果可为该区金矿床找矿勘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旬阳锑汞矿田位于陕南旬阳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汞矿基地之一。该矿田以公馆及青铜沟矿为主,还有香竹沟、大槽、大寨子、砂铜沟、竹筒沟、马鞍寨、马家沟、回龙、洛河、高花沟等矿床(点),矿区面积达280km2。本研究区锑汞的成矿受宁陕-旬阳-山阳大型帚状构造控制。矿体赋存于中、下泥盆统白云岩、灰岩中,锑汞矿化受构造岩带制约,成矿类型属沉积再造型,成矿期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3.
田景江  吴自成 《矿产勘查》2012,3(4):483-489
万山特区猫坡汞矿位于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带的过渡带上,属扬子准缝台贵阳复杂变形区东缘的湘黔汞矿带南段,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对成矿流体的运移和矿体就位起主要控制作用.汞矿赋存于寒武系中统敖溪组第五至七段浅灰色薄层泥晶白云岩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石矿物主要为辰砂及灰硒汞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石化和褪色重结晶化、伴生有硒、闪锌矿、自然银和黄铁矿,矿床成因属沉积—热卤水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
凤凰山水泥用灰岩矿位于太行山拱断束东南角,属于凤凰山区。区内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中奥陶统,上第三系,第四系等。核查内矿床有简单的层状矿层组成,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特征显著、具有较好资源储量前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论述了北峪白云岩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对其控矿地质条件和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开展系统的勘查工作,发现山东省蒙阴县北峪白云岩矿赋存于寒武系九龙群三山子组c段和奥陶系九龙群三山子组b段地层中,层状产出,按其层位自下而上划分为1号矿体(三山子组c段)和2号矿体(三山子组b段),二者呈上下整合接触。矿体的顶板岩石为下奥陶统三山子组a段含燧石结核白云岩,底板岩石为芙蓉统-下奥陶统炒米店组灰岩,矿体内部结构简单、厚度变化小,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为滨海相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6.
尹艳广  张沛  郝玉军  卜鹏 《矿产勘查》2022,13(10):1437-1443
湘西两溪口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中段。该矿床目前研究仅限于成矿背景分析,未能深入剖析其矿床地质特征。本文通过两溪口金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对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矿床成因、研究其成矿规律、梳理总结找矿标志,为研究区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认为研究区金矿化主要产在青白口系冷家溪群小木坪组(Qbx)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及板溪群马底驿组(Qbm)中—上部钙质紫红色板岩或条带状紫色板岩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及构造蚀变岩型,矿(化)体受构造控制明显。本文建立了以地球化学特征、赋矿层位、控(容)矿构造、围岩蚀变特征为野外工作找矿标志,揭示研究区内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北山造山带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矿集区,虎头山北地区位于该区东段,是寻找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区域。作者以板块构造理论和成矿系列理论为依据,根据区域典型矿床和测区铜金矿床的对比研究,总结了测区矿床的时空展布特征、成矿和演化规律,对测区控矿条件和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测区古元古界北山岩群地层和志留系公婆泉组是铜、金矿化的主要含矿层位,燕山期花岗岩同期含矿热液是矿液来源,F1断裂不仅创造了容矿空间,为成矿热液提供了通道,也是重要的成矿控矿构造。结合区内物化探特征,在测区圈出4个成矿远景区和4个优选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张玉 《四川建材》2013,39(3):242+244-242,244
西江矿床含矿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梓门桥组(C1z)和二叠系上统水竹塘组(P3s),以F5为代表的一系列层间破碎带是主要含矿构造。矿石类型多为含矿灰岩和含矿白云岩,故属于碳酸盐岩型铀矿。矿床的产出受层位、岩相、构造、岩性及蚀变等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9.
