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民族精神的承继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族的命脉,创新则是一个有着光明前途民族的灵魂。21世纪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正确导向直接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恰当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中国能否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的有限性,顺利实现“和平崛起”及“和谐世界”理念的关键性因素。要在理性自信和创新转型中找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正确引导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民族主义思想教育与引导为重点写作内容,阐述了民族主义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中国大学生民族主义现状及其特征,并结合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义的现状及其特点提出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民族主义教育的对策,即:充分利用思政课平台,增强大学生民族主义教育时效性;帮助大学生区分和纠正国外对民族主义的错误认识;通过思政课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力量。青年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爱国情怀。形势与政策课程因为其独具的特点,在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培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阐述民族主义概念,比较中西方民族主义价值观的异质性,认为西方的民族主义生于民主、兴于民权、衰于扩张,而中国的民族主义生于文化、兴于国家主权、长存于民族包容之中。  相似文献   

5.
潘光旦的教育思想饱含民族主义的关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对近代教育的批评,对独具特色的乡土教育的关怀,构成了潘光旦教育思想中民族主义的特点。潘光旦的民族主义主要体现在对于民族成员本身素质的改良之上,他是理性民族主义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6.
利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育民族精神要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赢得青少年就是赢得未来。大学生是青年中掌握知识较多的一个群体,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尤显重要。长期以来,各高校都在对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途径、方法、手段等进行多方探索。位于江西的高校,如能很好地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来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进行民族精神培育有其…  相似文献   

7.
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 ,不仅要向大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教育 ,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并引导学生振奋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论文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构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体系,对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章从民族精神概念入手,阐明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和原因,最终指明了其培育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不仅要向大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教育,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引导学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只要民族存在,以维护民族利益为主旨的民族主义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分析民族主义的影响时,一般突出的是极端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而忽略了民族主义的积极影响。认为民族主义对我国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捍卫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以及保护民族工业,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的涵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从来就是最具凝聚力的一面旗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实践性与发展性、包容性与开放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对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在"冲突情境"下通常呈现出极化态势。"钓鱼岛事件"的发生引爆了国人的极端民族情绪。由于民众、媒体等多方博弈的均衡使得网络民族主义极化有了适合的场域,并由此演化成非理性的心理,尤其从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上深刻解构着国家形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发展、创新中,不断超越和升华。通过扬弃与整合,其精华不断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鲜元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确立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基因”;国学和民族精神的复兴,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输送了“精神血液”;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培育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伦理骨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浇铸“思想灵魂”。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语言,成为现代设计中一种特定的设计语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提高和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的自信心创造出富有东方韵味的设计作品,真正实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大学生普通话运用技能的培养是提高语言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四川省内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通过对2010、2011、2012连续三年的普通话测试数据统计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了四川地区高校大学生语言素质的现状并积极探索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提高人文素质弘扬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现代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复兴大业的基本内容之一.高校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人文自觉,对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针对职业装设计中的民族化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民族化并非是在职业装中简单地使用民族特征的设计元素进行迭加和计算,而要对民族文化精髓进行演绎和发扬,同时还要解决生产工艺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学习民族文化的内涵,领悟掌握民族文化是职业装设计民族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全面侵华后,全国各界民众秉承“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原则,以各种形式支援抗战。作为中国抗战力量之一的在华教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以救亡宣传、参军抗日、救助难民、坚持办学等形式,积极投入到“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反侵略战争中。在华教会大学师生的抗日活动得到政府要员和国民的一致赞许,也为取得抗战最终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公民意识"的培养,也应包括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外语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的一个重要途径;外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公民"的特殊使命,理应加强自身的"公民意识"培养,努力掌握全球化知识,提升全球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