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下扬子鄂东南南华系地层进行剖面测量,描述南华系地层岩性、砾石发育特征及其与顶底地层的接触关系,通过地层对比分析南华系地层沉积相及物源方向。研究表明莲沱组与下伏大药姑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底部砾石砾径3~15mm,向上砾径逐渐减小,区内常缺失古城组和大塘坡组,南沱组砾石砾径2~15mm,上部砾石比下部略增多,与上覆陡山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莲沱期四斗朱水库剖面离剥蚀区较近,物源丰富,斜层理发育,为河流—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郭源村剖面离物源较远,粒度相对较细,岩石呈灰—灰绿色,为三角洲前缘—临滨相沉积环境。南陀组砾石特征表明区内南华系地层物源来自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2.
鄂阳页1井陡山沱组页岩储层含气性及可压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储层主要有奥陶系无缝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寒武系牛蹄塘组和震旦系陡山沱组,其中震旦系陡山沱组页岩气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我国最古老地层的页岩气层,通过鄂阳页1井钻探获得了陡山沱组良好的页岩气显示,优质页岩厚度141m,现场岩心解析气含量可达1.8t/m~3,通过对比发现陡山沱组页岩储层特征与龙马溪组储层特征差异性较大,本文通过对陡山沱组页岩储层的含气性及可压性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陡山沱组页岩气储层勘探开发及压裂改造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一些学者认为鄂东南地区崇阳—通山一线,存在一条北东东向江南古断裂。作者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鄂东南地区上前震旦系—侏罗系的岩性、岩相及展布规律进行分析后认为:该区大部分地质时代沉积环境基本一致,全区岩性、岩相基本相同,不存在一条北东东向长期活动的江南古断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神农架蚂蝗沟地区新发现的南华系实测剖面综合研究,结合全国地层委员会提出的南华系建系的地层划分原则及中国地层表(2013),首次于神农架腹地新建了神农架地区南华系地层序列,并认为该地区剖面完整、顶底齐全,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对其地层序列与沉积相及环境分析,自下而上划分出下统莲沱组,中统古城组、大塘坡组,上统南沱组4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明确指出莲沱组时期海水变浅、气候开始转冷,出现冷暖交互气候条件下的灰黑色碳泥质沉积;古城冰期为海洋成冰作用的产物;大塘坡间冰期为滨浅海碎屑沉积间碳酸盐岩沉积;南沱期为大陆成冰期冰碛岩。  相似文献   

5.
鄂西地区锰矿含矿层包括南华系大塘坡组、南沱组以及陡山沱组.其中尤以大塘坡组中的锰矿最为重要,而长阳古城锰矿是典型矿床之一.此类锰矿与贵州、湖南以及重庆等地南华系大塘坡期锰矿基本特征相似,称之为"大塘坡式锰矿".锰矿赋存于南华系大塘坡组黑色岩系中.矿石主要为块状菱锰矿以及少量氧化矿石.矿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高Mn低Fe;微量元素中Nb/Ta、zr/Hf以及Y/Ho比值显示古城锰矿并非单纯的海相沉积作用成因,成矿时有较强的海底热流或热水沉积作用的参与;Fe-Mn-(Cu+Nj+Co)×10的三角图解以及logU-log/Th图解均投影于热水沉积区;稀土元素显示出成矿过程中的非热水沉积与热水作用混合的特征.综合认为古城锰矿锰的富集受近岸陆棚局部海盆环境的控制,为热水沉积与海相沉积的混合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6.
宜昌石板滩铅锌成矿带矿体位于震旦系陡山沱组工业磷矿层的顶板,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据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在黄陵背斜北翼、北东翼广泛分布的震旦系陡山沱组,不仅是区内优势矿种磷矿的含矿层位,也是铅锌矿化的重要层位,经进一步工作,有望发现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临澧烽火一带,于震旦系陡山沱组中下部产出极似硅藻土矿的一层沉积层。该层位下部以震旦系南沱冰积层为界,上复震旦系灯影组砂岩。出露厚度约20~30米,走向断续延伸达30~40公里。经现场调查、物相分析和理化测试,纠正了原“硅藻土”的定名,并确定该岩层系硅质白云岩的风化残积产物。鉴于硅质白云岩的风化残积产物,其表观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几乎与硅藻土矿难于区别。因此,本文试图以临澧烽火硅质自云岩风化残积产物为例,从对比中,指出硅藻土矿与硅质白云岩风化残积产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供硅藻土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8.
崇阳大坪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鄂南地区发现的中型矿床。矿体赋存于陡山沱组底部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为层状、似层状产出,为受地层和构造控制的层控型热液矿床。层间破碎带中深部及东西向延伸为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笔者据鄂东南通山-崇阳-线南北两侧寒武-奥陶系中所采样品进行元素组合分析,作各样品平均值对标准差的散点图,发现该地层南北两侧元素组合存在明显差异,从而为该区基度断裂的存在提供了新的依据,也为推测控制沉积环境的基底断裂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连山坡磷矿位于宜昌磷矿田北部中磷层富集区、下磷层发育区,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胡集段下亚段地层中发育中磷层二矿层、中磷层一矿层;陡山沱组樟村坪段中亚段地层中,发育下磷层三矿层。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白云岩条带状磷块岩。初步估算Ph_2~2+Ph_2~1+Ph_1~3矿层333+334资源量约1. 21亿t,为大型生物化学沉积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岩石地层学入手,初步理顺了该区晚震旦世的地层层序,并对其岩石学特征、成岩机理、环境、古生物面貌及地层对比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与扬子型晚震旦世地层在岩性特征、沉积类型和古生物组合方面相类似。  相似文献   