川滇黔地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铅锌工业基地之一,区内成矿条件优越,产有一批不同规模的铅锌矿床,但随着逐年开采,后续接替资源储备不断减少,急需寻找和发现新的矿产地。前人对该区铅锌矿床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如后生、碳酸盐岩容矿和构造控矿等一系列的共识。除了以上共识外,当前在成矿流体的通道、容矿空间的形成,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时代及成矿背景,找矿模型的建立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总结典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要素、成矿时代及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出区内铅锌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及下伏地层,控矿要素主要有地层、岩性、构造,成矿作用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建立了扬子地台西南缘区域成矿模式,形成了以找矿要素为核心的综合找矿模型,为该区铅锌矿床找矿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秦波  杨文龙  杨清茂  张雷  韩振  尹克宝 《矿产勘查》2022,13(9):1250-1259
布兰萨拉地区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位于谢米斯台—沙布尔提成矿带。研究区内金矿床与构造的关系密切,但是前人对构造的认识比较模糊,对构造的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不同次序的研究不够深入;对构造格架体系的建立、分布规律以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还不明确。本文在翔实的野外地质研究基础上,对区内不同方向的构造进行梳理分级,明确断裂带与成矿的联系,研究构造控矿规律,建立构造成矿模式。区域上发育完整的三级构造系统:区域尺度为孟布拉克大断裂,是矿床的边界断裂;矿集区尺度为北东向韧性剪切带;第三级为剪切带内部或旁侧的同生或派生构造。研究区内金矿床成矿期主要有4个构造活动阶段:第一阶段为近东西向构造;第二阶段为北东向构造;第三阶段为近南北向构造;第四阶段为北西向构造。建立了成矿前区域构造走滑拉伸、成矿期扩张—挤压转换阶段热液运移成矿、成矿后断裂活化改造的三阶段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郭树银  郭宾锋 《矿产勘查》2015,6(4):391-396
河南省王庄锑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地带,北秦岭褶皱带东段,区域构造线呈NNW-SEE向。成矿区划属朱阳关—夏馆银铅锌铜锑成矿带之五里川锑V级成矿亚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变动剧烈,为一重要的构造—岩浆活动带。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化探异常特征等研究,认为该区锑矿床严格受断裂带控制,成矿温度中—低温,矿床类型为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新泉北一带钒矿赋存地层中下寒武统西双鹰山组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为浅海相碎屑岩-硅质岩沉积建造,赋矿岩性主要为炭质板岩,分布在背斜两翼。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矿石以炭质板岩型钒矿石为主,具隐晶质、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板状构造。矿石中钒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云母类矿物和含钒电气石、石榴石等矿物中。矿床具层控性,属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凤太矿集区是秦岭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已发现并探明了数量众多的铅锌矿床(点)。现今找矿工作已经转入到隐伏矿找矿阶段,运用相关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勘查区矿产预测,对隐伏矿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区内铅锌矿床成矿规律、矿体的产出类型和典型矿床成矿特征总结研究,确定了区内成矿地质体为印支期侵入的中酸性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为NWW向褶皱断裂构造系统,主成矿结构面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部位的"硅钙面"。在归纳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凤太矿集区铅锌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为下一阶段矿集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郭小冬  汤静如  成功 《矿产勘查》2017,8(3):487-495
Ankitsika钒钛磁铁矿床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钛铁矿以及钛磁铁矿,并含有钒和镍黄铁矿。矿体形态为似层状和脉状,矿石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结构、海绵陨铁结构,浸染状、致密块状构造。通过对比国内外典型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分析研究岩浆活动和区域构造演化,初步认为该区钒钛磁铁矿的成矿机制与岩浆作用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关系密切,进一步勘探研究工作应注意辉长岩等基性岩体出露地区。  相似文献   

15.
邯郸营里金矿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以来,虽多家地勘单位开展过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由于未对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问题进行过深入分析,致使长期以来区内找矿工作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岩(矿)石测试数据对营里金矿的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应注重该区深部找矿工作,以期为冀南地区金多金属矿找矿突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白石冲脉石英矿床特征,介绍了实验室选矿试验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梁景时  胡论元  黄晴 《矿产勘查》2014,5(4):570-577
江西省石城县东华山矿区矿产丰富,矿床类型多样,各类矿产均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内外接触带上,并严格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及北北西向裂隙控制。矿区内分布已知破碎蚀变岩型铜锡矿化带(体)17条,黄玉云英岩型锡矿化带(体)4条,钨锡石英细脉带5条,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文章重点阐述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建立“一体多型”成矿模式,以期为该区找矿拓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马麟  孙江雄  祁有民 《矿产勘查》2021,12(9):1888-1897
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金矿资源前景较好,本次研究在以往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槽探、硐探、钻探工程,并采集样品进行岩石薄片、光片等检测分析工作,对五龙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矿床成因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五龙沟金矿赋存于VII、IX、X、XI四条含矿破碎蚀变带中,圈定金矿体192余条,估算金资源量61.18 t。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均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最主要的金矿物为自然金。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压碎结构、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以浸染状构造为主。金水口群及青白口系含金背景值高,为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矿质来源,其与花岗岩体接触带是本区含矿断裂构造产生的基本位置,韧性剪切带的多次活动为金矿热液上升、运移提供了通道,也为金富集成矿提供了重要场所。金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9.
湖岽矿区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武夷山北北东向断褶带的复合部位。区内有夕卡岩型、石英细脉带型和石英大脉型3类钨锡多金属矿化体;夕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化体1条,呈似层状,长600 m,铅直厚度6~18 m,钨品位0.084%~0.256%,锡品位0.194%~0.41%;石英大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化体17条,延长100~400 m,厚度0.05~0.5 m,钨品位0.024%~1.580%,锡品位0.104%~0.152%;石英细脉带型钨锡多金属矿化带6条,长320~550 m,宽12.6~41 m,钨品位0.021%~0.113%,锡品位0.025%~0.143%。文章重点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建立了多位一体成矿模式,探讨了矿床成因,以期对矿区进一步找矿及外围找矿等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柳树沟铜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铜矿(化)体地质特征,认为铜矿化虽然在赋矿岩石及含矿构造上具多样性表现,但其含铜热液的来源具唯一性,为与石英斑岩的超浅成侵入体有关的含铜次火山热液,初步总结认为矿床成因为与次火山岩侵入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