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有效利用西台吉乃尔盐湖析钾后老卤及冻卤中的锂、硼等元素,对西台吉乃尔盐湖析钾后老卤和冻卤展开了25 ℃等温蒸发实验,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等方法对析出固体矿物的含量及物相进行了分析,并依据Li+,Mg2+∥Cl-,SO42-—H2O四元体系25 ℃介稳相图对盐类析盐路线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析钾老卤蒸发过程主要析出钠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四水泻盐和一水硫酸锂,其中Li+富集到5.4 g/L左右时开始析出锂盐,而硼富集到46.73 g/L时仍无明显析出;冷冻后老卤蒸发过程中可获得较高品质的水氯镁石,冷冻脱硫后可以提高Li+的富集浓度,但最终仍有一水硫酸锂析出。该老卤25 ℃的蒸发析盐规律与Li+,Mg2+∥Cl-,SO42-—H2O四元体系25 ℃介稳相图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区别硫酸镁亚型盐湖卤水直接蒸发析晶规律与冷冻脱除芒硝后的蒸发析晶规律,为该类卤水的盐田工艺控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低温冻硝可简化卤水盐田工艺,有助于提高钾石盐、光卤石成矿率和钾离子盐田回收率;盐田工艺中应及时分离芒硝,防止其随气温升高回溶于卤水。  相似文献   

3.
根据一里坪盐湖夏季卤水主要化学组成和湖区气候特点,以Na+,K+,Mg2+//Cl-,SO42-—H2O五元体系25 ℃介稳相图为参考,进行了一里坪盐湖夏季卤水25 ℃等温蒸发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夏季盐湖卤水25 ℃等温蒸发析盐过程依次为石盐段、钾混盐段、光卤石段和水氯镁石段;锂和硼等在液相富集;结晶路线与Na+,K+,Mg2+//Cl-,SO42-—H2O五元体系25 ℃介稳相图的规律基本吻合,实验结果可以为盐田工艺节点控制提供依据。比较了南美阿塔卡玛盐湖与一里坪盐湖的盐田工艺,分析了两种卤水组分的差异,阿塔卡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一里坪盐湖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马海盐湖低品位钾矿溶采卤水 蒸发过程相图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K+,Na+,Mg2+∥Cl-,SO42--H2O体系15 ℃介稳相图,对青海马海盐湖低品位钾矿溶采卤水进行了等温蒸发过程相图分析,揭示了该盐湖卤水蒸发过程中盐类富集行为和析出规律。依据相图通过计算得出:该盐湖卤水在等温蒸发时应采取分段蒸发,且给出了各个蒸发结晶池终了时刻应控制的母液组成,为该盐湖卤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黑北凹地位于阿尔金山山前,其富钾地下卤水储量巨大,该卤水以钠、氯含量占绝对优势。富钾地下卤水化学组成简单,易于提取,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以该富钾卤水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进行了自然蒸发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卤水经过较长的石盐(NaCl)析出阶段后,分别达到光卤石(KCl·MgCl2·6H2O)和水氯镁石(MgCl2·6H2O)析出阶段,最后蒸干于南极石阶段,其析盐顺序为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南极石;其中钾只以光卤石矿物析出,且析出阶段比较集中,在整个蒸发过程中氧化硼(B2O3)和锂则都在卤水中浓缩富集,没有析出。根据卤水蒸发过程中的析盐规律,其与K +,Na +,Mg 2+//Cl --H2O(25 ℃)介稳相图相符,蒸发过程中的体系变化趋势为液相体系点在石盐相区逐渐向远离石盐相点的方向移动,到达石盐与钾石盐共饱线后沿此线向石盐、钾石盐、光卤石共饱点移动,后沿石盐、光卤石共饱线移动,最终蒸干于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共饱点。经过对整个蒸发过程中卤水pH及密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指出可以通过pH及密度的变化来控制卤水的制卤过程。通过该蒸发实验研究,将为黑北凹地地下卤水的提钾工艺实验和后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藏杜佳里盐湖湖水的自然蒸发及析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疆江  郑绵平  伍倩  王云生  乜贞  卜令忠 《化工进展》2015,34(12):4172-4178
