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波  张伟 《建材地质》2011,(1):35-37
研究了硅藻土对水相中Sr^2+的吸附过程,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对水相中的Sr^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溶液pH值是影响硅藻土吸附Sr^2+的重要因素,在强酸性环境下,硅藻土对Sr^2+的吸附效果较佳。硅藻土对Sr^2+的去除率随着硅藻土用量增加而增大,随着Sr^2+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降低;吸附量则随着硅藻土用量增加而降低,随着Sr^2+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大。动力学研究表明,硅藻土对Sr^2+的吸附是快速吸附过程,吸附进行到60min时,去除率和吸附量达到吸附平衡的95%;吸附过程较好地拟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胞外聚合物对Cu2+、Cr3+和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天津大学中水回用系统的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为原料,采用热提法从中提取出了胞外聚合物(EPS)。经分析,该EPS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糖,含有的主要官能团为羧基、羟基和氨基。研究了EPS对Cu^2+、Cr^3+和Ni^2+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EPS吸附Cu^2+、Cr^3+和Ni^2+三种重金属离子的适宜pH值分别为(3~5)、(4~6)、(4~6),适宜的投加比(EPS:重金属离子)分别为(1.8:1)、(1.6:1)、(2:1);EPS对Cu^2+、Cr^3+和Ni^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0.81、0.62、0.50mg/mgEPS。EPS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不同,对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饱和后对其他重金属离子仍有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锥形瓶静态实验,研究不同参数下负锰滤料对水中锰(Mn2+)的去除效果.实验表明:滤料粒径为2mm时,Mn2+的去除率及实际应用效果最佳;随着负锰滤料投加量的增加,Mn2+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滤料对水中的Mn2+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若体系中有Fe2+存在,不利于负锰滤料对Mn2+的吸附;负锰滤料对Mn2+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4.
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Pb2+,Zn2+, Cr(Ⅵ),Cd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剂用量对膨润土吸附重金属离子Pb^2+,Zn^2+,Cr(VI)和Cd^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pH值、吸附时间及吸附剂用量条件下,膨润土对Pb^2+,Zn ^2+,Cd ^2+的吸附效果均优于其对Cr(Ⅵ)的吸附效果;pH值是影响上述吸附的重要因素,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是上述吸附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改性沸石对Cr(Ⅵ)吸附的影响因素,即研究了溶液酸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和Cr(Ⅵ)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反应是主要吸附形式;改性沸石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式,属于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6.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对水中As(V)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吸附As(V)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不同pH和溶液中共存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吸附As(V)的最佳pH为4~6,在pH为5.5左右的时候达到最大去除率99%;受氟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影响较大,硝酸根和硫酸根基本无影响,而氯离子有促进吸附的效果;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很好地拟合,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15.7mg/g;其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西宁盆地坡缕石粘土对Cd^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改性方法、搅拌时间、粘土投加量、吸附温度、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a2CO3改性时,Na2CO3与粘土最佳配比为3∶100;吸附的适宜条件为:搅拌时间50min、粘土投加量1.5g/100mL Cd^2+溶液、吸附温度20℃;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Cd^2+在粘土上的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西宁盆地坡缕石粘土对Cd^2+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粘土投加量为每100mL Cd^2+溶液2.5g时,处理后溶液中Cd^2+含量下降到0.1mg/L以下,符合GB8796-1996第一类污染物最高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和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吸附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该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饱和吸附量约为146.37mg/g.pH对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的影响较大,随着pH的增加,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量增加;对于初始浓度为10mg/L,体积为100mL的含锰溶液,要达到最大去除效果,酸性水钠锰矿的最适投加量为15mg.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曝气的条件下,酸性水钠锰矿可以促进水中溶解氧对Mn(Ⅱ)的氧化,最大氧化量为46.79mg/g.pH对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氧化的影响较大,随着pH的增加,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氧化量增加,pH的最佳范围为9~1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壳聚糖/PVA微粒吸附对硝基苯酚(PNP)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获得在其吸附最适pH为8,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降低;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G^0、△H^0和△S^0,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放热过程;对实验数据运用相关数学模型拟合,得出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模型,吸阿过程动力学更适合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石墨烯对水中兽用抗生素FF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吸附FF动力学、等温线以及不同pH和溶液中共存阴离子、抗生素的影响,并对吸附剂石墨烯进行了表征和再生性探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吸附FF的最佳pH为2~7,氯离子对石墨烯吸附FF有轻微抑制作用,而硫酸根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对吸附没有影响。石墨烯的吸附不具有选择性,三种其他抗生素都对石墨烯吸附FF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为氯霉素>盐酸林可霉素>氨苄霉素。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12.10 mg/g,对FF具有良好的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FF在石墨烯上的吸附可能受静电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吸附再生实验证实,石墨烯是一种高效且可重复使用的去除水中FF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
合成碳羟基磷灰石对废水中锰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废弃的蛋壳制备碳羟基磷灰石(CHAP),研究了其对废水中Mn2+的吸附作用,并探讨了CHAP用量、Mn2+浓度、温度、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6、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1 h、CHAP用量为3 g/L、Mn2+初始浓度为70 mg/L的条件下,CHAP对Mn2+的去除率可达到97.9%,吸附容量为22.84 mg/g;CHAP对Mn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反应是自发放热过程;H0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CHAP对Mn2+的动力学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2.