12.
冰洞山锌矿是鄂西地区层控型铅锌矿最具代表性的矿床之一,矿床形成具有全球同类型矿床相同的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主要控矿因素为震旦系陡山沱组白云岩角砾岩、潮坪相沉积环境、同沉积断层以及滑动拆离断层.Pb、Zn、Ag异常强度高,套合性好.元素组合简单,主要为Pb-Zn-Ag-Cd(Cu),反映出沉积型矿床元素组合特点.蚀变较弱,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同位素和包体资料表明,矿床具沉积型矿床特点.矿物组合和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反映矿床的形成有两期成矿作用.矿床成因为沉积-改造型.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上扬子地层区震旦纪陡山沱组分布较为广泛,但岩性和厚度变化较大,又是磷、铅、锌、银钒、锰矿等矿产的重要产出层位,由于上述矿产具有明显层控性,而含矿岩系常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又发生相变,这给找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为更有效地开展该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成矿专属性研究和矿产普查、勘察等,迫切需要统一划分陡山沱组段级岩石地层单位。为此,通过项目研究成果,拟对区内陡山沱组作四段划分,并赋予各段相关内容,以便更好掌握岩石组合、沉积结构、时空存在状况和发展演化规律,为开展地质找矿、部署普查和勘察工程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地质力学观点阐述白竹磷矿的构造控矿特征,分析保康磷矿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以及构造的复合关系,预测隐伏矿体的存在远景。  相似文献   

15.
宜昌莲沱地区上震旦统发育在扬子准地台中部鄂中碳酸岩台地两侧的浅陆棚区。陡山沱中期是风暴事件的多发区和活动中心。风暴作用强烈,风暴流沉积物发育并保存较好。属含磷钙质风暴岩。磷质聚集在风暴层系下部的块状粒序段A中。特别是粒序段底部滞留砾屑层含多量的磷块岩砾屑及胶磷矿砂屑,含量丰富可形成泥云基砂砾屑磷块岩。它是因风暴浪冲击台地边缘聚磷浅滩产生的携带大量沉积物的风暴流向海搬运至邻近的浅陆棚区,在重力分选作用下堆积而成。  相似文献   

16.
鄂西黑色页岩型银钒矿是赋存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上部的层状银钒复合矿床,根据岩相结构组合的不同,可归纳为白果园型及横坡型两类,这两类矿床又可组合成花边状矿带。其形成环境系在热带岛屿周缘的干旱湖坪一潮上带萨布哈环境。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洋底。由上升洋流的携带而进入潮坪带,在沼坪亚相中形成黑色页岩型的成矿胚胎层,这些胚胎层在萨布哈条件下,再经成岩矿化而形成工业银钒矿床。  相似文献   

17.
总结贵州省三穗地区钒矿矿区地层、区域构造和区域岩浆岩特征,探讨矿区钒矿成矿规律。研究表明:区内钒矿赋存在陡山沱组白云岩的上部以及老堡组和九门冲组的下部,含矿岩性为黑色炭质黏土岩;成矿来源主要是由于海底裂谷的热气流作用,携带深部钒等多金属元素向陆棚与台地运动、迁移,出现钒的横向分导现象;沉积下来的钒金属又在后期低温热液作用下,以水云母的形式存在,而炭质吸附的部分钒元素进入水云母晶格中,形成钒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