湖泊面积扩大和湖水淡化是青藏高原盐湖在响应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最直接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给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诸多挑战,探索淡化湖水中可利用元素的富集成矿规律在新形势下越趋重要。本文现场自然蒸发实验以杜佳里淡化碳酸盐型盐湖为研究对象,根据Na+、K+/Cl-、SO42-、CO32--H2O五元体系298K介稳相图,获得了淡化湖水在蒸发过程中Na、K、B、Li元素的富集浓缩规律以及各盐类矿物在蒸发过程中的析出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杜佳里盐湖湖水在自然蒸发过程中最先析出芒硝矿物,其次为含CO32-的碱类矿物,最后析出含B和K的矿物。直至实验结束,未见任何含Li矿物的析出,Li+仍处于浓缩富集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碱北洼地晶间卤水为典型的硫酸盐型卤水,该地区夏季气候干燥炎热,冬季寒冷,为更好地了解该类型盐湖卤水在自然条件下的蒸发过程,以碱北洼地晶间卤水为研究对象,依据Na+,K+,Mg2+//Cl-,SO42--H2O (15 ℃)五元介稳体系相图,首先将原始卤水自然蒸发,在氯化钠饱和阶段取4组不同Mg2+值的卤水为冷冻实验样品,分别研究了在-7 ℃、-16 ℃下的冷冻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液相中SO42-、Na+以Na2SO4·10H2O的形式析出,改变了液相组成,卤水液相组成点在相图中从软钾镁矾相区移动至氯化钾相区,再将分离后的液相分别蒸发,结果表明,卤水经过冷冻处理之后再蒸发后可以得到较多光卤石矿,对利用该类型卤水生产氯化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杨  冯振华  程籽毅  周堃 《无机盐工业》2021,53(12):100-104
四川东部达州地区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卤水储量约为8.23×108 m3,富含钠、钾、锂、硼、铷、溴等元素。实验研究了该卤水在75 ℃等温蒸发过程中溶液pH变化规律、各种元素在溶液和固相中的富集规律,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检测析出矿物的种类,确定了矿物的析出顺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pH随着蒸失率的增加而降低;氯化钠在整个蒸发过程中大量析出,氯化钾在蒸失率达到77.3%时开始大量析出,蒸发接近末尾时钙、硼都有部分析出;蒸发过程中矿物的析出顺序为氯化钠→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钾+硼酸,蒸发过程中的析盐规律与K+,Na+,Mg2+//Cl--H2O(75 ℃)四元相图吻合。根据蒸发实验数据初步设计出卤水资源利用工艺路线。该研究结果为川东地下卤水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CaCl2和BaCl2依次沉淀法净化卤水中的SO42-,采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SO42-)∶n(Ca2+或Ba2+)比例对SO4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沉淀SO42-的最优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20℃和n(SO42-)∶n(Ca2+)比例为1.18,BaCl2沉淀SO42-的最优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25℃和n(SO42-)∶n(Ba2+)比例为1.15,SO42-浓度...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东台吉乃尔盐湖是中国重要的卤水氯化锂(LiCl)矿床,研究开采前后该矿床的变化特征对进一步合理、可持续地利用盐湖卤水中的锂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已有钻孔数据(开采前)和实测钻孔数据(开采后)的分析,从氯化锂矿床的水化学、矿体的结构和矿区水盐均衡特征方面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开采后氯化锂矿床水化学特征变化明显,潜卤水进一步浓缩,演化普遍进入钾混盐(白钠镁矾)析出阶段,矿床氯化锂品位较开采前提升;承压卤水向相对淡化的趋势演化,在五元体系K+、Na+/Mg2+/Cl-、SO42--H2O 25 ℃介稳相图中位于软钾镁矾和白钠镁矾过渡区,矿床氯化锂品位较开采前下降。开采后潜卤水矿体的厚度和面积大幅减小,并形成不连续的南北矿层,改变了开采前原有矿体条状连续分布的特征;开采后承压卤水矿体无明显变化。开采后造成矿区水量补给小于卤水开采量,原有的水盐均衡状态发生变化,开采后水量变化(ΔQ)和盐量变化(ΔQc)分别为-2.83×108 m3/a和-3.331×107t/a,盐量正均衡,盐类矿物继续析出。研究结果对矿区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内蒙古吉兰泰盐湖补水困难、二层盐硫酸根含量高、氨碱废液排量大后处理困难等技术难题,分别探究了二层盐饱和卤水混配氨碱废液制备液体盐工艺,以及氨碱废液混兑蒸馏水后溶采二层盐制备液体盐工艺。通过在线拉曼实验,测得该反应达到平衡需要1 h以上;探究了机械搅拌速率、化学反应时间、氨碱废液与蒸馏水混配比例等因素对液体盐氯化钠、硫酸根、钙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根和钙离子物质的量比为1∶1、25 ℃、300 r/min条件下,氯化钙和硫酸钠的反应过程是二水硫酸钙结晶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二层盐饱和卤水混配氨碱废液制备液体盐工艺中,在相同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分离可获得优级液体盐;氨碱废液混配蒸馏水后直接溶采二层盐制备液体盐工艺中,氨碱废液与蒸馏水体积混配比例为1∶(5.55~6.36)、25 ℃、300 r/min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分离可获得优级液体盐。  相似文献   

12.
