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的一个重要的诗派,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把隐居田园的乐趣、欣赏山水的优美加以融合,丰富了意境。这一时期,南方襄阳的山水诗人孟浩然与北方辋川的山水诗人王维一起继承了陶渊明的淳朴而更优美,摒弃了谢灵运等山水诗人的艰涩和玄言的尾巴而更趋向清新。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奇葩,王孟二人在诗歌的创作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在唐一代诗坛上,李商隐并不以乐府诗的创作而著称.但作为一位能博采众长、"自辟宇宙"川的大诗人,李商隐从乐府诗中汲取了大量有益的艺术营养.他既体味学习了乐府古诗的质朴真率、情味盎然、手法多样,又融入文人诗语的典雅规范、刻琢精工,诗意的曲折朦胧等,所以他的乐府拟作并不那么一任天真,用语刻画且诗意亦不再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富于精妙的禅理,这与他的一生自觉笃志学佛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关系.王维在体验社会,人生和自然时,总表现出一种参禅的思维方式和对空幻和净虚境界的追求的理想.他的山水田园诗所表现出来的意蕴和禅意,正是他一生学佛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4.
肖亚 《重钢技术》1997,40(3):46-49,13
8.5轮辋钢系用于制造10t以上载重汽车车轮的专用型钢。本文介绍了8.5轮辋钢孔型设计方法及原则。  相似文献   

5.
通常认为,战争期间的川端康成采取了超然的态度,沉湎于日本传统美的世界.然而,川端留下的一些未被注意的战时随笔,却显现出了他对"满洲国"、"满洲文学"的巨大热情和对战争的接受和肯定的态度.在分析了他从迷惘到接受、从屈从到肯定的流变过程后,可以发现,除了战争大背景下时代风潮的蛊惑外,川端潜在的殖民思想和他的"日本情结"才是其本源.  相似文献   

6.
石涛(1642—1707)原姓朱,名若极。明皇室后裔,朱享嘉之子。为了逃避满清统治的迫害,他幼年出家做了和尚。法名原济(亦作元济),号石涛,别号很多有清湘遗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零丁老人等,是广西全州人。石涛才华横溢,他少年时就开始绘画生涯,而且是早熟的画家,他的山水、花卉、人物画无所不精,细笔粗笔、渴笔泼墨无所不能,其风格既沉郁豪放,亦秀逸闲静,且留有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更是一部罕有其匹的理论巨著。  相似文献   

7.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的评价。王维擅长山水诗,亦擅长山水画,更打通界限,实现诗与画的共通,这便是王维在诗画史上最大的成就。王维的山水画作早已失传,仅留《山水论》《山水诀》两篇山水画创作理论。本文欲借此两篇画论,结合王维山水诗篇,从布局手法、色彩应用、时空观念三方面探究其山水诗画创作的异同,从而进一步揭示出其"诗画合一"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批出口轮箍在加工时发现3炉轮箍每件都存在裂纹,裂纹主要分布在外辋面,少部分分布在内辋面,裂纹数量较多,裂纹长度都在20-30mm,形成了大量废品。为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进行了裂纹产生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轮箍裂纹是由于钢锭中的皮下气泡在加热过程中被氧化烧穿不能焊合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黄秋园是我国近代山水画坛上的"非学院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一生未得名师指点,全靠自学成材,而且还是业余作画,由于聪明好学又功底深厚,作出了很大成就.本文将对他的山水画绘画风格与形式语言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苏轼22岁中进士,25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他一生坎坷,但在面对逆境时乐观的寄情山水,不把挫折放在心上,依旧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一、余秋雨散文诗性内涵 (一) 内容选择的文化现场造就了诗意 余秋雨散文逻辑起点就是对理性的刻板的、缺乏生命丰润的学院生活的反思开始,他试图在感性的自然山水和人文遗迹面前,来真正触摸历史,触摸文化跳动的脉搏.余秋雨探寻文化现场,就是"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所在",[1]"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倾听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追寻历史脉搏真实的悸动,在默默对晤中,和山水精魂对话,他所传达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是他独特的"文化感受",这"感受",是作家来自内心灵魂的声音,而不是来自逻辑推演和理论到理论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著名诗人谢灵运创作了大量吟赏山水的山水诗,并在其中展现悟乐于山水、得自由于山水、融创造于山水的山水之乐,这不仅强化了山水诗本身的诗意色彩,而且彰显了诗人融入山水、倾心林泉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论,既包含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又包含了对仁、智的精神赞美,是一种典型的山水比德观念.目前学术界习惯于将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逍遥虚静思想作为山水艺术的思想根源,实际上除此之外,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也是中国山水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本文探讨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山水艺术及理论的影响.孔子的山水比德及仁知之乐思想和老庄的道法自然及天地大美思想共同组成了我国山水艺术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美学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表现."人人都能看到时间万事万物,能把它呈现出来的才是大师."王维就是这样一位大师,美在他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中. 山水是一种自然美,诗画是一种艺术美.如何把自然美转变成艺术美,便是历代诗画家的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歌的评价,这主要是缘于王维的山水诗善于在描写山水自然的形貌中寄寓自己的审美理想,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超凡脱俗境界.  相似文献   

