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槲皮素——铝(Ⅲ)——Tween-80荧光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pH为 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 ,槲皮素与铝 (Ⅲ )形成二元荧光络合物 ,激发波长为 4 15nm ,发射波长为 4 86nm .槲皮素浓度在 4 .0× 10 - 6mol/L~ 1.4× 10 - 4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正比 .检出限为 2 .0× 10 - 6mol/L .所拟方法用于中草药鱼腥草、槐米、高良姜、柴胡中槲皮素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2,3-二氨基吩嗪(DAP)在中性环境中具有强荧光.发现其在酸性介质中能与亚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产物在中性环境下荧光很弱,据此建立了一种以DAP为探针,荧光猝灭测定水样中亚硝酸根离子的方法.在最佳测定条件下(0.03 mol/L的硫酸,2.0×10~(-3)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0 min,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35 nm和557 nm),体系荧光强度变化与亚硝酸根浓度在0.1 mol/L~2.1×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8×10~(-8)mol/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长波长下检测及斯托克位移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在pH 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阿魏酸与痕量亚硝酸根反应,使得阿魏酸在激发波长358.0nm,发射波长为450.0nm条件下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其相对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亚硝酸根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荧光熄灭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10(-6)~8.00×10~(-3)mol/L,检出限为3.47×10~(-7)mol/L.方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回收率在96.7%~104.5%.  相似文献   

4.
绿原酸具有很强的荧光,Fe(Ⅲ)对绿原酸有荧光熄灭作用.基于此荧光熄灭作用,建立了测定Fe(Ⅲ)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 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选择最大激发/发射波长(338.0 nm/420.0 nm),Fe(Ⅲ)的相对荧光强度变化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Fe(Ⅲ)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20×10-7-1.00×10-4)mol/L,检出限为CL=9.30×10-8 mol/L.本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用于实际样品中Fe(Ⅲ)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槲皮素在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槲皮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 5.0的PBS中,槲皮素在修饰电极上能有效富集并在0.333 V产生灵敏的氧化峰。结果表明,这是一个两电子两质子参与的电化学过程,电子转移系数和电极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55和4.05 s-1。在优化条件下,槲皮素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8.0×10-8~2.0×10-5mol/L,检测限为4.0×10-8mol/L。该方法用于芦丁水解产物的测定,回收率在98.7%~102.4%。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种基于电还原石墨烯(ERGO)、金纳米粒子(Au NPs)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应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灵敏检测.首先将滴加在玻碳电极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进行电还原,然后通过电沉积方法将金纳米粒子均匀平铺在电极表面.利用金纳米粒子和氨基之间的共价键作用将端氨基修饰的探针DNA固定在电极表面,完成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制备,并对目标DNA进行了定性与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准确性,并且操作简单易行,对目标DNA的检测限为7.735×10~(-13)mol/L,检测范围为1×10~(-12)~1×10~(-8) mol/L.  相似文献   

7.
基于铬(Ⅵ)对荧光试剂罗红霉素的荧光熄灭作用,建立了测定微量铬(Ⅵ)的荧光分析方法.选用pH为6.10的HAc-NaAc缓冲溶液,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264.0 nm和393.0 nm,罗红霉素质量浓度为0.13g/L的条件下,相对荧光强度与lg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铬(Ⅵ)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10×10^6-1.12×10^-3)mol/L,检出限为1.87×10^-6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06%(n=11),加标回收率为95.8%-98.9%.该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直接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铬(Ⅵ)含量.  相似文献   

8.
在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苯胺引起自身颜色的变化,并且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值和苯胺的含量成正比。据此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苯胺的新方法,方法分别选择显色波长430,610 nm和褪色波长525 nm进行测定。3波长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60×10^4L/(mol.cm),2.09×10^4 L/(mol.cm)和2.09×10^4 L/(mol.cm)。苯胺质量浓度均在2.5-30μg/10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将该方法用于测定水样中的苯胺含量,3波长下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正浮选法生产氯化钾过程中,十八胺用量是影响浮选效率的因素.以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钾浮选液中十八胺(ODA)含量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十八胺-溴甲酚绿(BCG)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414 nm,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4 L/(mol·com),在1×10-5~10×10-5mol/L范围内遵...  相似文献   

10.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钒(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硫酸介质中,以抗坏血酸为活化剂,对钒催化溴酸钾氧化中性红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对波长、介质、增敏剂、反应温度及时间进行了测试,得出了最佳试验条件:试剂加入分别为1.00×10 -3 mol/L中性红溶液0.50 mL;5×10 -2 mol/L的硫酸溶液1.2 mL;5×10-3 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0.2 mL;1.00×10-2 mol/L溴酸钾溶液1.2 mL及适量钒;在沸水浴中加热16 min,在525 nm波长处测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6 μg/L,检出限为1.42×10-11 g/mL,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0.82%.该方法用于湖水中痕量钒的测定,回收率在96.0%~104.5%之间.  相似文献   

11.
设计并合成了"D-π-A"绿色发光化合物,2,2-二氰基甲叉-3-氰基-4-(N,N-二乙氨基苯乙烯基)-5,5-二甲基-2,5-二氢呋喃,用IR,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它的结构并测试了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光谱性质。化合物在氯仿中(1×10-4mol/L)的最大波长吸收峰(λmax)位于535 nm处。在530 nm激发波长的激发下,该化合物显示出很强的荧光发射峰,位于681 nm(氯仿中)处。随着化合物(氯仿中)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但浓度增加至1×10-3mol/L时,出现猝灭现象。溶剂极性也对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产生影响,随着溶剂极性增大,最大发射波长红移且荧光强度增强,从558 nm(苯中)红移到623 nm(丙酮中)。  相似文献   

12.
基于铬(VI)对荧光试剂头孢拉定(CEFC)的荧光熄灭,建立了测定铬(VI)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3.0的盐酸介质中,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350nm和431nm及CEPC加入量为0.400g/L等条件下,相对荧光强度F护与铬(VI)的浓度lg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铬(VI)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10^-6-4.0×10^-4mol/L,检出限为8.3×10^-7-mol/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此分析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铬(VI)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以BODIPY染料为荧光团,Schiff碱结构为识别体的长波长Cu2+荧光猝灭探针。在pH=7.36的缓冲溶液中,当Cu2+浓度达到0.5×10-4mol/L时,探针在最大发射波长为775 nm处的荧光强度减弱40%以上,且识别作用不受其它金属离子干扰。Cu2+浓度在(0.7-3.0)×10-6mol/L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定量检测中性水溶液中的Cu2+含量。  相似文献   

14.
吲哚拉辛是一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基于吲哚拉辛对Na2SO3和酸性KMnO4的弱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低成本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检测吲哚拉辛,探讨了发光反应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吲哚拉辛的浓度在3.0×10-7~4.5×10-6mol/L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4,检测限为8.0×10-8mol/L(3σ),平均测定5.0×10-7mol/L吲哚拉辛11次的相对偏差为2.3%。  相似文献   

15.
采用荧光光谱对比法,研究了Eu^3+在偏苯三甲酸(TLA)为配体的水溶液中的荧光增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6.3的水溶液中,偏苯三甲酸的敏化可使Eu^3+荧光强度提高3个数量级;有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时,稀土La^3+能使Eu^3+-TLA体系的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大约2个数量级。采用分子内、分子间能量传递模式解释了该体系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共发光机理。在最佳测定条件下,当Eu^3+浓度在6.7×10^-8-5.0×10^-6mol/L的范围内时,其浓度与Eu^3+-La^3+-TLA-TritonX-106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且Eu^3+在该体系中的检出限达到了8.0×10^-9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