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冷床上卸钢系统和四辊轧机开卷机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原液压系统进行了改造,经改造后的系统,减少了油液的泄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小了维修强度,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张咏松  王刚  刘炜  刘爱平 《衡器》2007,36(3):15-17
本文讨论了几种动态称重信号去噪的算法,分析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对其中的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摒弃了繁杂的模型参数估计并结合平均算法,从而简化了处理过程.在实际测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柏青  钟康民 《机械制造》2007,45(6):63-6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直线电机驱动的复合传动增压装置,对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工作原理图,对系统的输出流量与输出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式.该装置实现了液压油的封闭式循环,减轻了油液对环境的污染,技术功能较为完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维精密转动定位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柔顺机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一维精密转动定位平台.首先建立了平台的数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平台的最优尺寸.利用有限元软件验证了理论建模和优化结果的正确性.制造了原型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平台进行了标定,并分析了平台的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5.
闫伟  尹松  杜劲 《机械工程师》2007,(3):111-112
简述了抽油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阶段抽油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现阶段油田生产的特点,分析了节能抽油机的发展趋势.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抽油机节能改进的方向.提出了"一机双井"的工作模式,做了简单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微型电机轴的绿色加工方法,它突破了微型电机轴传统的加工方法,改车削两端半球面为冷镦,变外圆磨削为冷拉.由于是无切屑加工,节省了材料;由于取消了热处理,节省了能源;由于省去了磨削工序,节约了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因而实现了微型电机轴的绿色加工.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制造是企业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以某大型半导体封装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需求为基础,分析了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设计目标,建立了功能模型,设计了系统结构,给出了实现技术.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企业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模块化机器人模块划分与重构的关系,总结了模块的划分原则。对关节型机器人进行了模块化分,建立了含有五种单元模块的模块库,并对其可实现构型进行了拓扑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坐标系建立方法,基于旋量理论和指数积公式推导出了每个单元模块的变换矩阵,得出了适用于关节型机器人构型变化的正运动学方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拓扑构型分析及运动学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VE型分配泵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优势,探讨了虚拟设计在VE型分配泵中的应用.对VE泵传动系统中各关键零部件(传动主轴、十字块、端面凸轮等)进行了应力响应分析和模态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介绍了虚拟装配技术的必要性,给出了VE型分配泵虚拟装配的爆炸效果图.找出了VE型分配泵各传动件断裂的原因.为结构设计的改进提供了依据,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企业车间质量管理的功能需求,分析了集成环境下车间级的产品质量管理功能模型,建立了基于组件技术的质量管理系统结构框架,开发了网络环境下车间级的生产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了车间内质量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提高了车间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与车间管理系统中其他系统实现了集成,同时组件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为系统各模块的后续开发维护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型汽车在用户使用较短的时间内变速箱出现裂纹的问题,进行了试验振动分析。提出并实现了整车联结状态下的试验振动测试与模态分析,以及汽车运转状态的振动试验分析,得到了变速箱的固有频率和纵向振动模态。找出了在常用典型档位和转速情况下不平衡量对变速箱振动幅值的影响、不同减振器刚度对变速箱振动的影响,并进行了在复杂路况下对变速箱的动强度测试与分析,由此确定了变速箱的薄弱部位并找出了变速箱破裂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前ERP系统在开发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ERP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系统的开发周期比较长;二是ERP产品的刚性太强,系统的柔性差,适应性不强。针对上述问题,论述了可重构ERP软件开发方法,阐述了可重构ERP软件开发的主要技术,提出了可重构的ERP系统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13.
