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汉王朝在中国玉器进入封建社会所造就的第一个高峰期取得的成就为基础,以思想理论创新、学术文化创新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阐述了汉代玉器的国家礼制玉衣制度、丧葬观念及神鬼思想等主要特征,对汉代玉器的玉德观念、吉祥文化的历史风貌及其哲学价值,以及儒道融合对玉器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在汉武帝刘彻“独尊儒术”、以“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学术思想、以“经学”为特色的儒家玉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汉代促进中国玉文化历史性的飞跃而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历史贡献作了评说。  相似文献   

2.
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艺术的一个高峰,其艺术造型和线条给人的感受用笔者的话是"扫六合刀斧,绣石上锦缎",论起气势,比大唐多了一分霸悍;说起细腻,又多了几许隽永.这里,我试着谈谈汉代玉器的线条及微痕特征.  相似文献   

3.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4,16(1):40-43
阐述了汉代社会政治文化结构的三大特征,即:汉承秦制、汉继楚绪、独尊儒术。通过对出土的汉代玉器在形式和意义上表现的分析,指出:汉代三大政治文化特征对汉代玉器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就此意义上,对汉代玉器分类作了简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4.
中国玉器是东方的艺术瑰宝,她的发展过程经历了8000多年,其特点表现为质地美,工艺精、含义深。工艺的内容包括形制,造型及纹饰等方面,其精致之处尤其表现在纹饰方面。玉的质地坚硬,琢磨困难,要琢磨出各种精美的纹饰更是难。然而中国玉器的特色正是具有丰富精致而且富有内涵的纹饰。  相似文献   

5.
刘继卿 《中国宝石》2010,(3):114-116
玉器的玉质优劣、制作工艺的繁简难易和精细粗糙程度、造型的艺术神韵,是现代玉器的重要价值评价因素。由于它们在玉器中所占的价值比重不同,玉器形成了两个价值大类型(普通商品类玉器、收藏类玉器)和四个小类别(普通商品类玉器、玉质精品类玉器、工艺精品类玉器和艺术精品类玉器)。  相似文献   

6.
玉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个美丽的字眼,仅《说文解字》所收的玉部字就达100余个,而由它组成的词汇更是不计其数,并多含有高贵、美好、坚贞等文化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之方也。"时至今日,我们也常用冰清玉洁、金玉满堂等来称谓那些美好的事物,就连起名字也常用玉字或玉部首的字,可见炎黄子孙对玉的喜爱和崇拜。在近日首都博物馆展出的玉雕精品展中,我们可以管窥到不同时代玉器的玉质之美、工艺之美和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7.
刘国祥 《中国宝石》2003,12(1):196-197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用玉时间最久远的民族,玉文化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奠基石.随着中国考古学框架体系的建立,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数量的增多,对中国玉文化起源的探索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表明,中国古代用玉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艺、用玉制度及相关背景资料的深入了解,无疑是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玉(石)器,开发历史悠久,工艺博大精深,被誉为“东方瑰宝”。玉器生产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市,它们各有特色,此外,还分布在辽宁、河南、江苏的扬州、苏州等地。北京玉器风格浑厚、雅丽、端庄,曾涌现出颇有声誉的工艺美术大师潘秉衡、何荣、刘德盈、王树森、张云和等人。上海玉器以仿青铜器为多,造型端庄、风格古雅,各种人物、动物的作品形象生动、秀丽飘逸,近年来发展了多链条、多层次的炉瓶。广州玉器在保持发扬传统技艺特色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的长处,格调新颖,秀丽康洒,并吸收了牙雕技艺,运用线空的技法,生…  相似文献   

9.
古玉争辉、新玉斗艳,这是记者在日前开幕的"江苏玉器精品展"上的所见所闻.该展中既有商代、西周的古玉,也有清代的精美玉,更有获得大奖的现代玉器,荟萃了几百件古往今来的玉器佳作,涵盖了中国玉器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也向世人展示了江苏民间古玉与现代玉作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对汉代玉器纹样的研究入手,从不同的玉器纹饰中提取艺术主题,并以创新的方式运用于服装设计中,为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和素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玉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渊远流长。各类玉材也不下数十种,而要想分门别类地弄清它们,绝非一日之功,要不断积累用心观察。由此可知,玉器的收藏鉴赏实际上是一个知识和经验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当今市场古玉真假混杂,对初学玉器收藏者来说,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反需持有玉一样的品德和心境,才可能在玉的大千世界中遨游。  玉器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历来为收藏家所偏爱。对于有兴趣收藏玉器的初道者来说,首先应了解熟悉古代玉器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玉器的固有特点。我国玉器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古高玉器(新石器时期、…  相似文献   

