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底,陕西黄陵县发生了大面积干旱。全县累计降雨量仅108.7mm。通过对黄陵县农业旱情分析,提出了加快农业抗旱工程建设和改造、建立县级旱情信息监测系统、建设抗旱减灾管理体系、加强基层管水人员组织建设、实行优质服务和加强抗旱宣传教育工作等抗旱对策。  相似文献   

2.
廖代誉 《中国水利》2007,(13):64-65
搞好抗旱工作离不开科学的监测手段。重庆市政府针对重庆十年九旱.旱灾损失严重.但旱情监测手段落后的实际情况.于2003-2004年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覆盖全市,设备先进、运行可靠的抗旱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旱情信息的自动采集、存储、传输,利用计算机设备对实时旱情信息进行分析、预测等.为指导抗旱救灾和农业灌溉以及为旱灾损失评估和农业估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1997年以来的旱情灾情和抗旱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1997年以来的全省旱情,灾情,对抗旱活动作了初步总结和反思,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建立健全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监管机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抗旱信息系统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防汛抗旱》2009,19(5):17-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蒙古检查指导抗旱减灾工作时指出,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较严重的旱情,对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旱情和抗旱工作,各受灾地区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抗旱减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随着旱情发展,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还在扩大,人畜饮水困难的数量还在增加。  相似文献   

5.
区域旱情指标是准确判别旱情等级,有效进行防旱抗旱的重要依据。为做好旱情实时评估,避免或减轻管理性干旱所造成的损失。以山西长治市为例,从引发干旱灾害受自然地理、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因入手,分析了区域旱情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以农业旱情、旱灾损失情况和抗旱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区域农业旱情受灾程度进行了评定,划分了干旱易发地区;以历年旱情过程分析,解释了应用农业旱情指标和降水距平指标进行干旱等级划分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地域分布、年际、年内变化特征的分析与实时旱情的实践与验证,提出了以水文干旱指标与实时农业旱情相结合的方法作为评价该地区的旱情指标,使干旱程度的描述能力更强、防旱抗旱减灾的依据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干旱情况的调查分析,指出旱灾成因及其危害。针对旱情,对2000年。2010年全市农业抗旱作了总体规划,并提出各种抗旱治理措施与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按照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全区抗旱工作理念和实践都发生了重大突破。抗旱工作开始由传统的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生态全面抗旱转变,在抓好传统的农业抗旱工作的同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抗旱的新需求,积极开展农业、城市抗旱和生态抗旱活动。面对抗旱工作新形势,旱情监测工作要满足抗旱工作的需要,必须加快旱情监测系统建设,特别是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冯伟 《山西水利》2006,22(3):22-23
结合侯马市农业旱情发生特点,分析了旱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抗旱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1997年以来的全省旱情、灾情,对抗旱活动作了初步总结和反思。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建立健全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监管机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抗旱信息系统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对1999年特大干旱年的雨情、水情、旱情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述了旱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对抗旱措施作了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1.
淠史杭灌区水资源总量有限,降雨和来水年际变化大,干旱年份无法满足大面积水稻的灌溉需水需求,灌区存在严重农业干旱问题。为科学评估淠史杭灌区农业旱情,利用农业旱情等级标准,建立了适用于淠史杭灌区农业旱情的评估方法。首先利用降雨距平法初步判断旱情,然后利用缺水率法对农业旱情进行评估,通过对灌区1958年建设以来灌溉期降雨距平偏少20%的年份的农业旱情评估,评估结果总体符合实际。该方法的应用,能够对灌区农业旱情有准确的认识,为灌区采取具体的防旱抗旱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石家庄西部山区4个代表监测站的历年降水资料,利用《旱情等级标准》中农业旱情指标与等级,12.22009年春季石家庄西部山区的旱情为例,分析了旱灾主要成因,并提出抗旱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抗旱必须综合治理——重庆百年大旱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2006年发生的特大干旱灾害的成因,提出抗旱是个系统工程,科学抗旱要从提高抗旱意识、健全抗旱法规、完善旱情预警机制、增强旱情监测能力、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以及增加抗旱的科技含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晋虹 《山西水利》2004,20(6):22-23
分析了阳泉市旱灾形成原因,提出了抗御旱灾的有效措施:做好旱情预报和抗旱准备工作,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狠抓节水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降水有效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15.
2015年7月,辽宁省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失墒迅速,全省各市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局地旱情严重,主要集中在大连南部及辽宁中、西部地区。加之2014年辽宁刚刚遭遇全省性严重旱灾,连续的干旱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介绍了旱情的成因、特点、抗旱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抗旱减灾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旱情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辽宁省2001年旱情,分析了干旱对全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并提出抗旱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综合农业干旱预测模型,以旱情监测系统数据为基础,选择降雨、土壤相对湿度、气温等主要干旱监测指标,以辽宁葫芦岛市2009年和2011年旱情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干旱预测模型分析的旱情结果与实际旱情拟合效果较好,能够满足旱情预警要求,为抗旱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去冬今春,淮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雨异常偏少,持续干旱110多天,平均降雨26mm,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12月份旱情逐渐加重,致使包括凤台县在内的淮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本文结合安徽省凤台县抗旱保苗工作实际,对本次农业旱灾成因、抗旱工作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更好地进行农业抗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总结甘肃省旱情发展变化趋势、水资源供需状况,结合全省现有抗旱能力,指出了当前抗旱基础设施薄弱、抗旱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抗旱投入严重不足、旱情监测信息化手段落后等抗旱应急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编制完善抗旱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应急水源建设、落实农业抗旱措施、强化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完善法规制度等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建议,为今后的科学抗旱,提高抗旱减灾应急能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蒙古检查指导抗旱减灾工作时指出,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较严重的旱情,对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旱情和抗旱工作,各受灾地区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