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哥伦比亚化学品公司新近开发的干涉显微技术(IFM)是将光学显微技术得到的景化结果与快速表面粗糙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能快速地测量炭黑分散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在细粒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在深入研究浮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以往研究浮选过程的测量方法,提出了近年来最为先进的流体力学光学测量技术PIV和高速动态显微摄像技术,利用其测量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无干扰等优势,可以实现对宏观、微观尺度的复原流场、矿化过程的测量。PIV可展现流场的流态,得到所需的各种指标、参数;高速动态显微摄像技术可直观观察到颗粒气泡在流场中运动、矿化过程。利用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可深入研究流体动力学和选矿,实现流场稳定和最佳流态,也可研究强化矿化微观过程,最终实现浮选动力学的改进和分选指标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射光与阴极发光光学显微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来解释2种工业用MgO质耐火材料的蠕变性能。  相似文献   

4.
1新技术在混炼过程中,胶料过度混炼会增加生产成本,而填充剂在胶料中分散不均匀则会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产品报废。表征填充剂分散度的最古老而又很重要的方法是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对胶料薄切片进行分析。但是这种技术受到了显微切片技术的限制,因为需要花费很大精力而且耗时较长,不适用于常规的、快速的分析。表征填充剂分散度的较快速、相对廉价的方法是分析制备试样时对试样进行切削后形成的表面粗糙度。该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试样制备较为容易,然而,对试样表面粗糙度的结果进行量化通常较为困难。因此,把光学显微技术…  相似文献   

5.
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结晶角度出发对柴油低温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X射线衍射法、光学显微技术、热力学研究、热分析技术和分子模拟技术等测试技术的应用。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6.
杨迪  杨杰  鲁瑶  邸学  李娜  王添敏 《广东化工》2024,(5):135-138
目的:建立基于光学显微技术的淀粉粒计量方法,并应用于中药三七中淀粉粒的计量。方法:基于光学显微技术的原理,利用淀粉遇碘液变蓝紫色的性质,采用稀碘液对淀粉粒染色;利用Image J软件对染色的淀粉粒进行自动计量。以中药三七粉末样品为测量材料,对稀碘液浓度、样品浓度、显微测量区域进行考查。结果:以0.002 mol/L浓度的稀碘液、15 mg/mL的样品浓度、显微测量9个区域为最佳实验条件,对样品中的淀粉粒面积占比进行测量。此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重现性的RSD均小于10.5%,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采用该方法测定三七中淀粉粒,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等级三七中淀粉粒的面积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淀粉粒变化规律为:40头>60头>120头>无数头>筋条>绒根≈剪口。结论:本研究建立基于光学显微技术的淀粉粒计量方法,在不同规格等级三七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为植物样品中淀粉粒显微计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7种单煤焦和1种配煤焦不同层次强度的影响因素。在焦炭显微特征中,影响因素较大的是焦炭平均壁厚B和光学各向异性指数H1。显微强度直接受焦炭孔壁的光学组织组成影响;结构强度受气孔率P和B影响较大;M40、M10主要取决于B和H1;CSR除受孔壁的厚度和孔壁的光学组成影响外,还与灰成分关系密切。对煤岩煤质指标参数影响较大的是炼焦煤的Rmax、S、∑I和G。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熔覆WC复合厚涂层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Ni基合金和Ni包WC粉末混合均匀后事先涂覆在低碳钢基体上,通过非压缩弧等离子熔覆设备在低碳钢上制备Ni包WC复合厚涂层。涂层分为三种重量百分比Ni包WC粉末,分别为5%,10%,15%。应用X衍射(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分析对涂层成分、微观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涂层和基体之间形成冶金结合,XRD显示主要的相是γ-Ni周溶体,以及Fe2B、Fe3B相和M23C6、M7C3相。发现等离子熔覆区的显微硬度随着Ni包WC粉末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9.
美国哥伦比亚公司近日报道,该公司用一种光学干涉显微术,来观测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效果。该方法是用刀片在橡胶试片上切出切口,利用光学干涉原理,观察胶片的切口,并测定其表面的三维粗糙度。该粗糙度与炭黑分散度呈良好的相关性。从而,可以测量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度。该方法的优点是,采用现代技术,提供快速而精确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温(430°C)盐浴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氮化处理,研究了氮化时间对渗氮层组织、显微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面显微硬度计、光学显微镜分析了渗氮层的相组成、显微硬度、截面形貌和厚度。结果表明,304不锈钢表面的渗氮层厚度和显微硬度都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氮化处理1h得到的渗氮层由单一的S相组成。经盐浴渗氮处理的304不锈钢,其耐Cl-点蚀性能得到改善,430°C下氮化4h得到的渗氮层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