氢氧化锂冷冻结晶脱硝最早采用的是间歇生产工艺和设备。采用间歇生产工艺和设备,氢氧化锂冷冻母液中硫酸根等杂质含量较高,且芒硝晶体附液量大,锂损失多。介绍了氢氧化锂连续冷冻结晶脱硝生产工艺与设备。通过采用连续生产工艺和设备,使氢氧化锂冷冻母液中硫酸根的质量浓度由45~50 g/L降低到35~40 g/L,芒硝晶体附液质量分数由10%左右降低到5%左右,降低了后续氢氧化锂生产的能耗,提高了锂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以盐湖高锂卤水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以无水氯化钙作为沉淀剂,脱除卤水中的硫酸根。详细考察了原料配比(钙离子与硫酸根物质量的比)、加料方式、加料时间、反应时间、搅拌转速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除硫率的影响,同时重点研究了反应过程中锂的夹带损失率和生成锂的复盐形式。得到除硫的适宜条件:原料配比为1.2,加料方式为正向加料即氯化钙溶液加入卤水中,反应温度为25 ℃,加料时间为24 min,搅拌转速为150 r/min,反应时间为60 min。在该实验条件下卤水中硫酸根的脱除率达到99.02%,锂的夹带损失率达到27.71%;通过扫描电镜可以得到沉淀产物的形貌,通过XRD表征结果可以说明在分离硫酸根的过程中锂离子主要是以Li2SO4·H2O和LiAl2(OH)7(H2O)2的形式夹带损失。  相似文献   

14.
四元体系Na+,K+//Br-,SO42——H2O373K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瑞芝  桑世华 《化工学报》2016,67(4):1123-1128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Na+,K+//Br-,SO42--H2O在373 K条件下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平衡溶液的溶解度和密度,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相应的相图、水图和密度图。研究发现:交互四元体系Na+,K+//Br-,SO42--H2O在373 K温度下,有复盐钾芒硝Na2SO4·3K2SO4生成,相图由3个共饱和点、7条单变量曲线和5个结晶区组成。其中,5个结晶区分别对应单盐:K2SO4,KBr,NaBr,Na2SO4和复盐Na2SO4·3K2SO4(Gla)。  相似文献   

15.
Zangnan Salt Lake on the south of the Tibet is a type of carbonate lake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lithium, boron, and potassium and obviously it differs from seawater in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the caloric evaporation of the lake’s brine was conducted by first freezing the brine and then performing isothermal evaporation at 288.15 K. The freezing path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brine were determined. The crystallization sequence was natron, hydrohalite, halite, sylvite, zabuyelite, trona, aphthitalite, thermonatrite, and borax. Rubidium and cesium salts did not crystallized out but concentrated in the mother soluti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density, refractive index, conductivity, and pH) of the liquid phase changed as the evaporation progress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evaporation proces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potassium ions in the liquid phase gradually increased but later it decreased. A peak value of 55.21 g/L was obtained when the evaporation was 88% complete. When the mineral aphthitalite began to crystallize; the concentrations of B2O3, Li+, Rb+, and Cs+ gradually increased as the evaporation progressed. When the evaporation was 98% complete,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the mother liquor were 40.77 g/L, 4.838 g/L, 400.17 mg/L and 31.95 mg/L, respectively. This essential fundamental study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brines in Zangnan Salt L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