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雷达组网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坚 《现代雷达》2006,28(4):14-17
借鉴美军C4ISR体系结构相关研究成果,简要介绍软件体系结构的开发方法和内容,针对雷达组网在预警探测领域的特点,给出雷达组网中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从作战视图、系统视图和技术视图三个方面描述雷达组网软件体系结构,包括软件体系结构框架、设计模式、软件构件与重用和模型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满足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刘凤 《现代雷达》2016,(5):12-15
分析了软件构件技术在软件化雷达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并将软件构件技术引入到雷达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对雷达系统进行领域工程建模,生成了软件化雷达体系结构和层次化的软件体系结构,用于指导后续的领域设计与构件设计实现。在软化件雷达开发过程中使用构件,可以充分复用雷达系统的开发过程、需求分析、软件体系结构和领域构件等, 进而有效提高软件化雷达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3.
软总线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说明。给出了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下构建系统时,采用的主流系统架构——"软总线+软构件"的体系结构,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论述了基于软总线体系结构的系统开发过程。介绍了CORBA、EJB和COM/DCOM/COM+三种主流组件技术,分析比较了各技术特点和相互间的发展关联关系。对软总线技术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沈立炜  彭鑫  赵文耘 《电子学报》2009,37(Z1):140-145
 软件产品线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与质量的有效途径,它以体系结构(SA)为蓝图,定义组成产品线的构件与构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指导基于构件的应用产品组装实现.现有的基于接口连接式的体系结构仅能描述构件间的直接交互,却无法支持产品线可变性所带来的更为复杂的构件交互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扩展方面机制的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建模及构件组装实现方法,其核心是一套扩展xADL2.0、结合面向方面机制的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它能支持基于可变性的产品线体系结构设计与定制,并指导应用产品的构件组装过程.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原型工具FdSPLC,提供对体系结构的可视化建模以及应用产品的自动化生成.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消息总线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青鸟软件生产线的实践为背景,提出了基于层次消息总线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JB/HMB,并设计了相应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JB/SADL,该语言支持从接口、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三个方面刻画构件.采用JB/SADL,可以方便地进行软件体系结构的构造、细化和验证,并具有快速生成原型的能力,还支持代码框架的自动生成和系统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生产管理系统功能及其EAI方案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并以CAPP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Web服务接口设计与实现。在.NET平台框架下,结合科研院所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管理特点,基于软件复用技术的B/S模式分层体系结构和分布式Web服务技术的企业应用集成(EAI)底层数据集成方法,实现PMS系统与CAPP等旧有遗留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解决了科研院所类企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孤岛"和数据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构件软件体系结构产业,发展和概念模型,结合国际上的先进成果和我们自己的开发经验,经基于构件软件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阐述了自己的认识,本文结尾提出了对于构件体系结构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建立随机Petri网性能计算软件的软件体系结构为目的,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在对性能计算软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而实现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提出由三个主要构件组成的性能计算软件体系结构:人机交互模块,主控模块,性能计算核心模块。做出该软件体系结构适用于基于基本建模理论性能计算软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不断涌现。为了构建高效可靠的教务系统,在设计时采用基于DCOM模型的多层体系结构和面向构件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构件化思想开发的系统。此教务系统集成平台为一个三层C/S结构的系统,实现中间件的功能。在此论述了该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功能和系统架构。该系统的开发为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并将软件复用的思想更好地应用到开发领域中。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组件与Web服务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布式组件技术将事务逻辑和系统服务相分离,简化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已经成为企业应用开发的主流技术.但缺乏Web接口和通信协议难于穿越防火墙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在Internet环境下的应用。Web服务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主要用来开发基于Internet的服务。针对分布式组件技术在Internet环境下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的局限性。提出了分布式组件技术和Web服务集成的方案,并以CORBA为例说明了集成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贺慧琳  王志刚 《信息技术》2005,29(12):38-40
基于构件的开发(CBD)是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方法。为了能使构件达到最大程度的复用,CBD需要采用统一的描述方式。统一建模语言(UML)在用于基于构件的开发中使得对构件的描述统一起来,提高了构件的标准化和推广了构件的应用范围。介绍了基于构件的开发(CBD)方法的有关概念,以及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建模机制。通过一个图书管理系统来考察在采用CBD方法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如何使用统一建模语言进行构件建模,并给出了建模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2.
As 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 (CBD) rapidly spread throughout the software industry, a comprehensive methodology is needed to apply it more systematically. For this purpose, a new CBD methodology named Magic & Robust Methodology Integrated III (MaRMI‐III) has been develop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MaRMI‐III by its constituent processes and claim that it can be used to support system developers conduct CBD in a consistent manner. First, we review the CBD approach to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CBD methodology, and then we explain th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MaRMI‐III which are considered necessary to the CBD environment. Next, we explain a process model of MaRMI‐III which separ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and prescribes well‐ordered activities and tasks that the developer should conduct. Each phase forming the Process Model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its objectives and main constituent activities. Some techniques and workproducts related to each phase are also explained. Finally, to examine the usefulness of MaRMI‐III, an analytical comparison with other CBD methodologies and the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3.
To enhance the productivity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 time to market, software developers have recentl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 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 (CBD) approach due to the benefits of component reuse. Among CBD process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usable components is a key but difficult process. Currently,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depends mainly on the intuition and experience of domain experts. In addition, there are few systematic methods or tools for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that enable domain experts to identify reusable compon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atic method and its tool called a component identifier that identifies software components by using object‐oriented domain information, namely, use case models, domain object models, and sequence diagrams. To illustrate our method, we use the component identifier to identify candidates of reusable components from the object‐oriented domain models of a banking system. The component identifier enables domain experts to easily identify reusable components by assisting and automating identification processes in an earlier development phase.  相似文献   