FSK是铁路运行系统中的速度控制信号,为确保信号精度,运用FPGA和单片机技术设计了基于FSK信号特征和各项技术指标的实时监测软、硬件系统;通过对FSK信号测量数据的理论分析,建立了FSK信号低频、载频、相位数据的解算方法,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说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实现了对FSK信号质量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环境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国内外环境分析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对美国EPA、日本JIS和我国现行的标准法系列和统一方法进行了比较,还报道了GFAAS测定的样品消解中,可能由于用水及酸类引起的沾污问题,同时对国外GFASS法直接测定固体环境试样进行了报道,环境形态分析是AAS法的主要应用领域,且该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很快,以As、Pb、Sn的形态分析为重点,介绍了GC-AAS、HPLC-AAS、IC-AES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同时,对于使用不同的固体样品处理方法,使用AAS测定定重金属也进行了介绍,本文引用至1999年国内外文献44篇。  相似文献   

15.
采用X射线法测量了Ni-P-Si3N4复合镀层经热处理后在镀层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并与Ni-P镀层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着重分析了镀层残余应力和磨损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Ni-P-Si3N4复合镀层中P含量较低时为压应力,镀层磨损量较低;P含量较高时为拉应力,镀层脆性脱落严重,磨损量增大。对于NiP镀层,随着镀层中P含量的增大,拉应力逐渐增大,磨损加剧;而P含量较低时,表现为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16.
石墨因其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和良好的核能技术而用于反应堆中,但石墨受到辐照的影响。使其物理性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它的使用寿命。对我国部分国产细颗粒石墨,即等静压石墨和三高石墨,进行辐照行为研究,得到了石墨尺寸变化和热膨胀系数变化数据,分析辐照对石墨寿命的影响。并评价我国石墨辐照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循环流化床床内颗粒团动态参数和行为特性的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光散射原理的颗粒团运动速度、高度与浓度等多参数同时在线测量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二维冷态循环流化床试验台开展颗粒团参数测量,获得了颗粒经测量区造成的光强衰减信号,通过对上下测量单元光强信号进行互相关分析可获得颗粒团运动速度参数;对信号进行低通滤波,根据低频信号极值点时间差及运动速度测量结果,得到颗粒团高度参数;同时根据光强衰减程度计算颗粒团的浓度参数。由此实现了基于光散射原理的循环流化床床内颗粒团运动速度、高度与浓度多参数同时在线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在典型工况下,提升管中心区域颗粒团运动速度较为稳定,平均速度为3.81 m/s,近壁面区域颗粒团运动速度有较大波动且出现负值,平均速度为0.65 m/s;中心区域颗粒浓度较近壁面区域小;中心区域颗粒团高度主要分布在20~40 mm区间,近壁面区域颗粒团高度主要分布在30~60 mm区间。这为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的形成、结构及其运动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包的CDMA窄带干扰自适应抑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MA通信中的窄带干扰是其主要干扰类型之一。文章首先综述了目前比较先进的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变换域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技术:自适应小波包时频抗干扰技术和小波包自适应滤波技术。针对上述小波包分解过程是按小波包基顺序排列而非按频带顺序排列不利于干扰分析和定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按频带顺序排列的小波包变换的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技术,详细说明了其基本思想。该技术便于工程上干扰分析及抑制。  相似文献   

19.
微波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无损检测技术宾些年来发展迅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为数不多。文中介绍了微波无损检测的原理、特点、方法。通过与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核辐射无损检测技术的比,指出了微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独到之处。介绍了微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场合,并对其在火电厂中的应用情况举例加以说明。最后阐述了微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依据热泵技术在多效蒸发中应用的特点,结合蒸发浓缩过程成本分析,提出了更加具有经济性的间隔式多效蒸发热泵流程方案,并结合实际蒸发工艺数据设计了配套的两级蒸汽喷射式热泵.指出了热泵蒸发的经济效益在不同工艺过程中差异性较大的原因,并在归纳计算热泵蒸发的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对比了普通多效蒸发热泵流程与间隔式多效热泵流程在蒸汽经济性上的数值大小,指明了间隔式热泵流程能大幅度不但具有很高的热能利用率,还能大幅降低多效蒸发有效总温差,尤其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低温蒸发浓缩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