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晖 《建筑师》2007,(5):42-51
奥地利裔美籍建筑师弗雷德里克·基斯勒(1890- 1965)是20世纪探索非线性建筑的先驱。本文首先回顾了他的以“关联主义”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和以“无尽宅”为代表的一系列实验性作品,并介绍了他在技术方面的探索;然后分析了他与超现实主义的关系;最后探讨了他对当代非线性建筑的影响,指出了他的精神遗产中值得今天借鉴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不断更新迭代以及建筑使用者对建筑审美要求的提高,非线性建筑逐渐从跃然于设计师草图纸上的方案变为了可真正实施的建筑类型。诚然,非线性建筑为建筑设计的差异性带来了新的方向,但同时也常常遇到功能与形式不能完全统一的尴尬处境。如何发挥非线性建筑特殊的内部空间感受和外部的造型形式并将其与建筑功能协调统一,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课题。文章以"平潭海岛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B区项目"(以下简称"交流中心B区")为例,探索非线性建筑在建筑形式、建筑空间和主要功能流线相互统一的设计方法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藤本壮介作为日本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锋人物,对建筑空间与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设计创见。本文试图从非线性视角探寻其创作原点的由来,进而对设计思想和建筑作品进行深入解读。首先,阐述非线性科学对传统思维模式的颠覆;其次,以传统美学要素"秩序"为切入点,探讨藤本基于深层秩序美学追求的"关系性"建筑观;最后,结合案例从功能、空间、秩序、场所四个方面分析和总结其"弱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期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与表达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4.
王班 《山西建筑》2011,37(8):6-7
从非线性、非线性科学、复杂科学的基本思路以及现有对非线性建筑的概念出发,以建筑界面组成构件的组合方式为研究对象,以适应场地景观环境为目标,试图对现有建筑界面的实验策略进行了总结,进而探索建筑界面能够形成适应其所在外界场地景观环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体:表现复杂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卫国 《世界建筑》2006,(12):118-121
文章试图从20世纪建筑理论系统演化的规律,说明非线性建筑探索代表了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这一新的建筑探索是复杂科学理论在建筑设计上的反映,并依靠计算机技术手段解决综合性复杂问题,建筑设计的结果表现为非线性形体,即具有动态趋向的流动性不规则体量。文章同时强调这一设计方法的起点应回到地段并从现象出发,以避免陷入新的形式主义的误区;并指出图解是这一设计方法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非线性复杂形体建筑,是指从外观上看形体较为复杂且不规则的建筑。长期以来,由于这类建筑独特的魅力,人们对它探索的兴趣从未终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非线性复杂形体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不断革新,主要得益于技术的变革。本文是以技术的发展为线索,对该类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7.
王班 《建筑师》2011,(3):22-26
本文试图从非线性、非线性科学、复杂科学的基本思路以及现有对非线性建筑的概念出发,以建筑界面采光口的组合方式为研究对象,以高效适应外界光环境为目标,试图对现有建筑界面的实验策略进行总结,论述建筑界面在设计与运用过程中,通过借鉴非线性思维,探索建筑界面能够形成高效适应外界光环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新的发展环境下,建筑行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创新发展趋势,建筑非线性设计和现代建筑创新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论文从结构非线性设计的内涵和背景出发,分析了非线性设计中建筑的表面特性,并从设计方法、数字化设计等方面对非线性设计与建筑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穆威,建筑师,先进建筑实验室(AaL)创始人,挪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员、中国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ADA)联合发起人、全球"70亿规划师联盟(7BU)"联合创始人,先后在西班牙和挪威从事建筑教育和实践,并同时为法国、英国、挪威、西班牙等国家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在建筑实践中,穆威注重建筑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参与性,强调社区的营建;同时他也在探索如何用数字化的方式增加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以便于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共参与;还与儿童自然教育机构"拉图尔自然生活"探索了一系列儿童和家庭参与的建筑方式。  相似文献   

10.
吴琪 《建材与装饰》2013,(37):10-11
非线性思维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无论是对于建筑行业还是普通大众来说,都带来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与建筑观,为建筑设计及创作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探索方向。利用非线性理论创造出更符合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建筑空间以及形式,并且伴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线性建筑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非线性建筑业将会成为21世纪建筑的新潮流,本文首先分析了非线性建筑的相关理论依据与非线性表达,并且分析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非线性建筑如何设计。  相似文献   