14.
Workflow Solu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T acknowledges that workflow technology is now mature and ready for use as a core component of operational support system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se of workflow as the central application service that interacts with new and legacy system applications, and supports users in managing their work.Advances within BT have created a process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at provides a common approach, a comm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an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This method has now been used by several developments, with more under way.The use of workflow technology in this way has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time to market, reduce development costs, and reduce operational costs, for medium-to-large-scale enterprise-wide developments throughout BT.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下,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信息的优化应用,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发展。而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搭建数据库是实现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途径。文章对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控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旨在能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数据库技术应用的最优效益。  相似文献   

16.
冀磊  黄焱  汪洋 《电子科技》2019,32(5):21-27
随着通信体制的日益发展,对应的解调算法也呈现多样化的形态。结合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研究高效、快捷的解调器开发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文中利用软件无线电的思想和组件化方法,研究基于组件的数字解调器软件重构技术设计了解调器软件重构模型来解决重构的难题,并建立了解调器开发组件库。基于研制的组件库及解调器软件重构模型,以16QAM连续信号解调为目标,设计并基于新组件进行集成化开发,形成新的功能。通过测试,从误比特率对比验证重构的正确性及源代码复用率分析的角度证明,新方法的开发效率提高了71.63%。  相似文献   

17.
呼叫中心是将通信、计算机网和信息技术紧密融合的基于CTI技术的系统。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标准化、客户化和定制化成为了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而呼叫中心作为实现这些重要手段的方式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中小型企业和电信运行商的关注。简要介绍了小型呼叫中心的组成、硬件和软件架构,并以某燃气公司的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为例,介绍小型呼叫中心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军强 《电子测试》2014,(11):75-77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与日俱增。针对应用层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安全问题。本文利用ASP组件技术,实现了角色权限组件和登录组件,保证了具有不同角色的用户能够登录不同的界面,加强了系统的安全管理,解决了系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钧 《通信技术》2008,41(2):138-140
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了通信和电信技术的CTI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提供各类新型增值业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为电信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收益.文中重点阐述了CTI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数字调度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数字调度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数字调度系统软件如何实现各坐席间的通信和调度.文中通过采用自上而下的三层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可以通过操作平台方便进行信息的交互的数字调度系统的软件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和军事战略的发展,舰船平台将广泛采用隐身化、射频集成、集成上层建筑等新技术,以及新体制信息系统、定向能装备等新型装备,以满足对平台性能和体系作战能力的要求,由此复杂舰船平台将面临着由平台内部、编队体系内、战场强电磁脉冲等电磁环境导致的电磁环境适应性问题.通过电磁计算进行复杂舰船平台电磁环境效应量化设计是实现复杂舰船系统级精确电磁设计的关键手段,是保障用频舰船适应平台内外电磁环境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以电磁计算在复杂舰船平台电磁环境效应数字化设计中应用与面临的挑战为主题,阐述了复杂电磁环境内涵,综合归纳了电磁计算在舰船平台领域国内外应对电磁环境效应的应用现状,深刻分析了复杂舰船平台电磁环境效应控制和电磁量化设计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等,最后提出了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