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度胀接是换热器制造技术中的一道难题 ,采用传统的滚柱式胀管器根本无法胜任 ,目前可行的只有橡胶胀管和爆炸胀管技术。但是 ,对于使用最普遍的D 1 9× 2 (或 2 .5 )mm换热管的深度胀接 ,国内尚没有开发出定型的橡胶胀管器 ,而爆炸胀接通常只适用于大管径厚壁、高强度材料的场合。我公司今年承制的换热器 ,其氨冷凝器换热管规格为D 1 9× 2mm ( 2 0钢 ) ,管板厚度76mm ,共有管口 673 8个 ,技术要求为贴胀加强度焊 ;甲烷化炉入口加热器换热管规格为D 1 9× 2 .5mm ( 1 5CrMo ) ,管板厚度1 80mm、管口 2 1 0个 ,技术要求为…  相似文献   

2.
深度胀接是换热器制造技术中的一道难题 ,采用传统的滚柱式胀管器根本无法胜任 ,目前较为可行的技术有橡胶胀管和爆炸胀管。但是 ,针对使用最普遍的 1 9mm× 2 mm(或 2 .5mm)换热管的深度胀接 ,国内尚没有开发出定型的橡胶胀管器 ,而爆炸胀接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管径大、壁厚厚、材料强度高的特殊场合。独山子石化总厂炼油化工建设有限公司今年承制的换热器 ,其中氨冷凝器换热管为 1 9mm×2 mm,2 0号钢 ,管板厚 76mm,共有管口 6738个 ,技术要求为贴胀加强度焊 ;甲烷化炉入口加热器换热管为1 9mm× 2 .5mm,1 5Cr Mo,管板厚 1 80 mm,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换热器使用中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接头,因为胀管率控制不当,而带来接头曳漏较普遍这个问题,从而介绍了液压胀接新工艺特点、液压胀接原理、胀轴的设计、胀接压力的选定以及液压胀接操作情况。重点阐述了液压胀接工艺模拟试验和液压胀接在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接中应用优越于机械胀接。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液压胀接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影响换热管与管板液压胀接接头强度的几个相关因素以及生产中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台双管板换热器,换热管硬度远高于管板,胀接密封难度很大。为此进行了内管板胀接模拟试验。通过控制管孔加工精度、调整开槽间距及宽度、选取合适的胀接压力等措施,保证了S31803换热管的胀接效果,该双相钢换热器制造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对某公司化肥厂合成塔内部换热器进行改造,提高换热管的进货质量和管板加工质量,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中选用最优的胀接工艺和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高压加热器换热管与管板胀焊连接的几种工艺方法,结合试验及实际生产,提出了最佳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换热器胀管通常要求管板材料的硬度应大于管子材料硬度30HB左右,但在某些特殊工况条件下,二者硬度状况可能相反。现管板材料为304S,换热管材料为00Cr22Ni5Mo3N的管板胀接接头,换热管材料硬度远大于管板材料硬度,与通常的胀接工艺要求不相符。经模拟试验,优化胀接工艺,经过水压试验,强度和密封性均满足要求,最终应用于产品设备的制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09MnNiDR冷凝器在设计、制造中主要受压元件的选材、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参数的确定、换热管与管板间的胀接及其胀管减薄率、焊后热处理以及焊接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某出口欧洲的锆U型管热交换器胀接要求极为严格,胀接操作难度大,在没有类似胀接经验的情况下,进行了管板与换热管的胀接模型试验。通过采取控制管孔加工精度、调整胀接压力、调整胀接充液/胀接/退液时间、控制胀接过程、加强胀接后检查等措施,保证了该换热管与管板的胀接效果和热交换器的顺利制作,满足了客户的产品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的主要连接方式,液压胀接的原理和优点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罗艳 《炼油与化工》2004,15(1):46-46
管板是换热器芯子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对于管板孔与换热管采用强度胀接连接方式的换热器芯子,管板孔胀带槽加工质量的优劣影响到管子与管板最终胀接质量。使用深孔双槽开槽器(以下简称开槽器)加工胀带槽时存在一些问题,加工的胀带槽尺寸与图纸要求的不一致,开槽器胀带刀片损耗大,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需随时更换刀片,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换热管胀接后接头的密封性能和连接性能,以φ25 mm×2 mm的2块管板7孔模型为对象,在2块管板均为液压强度胀接的条件下,应用ANSY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管板间距和初始间隙对双管板换热器胀接接头平均残余接触应力和拉脱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管板间距L对胀接接头的性能影响不大,由于换热管不同位置刚度不同,2块管板胀接接头的平均残余接触应力存在差异;胀接压力较低时,初始间隙对开管孔槽的强度胀接影响较大,呈线性减小;胀接压力较高时,由于"剐蹭"的影响,这种趋势不明显。所得结论可为双管板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台经济器在管程气压试验时,其换热管与管板胀接处发生了泄漏。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进行了结构改造,使用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后退式胀管器的设计原理、实验室试验和模型试验的测试数据。经试用表明,该胀管器能完成高温高压换热设备厚管权与管子的一次全程胀接。  相似文献   

16.
加热室造价约70万元,换热管与管板均为不锈钢材料,要求采用强度胀接的连接方式.本文主要从材料定购验收、工艺制作、试胀、防变形等方面阐述了加工过程中保障胀接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郭明万  许峰 《江汉石油科技》2002,12(2):46-47,45
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换热管滚轧胀管工艺,并在实践中证明了胀管工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硫冷凝器内漏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硫冷凝器换热管穿孔及管束与管板连接焊缝出现裂纹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胀管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胀管新技术胡振伦(上海石化机械制造公司,上海200540)换热器在化工、热能工业中有着十分重要和广泛的用途。它的失效大都发生在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处,而这个连接处的制作简单重复,数量多,耗费大。直至今日,管子与管板的胀接接头绝大多数靠机械滚胀法来完成。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某台复杂结构降膜蒸发器的设计要点,从降膜蒸发器的材料选择、降膜装置、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及胀接试验等设计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对降膜蒸发器的设计提出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