11.
简讯     
《世界建筑》2012,(2):12-15
<正>中国建筑学会向社会发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6条倡议为贯彻落实党的17届6中全会精神,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国建筑学会于2012年1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车书剑理事长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在会上向社会发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倡议书。他提出:1.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筑文化道路;2.做好继承与发展、传统与时代的结合,研究和推进以中国文化为主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非线性建筑应运而生。非线性建筑表现为连续流动性的建筑形体,完全摆脱了传统建筑语言中关于模数、比例、均衡、轴线等构图原理,是全新的建筑创造手法。非线性建筑的理论来自于"师法自然"、建筑仿生、"去中心说"的哲学思想、抽象派艺术、现象学和"非建筑"思想,并通过CAD、CAE、CAM等数字化技术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3.
从培养定位、培养平台和学制探索等角度全面介绍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清华的研究生建筑教育以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强调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育体系;硕士培养定位"以专业型为主,研究型为辅,兼顾职业型"、博士培养定位则突出"理论型",鼓励学生关注当前中国建筑领域和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并对本、硕贯通六年培养学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地景建筑"是当代解决建筑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一种重要设计理念。以建筑与场地同质化作为基本走向,强调建筑与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和界面统一性。在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非线性科学指导建筑设计成为了建筑学界对建筑设计开拓的新的领域。本论文试图通过对"非线性科学"在地景建筑形态中的转译进行研究,同时采取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作为未来建筑发展趋势的地景建筑非线性表达特征与其形态背后的逻辑。  相似文献   

15.
由于风景园林专业与建筑专业的发展,在非线性设计的新型领域内,景观和建筑以多种方式相互融合。然而"非线性"所强调的过程设计,却很难适用于大地景观与建筑边界的非线性结合,其结果往往是场地的功能、形态、特征以及文脉等等因素的缺失。本文试图通过非线性设计案例的对比探究,为非线性活动场地设计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西蒙·昂温在他的《门》("Doorway"Routledge,2007)中,以自由参观流线为线索,描述了每个"石室"的参观体验,他试图探索建筑师如何将建筑形态和空间氛围与自然洞穴相关联。西蒙·昂温之所以选取瓦尔斯温泉浴场作为分析对象(图1),不仅在于建筑师以完美的几何控制"挖掘"出自然的洞穴空间,还在于建筑师把人的体验作为设计的核心,巧妙地控制、调动、组合、再创造使用者的视、听、触、嗅、味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非线性建筑的实践越来越多的呈现,在奇异独特的建筑造型背后,寻求建筑内在更为本质层次的意义无疑非常重要。而"建构"正是连接建筑的美学特征与内在价值的桥梁。从传统建构理论在当代非线性建筑中的新运用以及非线性建筑所特有新建构因子的浮现两方面,尝试将非线性建筑的实践与建构理论结合在一起,重新思考非线性建筑"诗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杨老逝世了。 我们这一代建筑师为失去一位建筑界从事建筑创作卓有成就的前辈而感到悲痛和怀念。 我们纪念他是因为他与老一辈建筑师开拓了我国近现代建筑设计事业;是因为他一生为建筑创作实践作了可贵的探索和工作;是因为他和老一辈建筑教育家培育了许多建筑设计人才;他的建筑社会活动有益于我国的建筑事业。 建筑事业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分  相似文献   

19.
《石材》2017,(1)
<正>近期看到介绍中国建筑师王澍的文章,令我对这位中国建筑的反派人物肃然起敬。对他肃然起敬不是因为他毕业于名校,师从院士、拥有建筑博士的头衔,而是对他那种对中国建筑追求奢华、奢靡之风严厉批判的勇敢精神,对他那种对资源可循环利用,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王澍这个非主流设计师,以他的"另类"绽放光芒。他设计的建筑绝不以高档的建筑材料去夺人眼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前后,中国大陆一批建筑学者迁移台湾,改变了台湾现代建筑发展进程,金长铭即是其中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49-1959年间,他以台湾省立工学院建筑系为基地,创立"今日建筑研究会"与《今日建筑》杂志,宣扬现代建筑理论启蒙民智,取径中国哲学来阐述现代建筑理论,成为推动现代建筑在台湾发展的先行者。本文力图勾勒出在两岸对峙年代,一位心怀启蒙精神与中华乡愁的传统士人式建筑学者,充满人性光辉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