Cu^2+、Cd^2+和Cr^6+对孔雀鱼的单一与联合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岩  孔强  付荣恕 《供水技术》2009,3(6):10-12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Cu、Cd和Cr等重金属对孔雀鱼的单一与联合毒性效应。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暴露时间为24,48,72和96h时,Cu^2+对孔雀鱼的LC50分别为5.70,4.02,2.95和2.36mg/L,Cd^2+对孔雀鱼的LC50分别为23.24,20.15,18.07和17.71mg/L,Cr^6+对孔雀鱼的LC50分别为88.56,65.21,47.81和43.40mg/L。3种重金属离子对孔雀鱼均为高毒性,毒性大小为Cu^2+〉Cdh〉Cr^6+。联合毒性试验表明:当浓度比为1:1或1:1:1,Cu^2+与Cd^2+、Cu^2+与Cr6+、Cd^2+与Cr^6+以及Cu^2+、Cd^2+与Cr^6+共存时的联合毒性均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处理后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对甲醛的吸附进行研究,考察了BC对甲醛吸附的影响因素如不同BC添加量随吸附时间、溶液pH值、甲醛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BC对甲醛的吸附模拟和吸附等温线模拟.结果表明:BC对甲醛的吸附平衡特征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其对甲醛的吸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半干法制备羟基钙膨润土,测定了阴离子容量和钙离子含量,并进行了XRD和FT-IR表征,同时利用其处理了含氟废水。结果表明,羟基钙膨润土对含氟废水处理时间短,160min即可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随温度、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酸性条件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当pH值为1.72时,羟基钙膨润土对氟的最大吸附量为31.83 mg/g;其吸附等温曲线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表明吸附过程更接近多层吸附,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在吸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5.
对土壤中原油的解吸动力学及土壤粒径、pH值和温度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原油的解吸动力学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原油污染土壤粒径越小,解吸的原油量越多;在pH值2~12范围内土壤中原油的解吸量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油的解吸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COD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涂膜炭填充率为20%、炭水比为0.5、极板间距为10cm、电流密度为57.1mA/cm^2、曝气量为0.2m^3/h、Fe^2+浓度为1mmoL/L、pH值为4的最佳条件下,电解180min后,对COD的去除率为80.8%,明显高于电Fenton法(58.83%)和三维电极法(69.64%);三维电杉电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降解符合拟三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当原水COD为1634mg/L时,动力学常数k=2.197×10^-8L^2/(mg^2·min)。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影响消化气中H2S含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c(SO4^2-)=5mmol/L,COD=4000mgO2/L,c(Fe^2+)=20mg/L,c(Cu^2+)=20mg/L时,消化气中H2S含量最小为13.1μg/L.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氢氧化铁做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体中As(Ⅲ)的吸附作用,探讨了pH、离子强度、干扰离子对As(Ⅲ)吸附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铁能够在较宽的pH范围(pH为4.1~8.5)有效吸附As(Ⅲ),其吸附等温线能够用Langmuir吸附模型很好地描述,最大静态吸附容量为9.09mg/g,吸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获得在酸碱介质中稳定性好、溶胀率小的壳聚糖/PVA微粒的基础上,探讨了时间、pH、温度等因素对壳聚糖/PVA微粒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pH是影响吸附量最主要因素。在平均粒径为200μm,最适pH=3、28℃振荡240 m in其吸附量达200 mg/g以上,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吸热过程。对实验数据运用相关数学模型拟合,得出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动力学更适合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20.
刘效峰 《山西建筑》2007,33(28):346-347
为提高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研究了Fenton试剂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H2O2和Fe2+的摩尔比、反应温度、pH值以及Fenton试剂的总加入量等条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发现:pH值约8.6,温度50 ℃,H2O2/Fe2+为4,1.5倍化学计量需求量的Fenton试剂可以取得最高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