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蔗产量与大伸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受日照、降雨、积温影响甚大。尤以是在甘蔗的大伸长期间。甘蔗产量的高低,取决于甘蔗生长量的大小。甘蔗的生长量大小,又与甘蔗的生长期,特别是有效伸长期的长短关系极为密切。而影响甘蔗有效伸长期的长短,起主导作用的是气温的高低。一般来说,甘蔗的有效伸长期开始于20℃,月平均气温超过  相似文献   

2.
甘蔗是一种生长期长的作物,需要有一定的生长期才能获得经济上合理的产量。在印度的亚热带地区,秋植蔗因为生长期较长,所以原料茎产量比较高,春植蔗产量比较低,迟种甘蔗产量更低(表1)。在许多  相似文献   

3.
云南蔗区传统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2~4月下种,前期气温低,种苗萌发时间长,错过6月份这一大伸长生长的黄金期,且甘蔗的有效生长期短,导致甘蔗单产和产糖率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种植制度,即在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下种,加上覆盖地膜,在温度低的月份里完成萌发期,低温期后温度回升时进入分蘖期,缩短萌发分蘖时间,从而延长有效生长期,进而增加甘蔗产量和糖产量。并将该种植制度在云南省瑞丽糖厂、云县幸福糖厂和云县甘化有限公司推广实施。结果表明该种植制度实施后糖厂的入榨量和产糖率具有明显的提升,在云南蔗区实施的丰产优质种植制度取得了极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赤红壤蔗区是我区的主要蔗区,由于受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甘蔗产量低,单产长期徘徊在57-60t/m^2,本文简要分析了赤红壤蔗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及制约甘蔗生产的主要生态因素,并根据在赤红壤蔗区贵港试验区实验4年的“赤红壤区甘蔗两高一优综合技术研究”的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探讨了实现甘蔗高产优质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5.
前言为了不与粮林争地,大面积发展葡萄基地,在长兴将是向丘陵地带的荒山坡进军,而丘陵地带大都是低丘红壤。据长兴县土办调查泗安区低丘红壤面积达81,701亩,占旱地总面积的55.2%。因此,分析论证低丘红壤土的特征及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相应的栽培措施,成为当前我县发展葡萄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甘蔗与其他能源作物的发酵成分、经济产量、单位面积的车用乙醇产量、成本和效益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结果指出:甘蔗的发酵成分更易转化成乙醇,经济产量比其他能源作物高3~8倍,单位面积的车用乙醇的产量是其他能源作物的3~7倍,生产等量车用乙醇需要的土地是其他能源作物的1/15~1/3,原料成本比其他能源作物都低,经济效益比其他能源作物都高,公顷经济效益是其他能源作物的4~40倍.所以,甘蔗是车用乙醇产业首选的原料作物.  相似文献   

7.
湖南、江西、浙江的大部分属长江中下游亚区,部分属于瓯闽南岭黔东南亚区,在发展糖业生产上共同的特点是:1、甘蔗生长期较短,只有220~260天,一般只有240天左右,到开榨时,甘蔗尚不够成熟,因而甘蔗蔗糖分低,直接影响到产糖率  相似文献   

8.
甘蔗是头陀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虽然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甘蔗地采用二熟制栽培,普遍存在复种指数低、单位面积产量低(平均亩产红糖600斤左右)、经济效益低(亩收入250元左右)的“三低”状况,影响了甘蔗生产的发展。自1979年推广蔗地合理间套种洋葱、黄豆、青菜的耕作制度后,已经获得增产增收显著效果。1982年全  相似文献   

9.
浙江义乌县地处北纬28.5度,东经120度。常年无霜期265—267天,甘蔗育苗移栽已有悠久的历史,广大蔗区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甘蔗育苗移栽已成为我县蔗农攻克春寒,实现早植,延长生长期,提高单位面积蔗、糖产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济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解放以来,我省的蔗糖生产,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蔗区不断扩广,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积累了丰富的高产栽培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大面积高产稳产和高额丰产的典型。但由于我省蔗区属我国甘蔗主产区的北界,全省甘蔗平均亩产仅3~4吨,出糖率更低,仅  相似文献   