12.
在对商代玉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商代玉器有不少是玉鸟作品,并且此期玉鸟作品表现得数量多,品种广。变化大,本文主要以1976年出土的河南安阳段墟妇好墓中的玉鸟作品为主,并结台其他各地出土曲玉鸟作品对商代玉鸟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玉器生產製作的全過程玉器,是包括寶石、玉石等多種材料的制品,不僅僅是玉,但玉是其中的一個大類。其所以名為玉器,其一,是從“玉,石之美者”這個大概念來的,即美石便可稱為玉。其二,玉器制品是先從器具、器皿這個實用物開始的。因此,玉器之名千百年來約定俗成,以至在國際上也相沿成習。 為便於後文的論述,兹將玉器生產、創作的全過程作一簡述。量料取材量料即相玉或選料。其意是,選定、衡量一塊玉料的高低、好壞,以確定它為制什麼的材料。因為在“千種瑪瑙萬樣玉”中,未必都是“美玉良材”,而且必然是“鳳毛麟角”。相玉的依據是坑、皮、型、性。坑即產地,比如新彊和田玉便有戚  相似文献   

14.
各种工艺艺术品的价值,均可从艺术、材质、工艺和历史研究价值四大因素进行评价。单从整体上讲,能全面具备这四大价值因素的工艺艺术品种,除玉器外所剩寥寥无几;但从个体上讲,现在能见到的四大价值因素齐备的玉器就很少了,大部分只侧重于一两个价值因素方面。根据玉器价值因素的侧重面、产生年代和珍贵程度,玉器的价值可归纳为两大价值类型:一是各种价值因素的价值量均较低的商品类玉器,二是有一种或数种价值因素的价值量较高的收藏类玉器。  相似文献   

15.
何松 《珠宝科技》2008,(2):56-62
以中国原始社会解体,建立夏商周三朝奴隶制国家取得的玉器杰出成就为基础;以人类跨进文明社会,造就的中国玉器支上首次高峰期为切入点。用科学的态度,求实的观点对夏商周三代玉器的总体面貌、整体模式,时代风格、仪仗用玉、主要成就、工艺特色、创新形式、表现手法、艺术特征、礼玉文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与评价。对三代创新玉器,特别是西周在玉与铁的复合材料工艺上的创新成果奠定的玉器工艺学基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历史贡献、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进行了阐述。对三代(夏商周)玉器与政治、宗教、道法融为一体;以礼用玉、以玉节礼,格调统一的礼玉文化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有的玉料颜色表现是单色的,如珊瑚、青金石:有的玉料颜色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翡翠.有绿、红、白等色:有的翡翠还含有粉、黄、黑等颜色。玛瑙的颜色就更多.有红、黄、蓝、白、紫、黑以及其它多种颜色。辽宁岫玉,绿是其本色.但也常常夹杂一些红、黄、黑、白等颜色。南阳独山玉,其色也十分繁杂。就是白玉,也不都是洁白无瑕的.有的含糖红色,有的含有墨色。玉石上的这些天然颜色.正是创作俏色艺术品的基本条件。在玉器上把玉石上的天然色彩运用得很恰当很绝俏,这在玉器行业里称之为俏色。中国玉器历来以选料精,加工难,设计绝妙而为世人所称道,而俏色玉器因其玉料颜色利用与造型设计二者达到天然浑成,更显中国玉器之精妙,俏色玉器是中国玉器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17.
从古史传说的角度看史前玉器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3,15(5):27-30
为了全面探求中国玉文化的渊源,对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三大变革与相应考古玉器作了探讨。认为:史前玉器中的玉律管对产生我国最早的音律和度量衡制起着重要作用;考古玉器诸多实物的品种、形制、结构及用玉习俗都反映了氏族图腾以至史前政治中的玉崇拜的盛况,是实行“绝地天通”举措以后社会变革的重大成果。指出:史前玉器的高度发展加速了我国古代礼仪文明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玉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蓓莉  孙凤民 《中国宝石》2000,9(3):130-141
玉器的价值评估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估人必须熟知制作玉器的原材料的质量和价值,二是能正确判断玉器的设计用料水平和制造工艺及有关的费用,三是必须熟知中国玉文化历史和玉器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只有全面了解玉器的各个方面,才能进行玉器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清代玉器是中国玉器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特别乾隆时代的玉器,也是现代和当代收藏市场的主流藏品。清代康乾盛世为玉器的繁荣创造了物质基础,乾隆皇帝对玉器的特别爱好推动了玉器的大繁荣与发展,大量的皇家治玉——造办处制作的宫廷玉器,作为皇宫珍玩和赐赠大臣的礼物留存于世,成为200多年来古玩行业仅次于瓷器、字画的主要商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宝石》2013,(9):174-177
古玉鉴赏 原始社会至汉代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原始社会的玉器非常吕盛,在东北有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原有裴李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玉器;在四川有三星堆文化、大溪文化玉器;在两湖地区有石家河文化玉器;在安徽有凌家滩遗址玉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