15.
青绿山水是中国画中一个很古老的画种,以赭石做底,在上石青石绿,加之以墨线勾勒构成了一副具有深厚人文底显示出古代美术创作者无尽才华的画卷,他,艳而不躁,雅俗共赏。一笔一墨,描绘出的是胸中那祖国美好的山河。从元代开始直至南北宗论的提出,青绿山水一度陷入发展的低迷时期,但青绿山水依然是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在当代创作一幅好的青绿山水也是每一位美术工作者应该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冯柳 《冶金与材料》2021,41(1):49-50
金属制品无论是在生产制造领域,还是在医学研究领域,亦或是航天航空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们在合理应用其优异性能的同时,也在研究如何延长金属制品的服务寿命,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其不受腐蚀的侵害而影响性能和美观.由于金属材料腐蚀的具体过程过程很难用肉眼观察,因此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对其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金属腐蚀的过程及金属涂镀层在金属防护中的效川,综述了电子显微镜在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望能为材料防护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晚清著名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1857-1909),别号洪都百炼生,他集学者、水利专家、医生、小说家、诗人、慈善家于一身,是晚清奇才.一代历史文化名人,又是亦官亦商颖志改革的洋务派.因八国联军使京城遭殃.他向沙俄侵略军用低价购进"太仓粟",赈济灾民,被清廷诬陷为"汉奸".远戍新疆,猝死戍所,只活了52岁.  相似文献   

18.
泰山山水体闲体育因其独特的魅力在泰山周边地区居民的休闲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泰山山水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中利用山水等自然资源所进行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泰山的山水休闲体育文化因其无与伦比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一直影响着泰山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行为特点和心理定势,这是由于泰山的山水休闲体育彰显出生命本身体悟自由的目的,挥洒着野逸的品格,体现了"天人舍一"的哲学思想,是泰安市居民休闲体育的主要选择内容,成为具有泰山特色的休闲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9.
车轮在热轧生产中的偏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轧车轮的偏心问题,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及制造成本。偏心的原因,有不少说法。我们按车轮的生产工艺,对每一工序后的轮坯进行了解剖,发现经8000吨水压机成型后的轮坯上存在着内、外侧轮壳不同的两中心,而经轧制后又变为内、外轮壳和内、外辋内径三个中心的轮坯,再经压弯后成为内、外轮壳两个中心和内,外辋内径两个中心共四个中心的车轮。提出在加热炉内进行炉气控制、增加高压水冲氧化铁皮、改进水压机工作台结构及其水压系统,以及改进3000吨水压机压痕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川陈皮素2种制备方法:植物萃取法和化学合成法,并综述了川陈皮素在医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