11.
低丘红壤蔗园秸秆还田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低丘红壤蔗园土壤瘠薄、红糖产量低现状,采用不同量、方法秸秆还田,对糖蔗增产效果进行试验其中亩施400kg蔗叶作基肥和400kg套作秸秆作追肥连续施用效果最显著,适宜大田推广应用。试验还对秸秆还田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增加经济收入,改土增肥,节省工本,是低丘红壤地区蔗园高产稳产和物质循环利用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赤红壤区氮钾肥用量对不同品系甘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赤红壤区不同品系甘蔗最佳氮钾肥用量,为甘蔗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供试甘蔗品种为粤糖55号、桂糖32号和柳城05-136。按N和K2O不同施用水平配比(低水平375 kg/hm2、高水平450 kg/hm2)设置低氮低钾、低氮高钾、高氮低钾、高氮高钾各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蔗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不同品系甘蔗的出苗及分蘖有显著影响;低氮低钾配比处理有利于粤糖55号增产;高氮高钾配比处理有利于桂糖32号增产;高钾水平处理有利于柳城05-136增产。低氮低钾配比处理下各品系甘蔗蔗茎中全氮、全磷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显著。不同品系蔗茎中全钾含量在不同氮钾配比下表现有所差异,差异显著。在强酸性赤红壤区,不同品系甘蔗苗期、分蘖期应注意调整氮钾肥比例,以利于甘蔗生长。但在甘蔗生长后期,氮钾肥仅对甘蔗单茎重有显著影响,不是影响该地区产量的主要障碍因子。需对其他养分进行调节或改良土壤来增加其产量。  相似文献   

13.
甘蔗是江西泰和县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由于土地限制,对进一步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极为重要。为此,在县科委的主持下,1987年在全县6个主要蔗区乡(镇)进行了甘蔗喷施稀土的试验和示范,共计面积  相似文献   

14.
云南甘蔗生产区域分布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电话访谈法、半结构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2007~2012年6年间云南省蔗区甘蔗面积、产量、良种覆盖面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情况进行调查,得出近年来甘蔗种植和技术应用现状及变化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云南各蔗区甘蔗种植条件与甘蔗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并阐述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差异及变化的根源。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甘蔗发展计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旱地甘蔗占我省甘蔗种植面积65~70%。耕作层浅瘠、保水保肥性能差、甘蔗产量低而不稳,是该类蔗区的突出问题。当前在国外,如夏威夷、泰国等对旱地甘蔗深松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已广泛推广应用。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拖拉机马力小,耕作面积不大等实际出发,我  相似文献   

16.
稀土能促进甘蔗生长,提高蔗茎产量;能提高甘蔗蔗糖分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改善甘蔗品质。在土质肥沃的水田蔗区,稀土主要是通过提高分蘖成茎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促进蔗茎的增粗而提高蔗茎产量的;在旱地蔗区,稀土主要是通过促进蔗茎的伸长和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而提高甘蔗产量的。  相似文献   

17.
我省地处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光热资源丰富,是全国甘蔗主产区之一。历年来甘蔗单产为全围之冠,但产量很不平衡,高产甘蔗主要分布在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的水田蔗区,一般亩产6~7吨,高的可达8~9吨;而占全省甘蔗总面积50%以上的丘  相似文献   

18.
美联度和模糊概率在甘蔗品种(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黄久凯等、甘蔗,1996,3(3).14~18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和摸糊数学中的模糊概率这两种方法,对我所‘’八五”完成的12个甘蔗中间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都能确定出供试材料中的优良品系,并达到高度一致性,其中后者更为简便易行、实用。甘啻每公顷产相]5吨白喜技术—一扬风刚等.甘蔗,1996,3(3),2]~23甘蔗单位面积效益值的高低取决于单位面积的原料蔗产量及蔗糖分含量,而原料蔗产录是基础,蔗糖分则是核心,只有两者的相对统一,才可获得最佳效益。如何使二者得以统…  相似文献   

19.
台湾糖业研究所的前身是1922年建立的甘蔗试验苗圃及甘蔗试作场,从事甘蔗栽培试验及甘蔗优良品种的引进与繁殖。1932年规模逐渐扩大,改称为台湾糖业试验所,设于台南市现址,开始奠定各项研究基础。1948年起从属于台湾糖业公司,1973年5月改称为台湾糖业研究所。台湾糖业研究所对发展台湾糖业,负有下列各项研究任务:(1)选育甘蔗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糖量;(2)缩短甘蔗生长期,改善  相似文献   

20.
云南蔗区水田坝地主要因萌发期和7月份大生长期和一产气候条件苛刻赞成宿根甘蔗产量低,但采取综合耕作载培技术措施可以改水田坝地甘蔗萌发条件,并能确保甘蔗高产伸长生产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